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背景下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探究

2016-03-15郝宝强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辽宁省毕业生学生

郝宝强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

新背景下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探究

郝宝强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工作岗位的数量却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继而导致众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也有部分大学生转而走向创业的道路,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用以鼓励创业,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但是由于缺少经验、缺少资金等问题,参与创业的大学生仍在少数,而且其创业效果并不理想。文中将对当前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相关指导的有效途径。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同样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就业指导中心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以及就业工作做出必要的指导,保证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而部分有想法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创业实践中,保证人才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对新背景下,辽宁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创业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中面临的问题

1、毕业生的总体数量较大

以2014年为例,辽宁省的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27万,而整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到4万,因而可以看出,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很多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一定的关系,传荣的钢铁、机床等企业,逐渐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转而依靠技术进行发展,因而毕业生的照片数量不断减少。

2、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质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也是影响其就业与创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就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辽宁省属于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身份,从这一点来看,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也偏重于理工科类,但是高校在招生或者设置专业时,文科生与艺术生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很多文科生或者艺术生毕业后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酒店业等行业虽然对专业类型的要求较低,但是人才的流动性较高,对就业效果的影响仍然较大。另外一方面,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更偏向于理论,大部分学生缺少对工作实践的了解,因此短时间内无法较好的适应工作,换岗、辞职等现象频繁发生。而从创业方面来分析,学生缺少对社会的了解,也缺少对自身的准确分析,如果毕业生在缺乏交际能力、专业素质的情况下盲目创业,其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阻滞。

3、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

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观或创业观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从就业方面分析,辽宁省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的人数达到50%以上,而这其中的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在沈阳或者大连就业,原因是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对较高。相反,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城市则极少有人选择,最终导致了地域不平衡现象的出现。在不同行业上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同样存在,高薪行业的求职者较多,而家政、餐饮等服务类行业的求职者极少。从创业方面分析,毕业生没有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创业或者如何开展创业,他们通常将收效快、利润高的行业作为创业的出发点,但是却忽略了其中激烈的竞争。近年来,网络的发展使电商、微商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一些电商、微商只是变了形的传销活动,如果学生甄别不清,就会陷入到创业误区,甚至造成自身财产或者安全等方面的伤害。

4、就业或创业信息共享不及时

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或创业工作的顺利展开,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高校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策略,但是由于信息更新或传递不及时,招聘单位不能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告知毕业生,继而导致毕业生错失部分就业机会,而企业也失去了应聘优秀人才的最佳时机。

5、政策与资金支持不足

从当前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创业活动并不十分活跃,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当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几乎完全起不到刺激创业的作用,所有的政策都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而并非实际考虑到了学生的利益需求,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在创业中资金问题极大的限制了毕业生的发展,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先就业再创业的模式以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而很少有学生通过投资基金或小额贷款的方式积累资金。创业项目自身也缺少资金吸引优势,难以在市场上获得长远发展空间。

二、新背景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途径

1、创新观念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发展

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与调研,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创新观点,有效的指导就业与创业工作的展开。辽宁省应当时刻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对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影响。在就业方面,应当告知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重要性,让其树立职业平等观,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加强对自身以及工作的认同感;而在创业方面,创业指导应当坚持大创业观,即使是最为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实现建功立业的目的。鼓励毕业生到偏远地区、落后地区、基层地区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2、加强相关信息传递的流畅性与有效性

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及时有效是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与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就业中心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平台,然后与各高校、企业进行合作,汇总各项有效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或者最新的政策,为毕业生详细解读新政策带来的影响,加强毕业生对社会现状的了解,使其能够更为理性的选择工作或者选择创业。

3、加强政府对创业项目的支持

2003年至今,辽宁省出台了十多件关于毕业生创业的文件,包括指导、培训、补助、优惠等多方面,这些政策的颁布对推动大学生创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相关政策应当逐步细化,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另外可以加强立法,从法律角度对创业予以保障,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就业指导部门还应当建设创业平台,加强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毕业资金以及小额贷款,鼓励学生通过小额贷款等方式获得创业资金。

总的来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需加强相关的指导。从就业部门来说,首先应当创新观念,为学生合理就业与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应当促进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保证企业与毕业生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与互动;最后应当加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投入,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保障。

[1]孙秀.辽宁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张茜.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陶胜男.辽宁省硕士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作者介绍:郝宝强(1981-),男,辽宁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辽宁省毕业生学生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赶不走的学生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