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16-03-15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积极性分层

彭 鹏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彭鹏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因扩招造成的生源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的现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而造成的尴尬局面,提出了通过分层教学来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进行分层,如何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手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实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真正受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改革;数学素养

一、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招收的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统招上来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好,而一些由中职升入的学生和单招的学生明显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过去“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觉得“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觉得“吃不下”,进而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折中方式进行教学,并不能很好体现因材施教,不能够充分激发基础好的同学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提高基础差的同学的学习兴趣。然而高等数学课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又十分重要,影响着学生专业课学习,因此,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由于学校招进来的生源不一样,有的来自普通高中统招的,有的学生则来自职高,还有部分是单独招生的。他们的基础之间存着较大差异。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就会出现很多学生听不懂,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太简单,二者难以兼顾,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根据入学数学成绩与自愿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首先针对高中统招进来同学我们可以划定一个分数线,例如90分以上的进入A班,90分以下的进入B班学习,针对单招考试的同学和职高升入的同学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考试试题难度也不一样,则可以划定另外一条线,筛选出部分数学基础好的同学进入A班,其余的进入B班。因为进校成绩不能够完全反映学生的数学基础,所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以后的发展需要自行进行选择。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学生所处的层级是可以变动的,如果A班的同学在期中考试中不及格,则自动回到B班,同样的B班的同学成绩优异,则可以选择进入A班学习,通过这样的竞争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等数学的教材选取要与学生基础相适应

由于各层级的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学的目标也不一样,因此完全采用相同的教材同样会造成一些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不能够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一方面可以选用不同难度的教材。另外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材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增加一些与学生相适应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则可以通过自编教材来实现这一目的。由于各专业对搞对高等数学的知识点需求是不一样的,在选择例题的时候尽量地贴近专业的实际需要,举一些与他们专业课相关的例子,增强数学实用性与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A班每一章节的练习题适当提高一定的难度,最后再增加一个专升本习题讲解章节。以便于同学们能够在参加专升本升学考试中能够应对,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升学率。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调整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在B班的教学中,尽量做到内容尽量少讲理论,例题精讲多练,加强习题课,归纳总结知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在A班则可以把内容可以扩展一些,然后多让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多参与课堂的练习,甚至让学生到讲台上做题并讲解。针对主动参与做练习题的同学通过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分层教学也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课件与传统的在黑板上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尽量让过程能够更加清楚,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引入课堂,比如采用MATLAB这样的数学软件,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参与编写简单有趣的数学实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再次,收集一些来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专业相关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例题,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分层考核,体现公平性原则

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成绩是学生表现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的评优,评奖学金,助学金等,无不与学习成绩挂钩。因此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公平、公正地体现学生成绩是非常重要的。由于A班与B班的难度差异过大,可能会出现综合成绩差异较大的情况,从而失去了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分别对A、B班出题。例如A班的基础性题型占到65%,综合性题25%,有难度的题目占10%,另外为了鼓励大家深入钻研,额外再附加5%的考研难度的题。如果总分超过100分则按照100分记。B班的试题基础性题型占到75%,综合性题占20%,有难度的题目占5%。学校的考试综合成绩最后由两个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也可以通过一些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例如主动上讲台做练习,做对一次加一分,做错不扣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让学生有自主参与教学评价中,在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同时也增加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目的。

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它符合高等数学教学特点,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高等数学分层教学也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能够更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它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高等数学分层教学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以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人才而努力。

[1]张野芳,李长青,吴伟志.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赵冰,阮晓青.新形势下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数学研究.2010(9).

[3]宗慧敏,王月华,刘徽.高等人才培养体系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积极性分层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平时成绩对于学期总成绩的影响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雨林的分层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6题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