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2016-03-15王晓国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量表康复评分

王晓国

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医院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王晓国

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医院

为了分析针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在临床上随机抽取92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评价患者呈现出的心理状态、所显示出的活动和运动功能。进而利用HAMD和SDS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对病情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其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中医护理干预;脑卒中抑郁患者;影响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抑郁属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一旦呈现出抑郁的状态,其往往会对于下一步的康复治疗信心不足,最终会导致疾病恢复受到影响。中医理论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而抑郁属于“郁证”,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抑郁状态,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随机选取92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的观察、研究和分析。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56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31-82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7.5岁;病程在2个月至6个月不等,平均为2.3个月;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62例脑出血、30例脑梗死,而且均经过了MRI或者CT进行了确诊,符合相关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全部研究对象的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都在8分以上。依据随机、对照和双盲的原则,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患病类型方面,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

1.2研究方法

针对对照组执行医嘱进行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一是进行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加强沟通,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并能够与护理人员积极合作,逐步建立起与疾病抗衡的信心,变消极为积极配合治疗;积极转移的患者注意力,鼓励他们在积极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交往,扩大人际交流范围。二是按摩穴位。在日常患者的过程中,坚持每天30分钟对其百会、肝俞(双)、胆俞(双)、内关合谷(双)、太冲(双)等穴位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理气调经和解郁疏肝的效果,最终使患者的心理抑郁状态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三是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根据脑卒中患者的不同类型,所采取的饮食护理措施也是不同的,例如:针对气滞痰郁的患者,主要食用梨、竹笋、萝卜等,以达到解郁、理气和化痰的效果;针对肝气郁结的患者,主要食用香蕉、柑桔和柚子等,以达到理气、解郁和疏肝的效果;针对阴虚火旺的患者,主要食用雪梨、黄瓜和生藕等,以达到补益肝肾、清热养阴的效果;针对心脾两虚的患者,主要食用红枣、莲子和山药等养心健脾、补血益气的食物。

1.3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

通过HAMD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以及FMM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等评价方法,全面评价患者在实验期间呈现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HAMD和SDS量表评分的减分率评价治疗效果,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其中:75%以上HAMD减分率的患者可以被确诊为痊愈,50%~75%的HAMD减分率的患者可以被确诊为为显效;25%~50%的HAMD减分率的患者可以被确诊为有效,低于25%的HAMD减分率的患者可以被确诊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所得的全部数据,如果P<0.05,则差异视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相关的研究结果

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FMMS、BI、HAMD和SDS各项指标的评分都比护理干预之前存在显著的效果,P<0.05,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尤其是观察组在进行中医护理干预之后,其各项相关指标的得分都比对照组据以欧明显的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体改善抑郁的效率和效果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 针对研究结果的相关讨论

抑郁在中医理论中被列为“郁证”的范畴,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是气机不畅而阻滞五脏气机,而抑郁症这一郁证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而导致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气机郁滞、心神不安、、胸部有胀满和郁闷感等。在中医学中,中医护理被视为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利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能够帮助其焕发积极情绪,从而努力配合康复治疗,最终对其抑郁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帮助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针对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总体上看改善抑郁症状的效率也显著地比对照组要高。因此,中医护理干预脑卒中抑郁患者,能够使其抑郁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1]许治强,周伯荣,梁燕玲,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17(4):223-225.

[2]黎佩华,黎佩芳,梁惠芳,等.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5,22(9):53-54.

猜你喜欢

量表康复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定量表的应用考评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