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模式探讨

2016-03-15吕超超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区域化风电场风机

吕超超

内蒙古龙源蒙东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模式探讨

吕超超

内蒙古龙源蒙东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在能源短缺与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风能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能源形式,受到了世界各国关注。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较快,装机规模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风电在整体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在风能发电建设过程中,风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分布地点经济落后,人员较少,给风能发电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阻碍。基于此,本文对风电场区域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风电场;风能发电;区域化管理

1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概述

在我国风电场分布较为零散,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性较大,所以无法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只能结合不同的风资源及地貌条件进行区域化管理,才能让相关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风电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且发展速度较快,风能供电量有了显著提升[1]。但在风电场整体管控方面,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运营维护方面,由于各风电场距离较远,各种设备供应上不尽相同,所以设备、人员出现重复配置的情况,使得运营维护成本有所提升;人员方面,风电场相关工作人员要常驻现场,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均较为枯燥,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使得风电场日常运营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正因为如此,风电场区域化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阻碍。

2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特征

推行风电场区域化管理,是保证风电场稳定运营的基础。在风电场日常管理过程中,区域化管理主要包括远程集中监控、区域检修维护、规范统一管理方式等。与传统风电场管理模式相比,区域化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2]:(1)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对不同控制系统的风机在同一个平台下进行统一化监控、调度及管理,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风电场管理效率。(2)确保人员配置、机构配置更加合理,并降低风电场日常运营成本。(3)有利于决策人员对风电运行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并可及时作出判断。(4)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专业技术人才集中于集控中心,为风电场日常运营提供良好的人才队伍支持。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由区域公司建立联合运营中心,对区域内各风电场工作负责。电厂内部仅需保留检修人员,有利于人员精简。财务核算中心设立于区域公司总部,在确保基层单位资金使用权的前提下,可实现财务集中化管理,由此实现统一会计核算、收付、资金调配,更利于落实财务管理监督工作。风电场检修部是由区域公司结合标准化、区域化原则所建立,强调了专业分工。通过集中专业力量,充分发挥区域公司优势,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及质量。设备维护方面,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合同管理方式,将风机定期维护、线路检修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外包给具有资质的队伍,以此来降低人力成本,并合理控制人员增加,让风电场区域化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3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工作实施分析

在风电场区域化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各区域运营中心根据模式统一、差异定位、按需配置等原则建立,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保证相关工作规范化进行。

3.1发电运行管理

发电运行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3]:(1)发电量管理。由运营部编制好分公司各风电场发电计划,并与当地电网公司充分沟通,尽可能降低由于限电所致的电量损失。运营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督促风电场变电站按要求执行相关计划。生产部门及各风电场则按照变电站指令进行负荷调整。(2)运营监控。由监控中心对各风电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要求风电场按规定进行相关操作,并做好报告、记录等工作。同时监控中心要随时对风机、基层线路等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由变电运行部门对设备进行第二监控;由维修部门负责风机巡视检点工作。(3)技术经济分析。由生产部或监控中心提供各项数据,统一由各公司经济运营部,对区域设备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定期编制设备分析报告,以便于量化相关设备各生产指标。变电运行部门及维修部门则对技术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汇总,配合完成相关报告编制。(4)规程执行。运营部与生产部相互配合,由生产部提供标准运营部,再由运营部组织各部门编写相关规程,并监督执行,保证相关管理工作按次序进行。

3.2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分为两种方式,即自维护及外委。通常是采取自维护与外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4]。其中,外委工作内容主要涉及线路巡视、线路定检、外变设备定检、试验、风机定期清扫;自维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风机日常巡视、消缺、电控、润滑、升压站巡视、操作等。在这种方式下,要求现场人员加强维护监督,避免维护不到位而造成设备出现故障。

3.3人员管理

在不影响正常电力生产的情况下,各岗位采取计划性轮休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运行人员采用倒班制度,分为7天一班或者10天一班。工作则采取值班、巡查及休假三班轮休制。人员薪酬待遇方面,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工资标准不以区域进行划分,而是以员工工作年限、业务水平、业绩考评为核准目标。由各部门分别编制详细的考核指标统计表,并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汇总考核。

3.4业务培训管理

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根据员工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保证工作、培训相互结合。由人资部制定区域公司总的培训计划,由生产部和各风电场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实施定期考试,以反映员工培训成果,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完善,以此来不断提升员工业务水准。

4 结语

风电场区域化管理模式与我国风电场实际发展要求是相契合的,实行区域化管理可大幅度提升组织管理效率及质量,有利于风电场保持稳定的运营状态,从而为区域供电提供有力支持。

[1]王军,徐成栋.风电场区域集中化运行管理方法研究[J].风能,2012(11):70-74.

[2]张凯莉,姜锐.风电场运行管理亟待加强[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03):46-49.

[3]梁宏.对风电场运维管理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05):296-298.

[4]马志军,张霞.关于现代风电场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08):139.

猜你喜欢

区域化风电场风机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用于风电场群规划的风电场尺度尾流模型研究*
轴流冷却风机电机频繁烧毁的处理过程及原因分析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数字化风电场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海上风电场设施施工检验指南》(GD01—2020)发布
船舶风机选型研究分析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武昌
漳山600MW机组正常运行中单台一次风机停运和并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