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散发小学语文课堂魅力

2016-03-15平兆荣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交流

平兆荣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前进小学

对话教学,散发小学语文课堂魅力

平兆荣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前进小学

不存在没有沟通的教学,就本质上来讲教学就是交流与沟通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的辩证统一,是师生积极交往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对话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小学语文在对话中学习,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取得很好的教学实效性。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语文如何展开对话教学进行以下探讨。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应用方法

对话教学是指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让教师、学生和课本之间更好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应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展示自己的对话平台,通过学生在对话式的学习中,实现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学习知识经验,锻炼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方面也比较欠缺,对话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很好的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并且能够积极的进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的积极互动,将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

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前提是他们之间平等的对话。学生和教学都是对话教学中的主体,他们之间知识存在知识认识先后的差别,没有谁尊或者谁卑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独立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和谐的师生关心,为学生呈现一个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和学生很好的对话交流。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位置,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朋友、知己。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认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真正的走进学生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努力提升自身语言的艺术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有效的融入到课堂对话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积极的交流,不断进步。

二、引导学生对话,促使课堂生成

弗莱雷曾经说:“失去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教育。”因此,对话在教学中举足轻重。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或者给学生探究问题,或者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将相和》一文时,学生在深刻了解课文内容、人物性格和思想品质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蔺相如就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你同意这个人的说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同意这个人的说法,说蔺相如在廉颇欺负的时候一声不吭,胆子非常小,不配做一国之相。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这个人的说法,说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不是真正的胆小。学生各执己见,教师让学生以“蔺相如该不该避开廉颇”这个主题进行辩论,学生通过开放性的对话认识到到蔺相如避开廉颇不是害怕,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这种大将风范是值得我们大家敬重的,学生在这样的对话中对人物形象的了解更加深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虽然每次上场表演的学生可能只有两三个,但是小组成员都在积极的忙碌着,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对话,交流探索,有的学生负责准备道具,有的学生担任导演,有的学生进行剧本解说……最后小组成员凑到一起,交流、讨论、打分,评出最佳的表演团队。在小组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巡视,引导学生交流、合作,让对话更加针对,让对话更加重点突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对话时兴致高涨,即便在合作交流时遇到难题,也能有效的得到解决,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三、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但要有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交流合作。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大大加强了师生间的关心,促进课堂高效活跃及学生思维发展,但是仅仅是师生间的有效对话,是难以达到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通过加强学生间的有效对话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与学生进行对话的不足。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得到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大家就会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是共同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学习,激起学生间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更加融洽的相处。所以,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在有效的师生对话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积极的去交流、倾听,尊重、学习他人的意见,整合不同学生问题的答案,提高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在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中,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培养学生在团结合作中形成自身良好的品质。

四、重视合作、交流,积累写作素材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但文采要优美,而且要有丰富的素材。很多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大部分是因为作文水平比较低,而写作素材在一篇作文中举足轻重。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留意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精彩的内容通过笔记记录下来。比如在命题作文《春雨》中,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一星期的时间,观察春雨中花草树木,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合作,引导学五、鼓励学生的自我对话

生写出内容、情感真实的作文,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开展参观、劳动等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增强自身的身心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电视、电脑、广播等多种途径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形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整理名词佳句。每周组织固定的分享课,将学生积累的名词好句进行分享、交流,取其精华。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保证了学生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实际对话教学中,学生的自我对话也是尤其重要的,自我对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的反思。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对话教学中,不但要让他们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认知学习、分析别人的见解,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断的取得进步。教材中大多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巧妙的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对话。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呈现给学生这样的问题:“与少年闰土相比,我们现在生活的优势有哪些?闰土的生活有哪些是我们所没有的?”学生这时就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细心的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寻找自己生活的优势和感受闰土独特的少年生活,将闰土的生活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加深对文章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同时加强对自身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时候,要适时的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心中的疑问,在合作交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层次,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鉴别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在不断的发现、提出问题后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及时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对问题加深印象,学生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小主人,要保持其高度的积极性来进行对话。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采用对话教学,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让教师作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汲取知识,让学生、教师和课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灌输知识,而是积极的提出心中的疑问,主动的学习与探索,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效的进行对话,取长补短,不断进步,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语文知识。

[1]刘新亚.对话式教学:问题与对策[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3(06).

[2]易增加.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12):44-45.

[3]钟婷婷.浅谈对话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方法.2014,(20):55.

[4]于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对话教学[J].陕西教育,2014(07).

[5]王超群.对话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建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师生交流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如此交流,太暖!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师生讨论改病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