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与影响分析

2016-03-15袁卫华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出版发行哲学大众

袁卫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基于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与影响分析

袁卫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学术生涯中出版了众多有影响力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出版不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研究和传播,同时对于出版界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本文回顾了艾思奇哲学著作在三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出版状况,以此为基础,论述了艾思奇哲学著作出版的影响。

艾思奇;哲学著作;出版;影响

艾思奇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一生专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与宣传工作,共有著述约700余万字,其中生前公开出版著作16部。作为哲学类书籍,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和传播较为成功,在发行量和影响力方面都大获成功,这不仅是哲学界的一个特别现象,同时也应当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与思考。深入探讨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及其影响,对于当代出版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状况

(一)早期上海时期的哲学著作的出版状况

艾思奇是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哲学家,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开始了自己的哲学研究工作。1934年11月,艾思奇担任《读书生活》杂志的编辑,此后两年十几年里,他主管该杂志的哲学板块,负责杂志哲学部分的编务,这为艾思奇的开展哲学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自此以后,《读书生活》成为艾思奇展示和宣传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

借助于《读书生活》这一平台,艾思奇发表了许多哲学研究文章,硕果累累,不到两年就有24篇文章发表出来。1936年1月,艾思奇在《读书生活》上发表的24篇文章被读书生活出版社整理出版为单行本,并且被命名为《哲学讲话》。《哲学讲话》在当时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反响,一时间受到追捧,因而不久就有第二版和第三版问世。然而当时,国民政府加强了对舆论控制,报刊审查日益严苛,因而《哲学讲话》很快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报刊审查机关的查禁,艾思奇不得不对该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1936年6月,经大量修改的《哲学讲话》第四版出版发行,这就是此后被人们所熟知的《大众哲学》,尽管该书与前三版之间有河大不通过,但是仍旧受到欢迎,成为当时较为畅销的哲学著述。从1936年6月至1938年2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大众哲学》连续印发了7版,也就是此前《哲学讲话》的第四版到第十版,按照每本书有一名读着阅读来计算,该书的读者人数在两万人以上。到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哲学讲话》(或《大众哲学》)共计32版。

自从《哲学讲话》改版为《大众哲学》,该书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其读者范围及其广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里也能看到此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积极追求进步思想,因而《大众哲学》在这些地区受到特别的欢迎,许多翻印版本相继产生,从1936年到1949年,在短短十三年间,根据地或解放区共有50多个版本的《大众哲学》出版问世,总销量在十万册以上,这在中国出版界是空前的,被视为一件出版界罕见的盛事。

除《大众哲学》之外,艾思奇还有一些其他十分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1936年5月,收录了艾思奇15篇哲学文章的《新哲学论集》正式在上海出版发行,这15篇文章大致写于1933年到1936年这三年中。同样是在1936年,艾思奇的另一本哲学著作《思想方法论》正式问世。1937年4月,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艾思奇的读书问答专辑《哲学与生活》。随着中日矛盾的加剧,艾思奇开始关注哲学与民族解放的关系问题,1937年,2月,上海出版了其又一本哲学著作《民族解放与哲学》。

在专注于自身哲学研究的同时,艾思奇十分注重哲学知识理论的广泛传播,倡导通过哲学启迪民智,因此,他热衷于编写哲学入门书,从而为更多哲学爱好者提供帮助,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哲学、喜爱哲学。1935年5月,艾思奇开始编写《如何研究哲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哲学入门书,关于此书的内容,多是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哲学文章,1936年8月,花费作者一年心血的《如何研究哲学》单行本终于在上海出版问世。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著作出版状况

与艾思奇哲学作品同时传播的是艾思奇的名望,尤其是《大众哲学》的多次出版使得艾思奇成为当时重要的青年哲学家,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面硕果累累、成就显著。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艾思奇离开上海,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良好的革命环境和氛围为艾思奇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者也成为其哲学著述和出版的新的开始。

193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作出指示,要在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以艾思奇为代表的一众哲学学者积极主动地要求参与其中,艾思奇和吴黎平一同负责《科学历史观教程》的编写工作,这是一本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性著作,该书于1939年6月在延安正式发行。7月,与艾思奇有关的另一本重要哲学著作问世,这就是《实践与理论》,该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艾思奇在上海期间和延安初期撰写完成的38篇哲学文章,二是艾思奇翻译的列宁的文章《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此书在上海出版发行。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哲学著作的出版状况

抗日战争胜利后,艾思奇继续专注于他的哲学研究工作。1946年5月,延安出版发行了他的《论中国的特殊性及其他》,这本书收录了艾思奇的40篇哲学文章,这些文章多写于他的上海时期和延安时期,可以说,该书是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在哲学上和思想上的总结和反思,因为书中很多文章与中国抗日战争息息相关,文章以抗日战争事实为依据,表达了作者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哲学著作的出版状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艾思奇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他不仅要继续自己的哲学研究工作,还从事一些教学工作和行政职务,包括在马列学院任教、在中央党校任教、在中央党校担任哲学教研室主任一职、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担任委员。自此期间,艾思奇呕心沥血,先后撰写或编写了多部哲学专著和哲学教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讲义》一书。该书出版于1950年4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在短短几年里,此书共有17版问世,累计印数超过46万册,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在当今出版界也是令人瞠目的一件出版盛事。在担任各种职务、编写哲学著述与教材的同时,艾思奇积极通过不同途径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教育工作,例如1950年4月,他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主讲了“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后来,他对自己的讲稿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并将其命名为《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该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50年7月,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另一本著作《从头学起》出版,该书收录了艾思奇缩写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教育的7篇文章。

