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心和耐心促进智障学生习惯养成

2016-03-15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福利院学生

李 军

济南市育园学校教师

用爱心和耐心促进智障学生习惯养成

李军

济南市育园学校教师

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欢优等生是人之常情,但爱上缺点重重的孩子,却是件不易之事。

两年前,班上转来了两名福利院的学生。纪律松散,无学习能力,是他俩的通病与共性。一个,失声无语,执拗任性,但爱劳动;一个,生性活泼好动,热情顽皮,眼疾手快嘴巴巧。九月份的天光着膀子满院撒野;上厕所时捎带串教室,抱得本子归。没念过几天书的他,把每一页的大半张纸重重地、生硬地画上了横杠杠竖杠杠,害得老师到月底进行作业展评时干着急;课间时手里拎着装满垃圾的大书包满地转悠,嘴里念念有词:他不拿我东西吧。扭头板书的工夫,福利院的这两位同学为争夺东西厮打在一起;上微机课时,一只总也管不住的手把用不着的每台机器都打开;放学时不站队,高亮的嗓门像哨子一样,边吆喝边飞奔操场,快言快语跟传达上的保安叔叔热情打招呼,越想喊住他,他跑得越快;13岁的顽童,个头矮小,重拳出击确保对方流鼻血,吓得我不敢给家长道实情,一个劲说缺水了,缺水了!手里紧攥着的馍,原来是从垃圾箱里捡拾来的。怎样医治充满铜臭气的顽症?关键是教会他怎样有尊严的生活。早读,联系手册,语文课各种教育手段施尽了,也与院里的接送人员面谈或电话沟通,其表现时好时坏,撂爪就忘。我时常提醒自己要经常问及该同学在其他场合下的表现,果然被我言中了。五楼上二课堂时,破坏力极强的小快手顷刻间把乒乓球捏扁了,午休时把尿撒在其它教室的水桶里。我生气于整天下来,寸步不离全程监护,连上厕所都派专人跟踪,失去作案时机的他,已经是无机可乘了,可中午这一时间段,总不能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自己的地儿祸害祸害便罢了,携带满身陋习,为班级制造坏影响。我大声训斥他:这叫破坏班级荣誉,福利院里众爱生,为何偏偏遇上你?不听话,走你!训斥声能传到隔壁屋,并叫他明天中午回自己班。

话说回来,毕竟中午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怎么打发每一天的时光呢?他说要跟我练字。打那以后,他与经典结下了缘。当人们惊叹于年终表演,他能登大雅之堂,戏文说得那样好之时,不免回顾回顾他曾经的热衷与努力吧!

午饭过后,他开始对照黑板上的字词比葫芦画瓢。经典名句我不让学生轻易擦掉,专供他抄写使用,白纸一张,铅笔头一个,便是书写工具。边写,嘴里喃喃自语:德有伤,贻亲羞,宽转弯,勿触棱,不如人,当自励,有余力,则学文。学习了“香、臭”一对反义词后,他开口吟诵: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并联想到了老师曾讲过的“舞台虽小,戏比天大”的小香玉。这倒启发着我,在课本剧《木兰诗》节目策划中,物色新苗,为有天分的他安排重要戏份,由他在乐鼓声中表演最精彩的片段。排练中稍不认真,我就采用激将法,说当观众去。他说他十分愿意演另外一个同学扮演的皇上那一角色。其一招一式,一笑一颦,连同煞是好看的拱手的动作,加之高亮的嗓门,引台下无数惊讶的目光。有的老师对我讲:“他还能整两句呢!”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观看了演出很满意,他的演出过程被全程录了像,照片被挂到了福利院开通的网站上。知识使人进步,读书是高贵之举,即便是凡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去奋斗,从而铸就灵魂,完成华丽的转身。经典诵读活动,总能带给人以爽朗的精神,不光使那一颗躁动的心平静了下来,使众多的孩子刷新做人质地,绽放人生的精彩。

练字时,他不断提出上厕所的要求,每次都得到应许,但有条件,借机培养信守承诺的好品行。为防止再次出逃流失,我指着墙上的钟表说:“指针到12,必回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按点回来时,关门,上翻白眼,重复老师教的那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句话逗得我暗自发笑。真可谓:爱而知其恨,憎而知其善。想必无论是谁,心会随爱一起走,不忍计较他曾有的不是。得知院里的孩子生水痘前,我曾惦记小福娃的去处;生病回来上班后,我故意逗他,我去了哪里,不曾想他眼圈红了。我就手递他一小纸条,让他把优美的诗句抄下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如今的小福娃书写水平没有最好,但只有更好,虽说缺点没有彻底根除,但识某文,习礼仪,康复训练有长进。

回顾治病过程,心有如下感慨:要相信教育的力量。世有千百种职业、行当,但一个举世无双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人。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认识人,善于对待,善于琢磨。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意味着用心灵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献身教育的人,应容忍学生的弱点,爱的路上,师生携手并肩,不能把“慢飞天使”遗弃在行走的半路上。

猜你喜欢

福利院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福利院的孩子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BABY,COME BACK
赶不走的学生
日本儿童福利院频传性侵丑闻
长春|大爱筑家
学生写话
顾秀莲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度“六一”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