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

2016-03-15李晓萍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

李晓萍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乡中心小学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

李晓萍

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乡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离不开生活。教学与生活两者紧密相连。是的,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很多数学知识都起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可。同样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中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把生活经验教学花,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会让学生在生活教学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此文章进行了以下浅谈分析。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生活化;意义;实施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由于不感兴趣进而导致数学成绩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生活问题,很难运用数学学到的知识来进行很好的解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厌烦数学情绪,让他们感到没有兴趣、成绩低下,甚至为什么生活中遇到生活问题不会运用数学学到的知识呢?总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数学教学脱离了生活问题。没有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现今,新课改的实施下,要求每一位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新颖的教学模式,二者互相融合的情况下,把数学教学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样才会体现所讲的数学内容在生活中的表现与运用。如果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生厌烦数学情绪的现状,教师就要做到: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联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原来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就会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整个课堂画面将会焕发出光彩夺目的氛围气息。

我们首先来谈一谈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发挥的意义或是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具有抽象性。而生活是现实的、丰富多彩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两者紧密结合,可见,教学成果是不同的。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待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产生的兴趣大概只有十五分钟左右。如果不联系实际生活,按照教与学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一定会不感兴趣。那么,我们将联系实际生活,像讲故事似的对学生进行陈述,学生一定会感兴趣,一担兴趣产生就会愿意参与。所以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把实际生活问题深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学生的大脑思维就会不断的浮现出不同的画面,促使了孩子们数学大脑思维训练的发展,也变相的培养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更促进了数学能力的发展。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体的能力,还会培养孩子们在学数学这门学科中,不断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更会促使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想到数学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对问题很好的分析。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会带着或是联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探求新的知识。总之,以上这些就是,将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发挥的重要作用或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教学中来呢?

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当天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哪些与数学有关,如:教学《数一数》后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个人,班里的学生。教学《认识长方形》后问学生生活中在哪儿有长方形?以数学问题,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只要儿童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具体事物结合,就更能增强数学的亲和力,让学生感受处处有数学。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优化组合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的紧密。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想方设法了解它,掌握它。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要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不同生活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不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感觉到身边的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情。同时,在体验、分析、判断、理解生活实例的过程中,不断学会积累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三、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一方面,要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要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越来越多在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最后,更要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随便听课,即站着也行、坐着也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随身的发言,不管发言的学生提出的意见对好是错,都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给与鼓励,也是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

结束语

从本文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教学本身就来自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更要贴近生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进而采用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去联想、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由于字符的限制,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还有很多观点没有阐述出来,希望在今后的此文章发表描述中,有更多的同行参与进来阐述自己的见解与观点。最后,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数学课堂教学多多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培养跟多的社会人才而努力。

[1]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刘昌泰.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7期

[3]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23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