1951年3月,艾思奇的哲学论文集《“有的放矢”及其他》正式出版,出版方为北京海燕出版社,书中所选论文是作者哲学研究工作和革命工作中的重要作品。1956年8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了艾思奇的《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同年,艾思奇在中央高级党校的讲义被整理为单行本成为学校内部用书,次年1月,该书又以《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为名正式对外发行,出版社为人民出版社。后来,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工作,艾思奇被任命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的主编,该书于1961年编写完成,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由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哲学教科书,艾思奇对于该书的出版功不可没。

二、艾思奇哲学著作出版的影响分析

(一)艾思奇的哲学著作对国内读者产生的影响

艾思奇曾回忆道:“过去的哲学只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上,在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近,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上,是有极大意义的,而且这也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初步。”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有其根深蒂固的社会历史原因,在艾思奇一生的哲学研究生涯中,对其影响较大的外部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华大地上的广泛传播,而艾思奇步入哲学理论工作的初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时期,这让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成为艾思奇哲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艾思奇哲学研究的目标决定了其哲学著作的风格以及受众范围。1936年,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大众哲学》出版,这本书与以往的任何哲学作品都有很大不同,这集中表现在该书的通俗易懂上。《大众哲学》不像其他哲学作品那样晦涩难懂,没有玄奥神秘之感,大多数识字的人都能看懂,不管是其中每篇文章的题目还是具体的文章内容,语言风格朴素浅显,具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大众化的特点。可以说,《大众哲学》把抽象的理论用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生动具体地事例表现了出来,拉近了哲学与人民群众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哲学变得更加实用,充分挖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大众哲学》对我国读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青年读者受益匪浅,他们在《大众哲学》的指引下走进哲学、思考人生和社会,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更多的中国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大众哲学》开一代之风气,自该书出版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宣传方式获得认可,也受到其他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应用推广,而艾思奇也坚持了由他自己开辟的新道路,《思想方法论》、《如何研究哲学》等著作相继出版,它们都是通俗化、大众化的贴近大众的哲学著作,传播极为广泛,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很多哲学理论工作者容易走入“重普及而轻提高”的误区,艾思奇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一方面,艾思奇是抽象哲学理论大众化的始作俑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他具有较强的哲学功底和思考力,在学术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在哲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换言之,艾思奇在哲学研究和著作撰写方面实现了研究与传播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并没有像一些其他哲学理论工作者那样以牺牲理论深度为代价实现大众化的普及,艾思奇的自身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一直在提升,因而能够不断为读者提供更深刻、更有见地的哲学作品。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艾思奇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新天地,其哲学研究工作继续进行,而其所发表的哲学著作则实现了影响力的拓展,他的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人民群众、走向实践、走向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爱好者。

1950年4月,艾思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凭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传播力和艾思奇的号召力,该讲座的听众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这一人数在50万人以上,对于一个哲学讲座来说这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次讲座的讲稿,即哲学著作《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其影响力也十分广泛,据统计,该书共发行量在100万册以上,从发行量上来说丝毫不逊色于他的代表作《大众哲学》一书。

1961年,《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出版发行,此书成为此后很多年里党校、干校和大学中的哲学教科书,该书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哲学理论高级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该书主编艾思奇也因此被一代又一代哲学研究者所铭记。蔡尚思曾经为艾思奇题词,称赞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从上述内容可知,这一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二)艾思奇哲学著作出版对国外学者的影响

在影响中国哲学界和中国读者的同时,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也影响到了外国读者,特别是外国学者。根据现有资料,最早关注艾思奇的外国学者是法国哲学家比埃尔,他把艾思奇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者加以研究,是外国学者研究艾思奇的第一人。在比埃尔看来,艾思奇可以算作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里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之一,以《大众哲学》为代表的其所出版的著作尤其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即艾思奇活动频繁的50年代和60年代,《唯物辩证法讲课提纲》、《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由艾思奇撰写或主编的哲学著作被翻译成俄文、法文、日文等多种语言传播到国外,不仅在社会主义阵营里传播,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能看到艾思奇的著作,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色彩,成为代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的中国名片。

日本对艾思奇哲学著作的翻译较为频繁,1953年、1955年至1960年、1963年都有相关的日译本出版发行,《唯物辩证法讲课提纲》有两个译本,《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一书甚至有三个译本。许多日本学者对艾思奇的哲学著作作出了很高评价,例如山村谦三在由其翻译的《辩证法的唯物论》一书前言中提到:“本书作为一本哲学入门书籍,和迄今为止的较为常见的哲学入门书采取的相当不同的叙述方法,这非常值得注意。读者从中能够学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学习的优秀传统与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艾思奇哲学著作不仅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艾思奇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

结束语

艾思奇是一位优秀的马克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撰写和编写很多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而且有明显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发行量较高,影响力较大,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对于马克主义哲学的普及和理论走向实践发挥了十分积极的意义。艾思奇哲学著作的出版对于出版工作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应当积极出版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人民作品的需要将赋予出版物以不竭的生命力。

[1]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卢国英.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金山主编.大众哲学家——纪念艾思奇诞辰百年论集[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4]欧阳奇.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互动[J].党的文献,2013(1).

[5]邢贲思.艾思奇同志留给我们什么精神遗产——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J].哲学研究,1986(4).

袁卫华(1968-),男,湖南永兴人,博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

猜你喜欢

出版发行哲学大众
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出版发行
《董永传说在西南的传播与认同》出版发行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菱的哲学
В КИТАЕ ВЫПУЩЕНА КНИГА О ПРОФИЛАКТИКЕ ПНЕВМОНИИ, ВЫЗВАННОЙ КОРОНАВИРУСОМ НОВОГО ТИПА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出版发行
小包哲学
戴吉坤长篇小说《情岭》全国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