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谱写中国梦新篇章
2016-03-14高鑫
高鑫
“十三五”期间,青岛将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进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努力谱写中国梦青岛新篇章。
“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进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努力谱写中国梦青岛新篇章。”2015年12月3日,由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这段言简意赅却寓意深厚的文字不仅成为统领和指导青岛“十三五”发展的新目标,也为青岛“十三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蓝色引领重塑青岛发展基因
如果要选出一种颜色作为青岛过去五年发展的主色调,答案一定是蓝色。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青岛市委、市政府把蓝色引领作为青岛发展的主导战略,推动城市尽快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由单一规模式发展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不断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从而深刻改变青岛城市发展的内在基因,在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找到突破口,也为青岛市“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青岛经济“新强态”蓄积了强大动能。
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落户青岛,青岛胶东新机场获批开建,董家口港、邮轮母港开工建设,灵山湾影视文化基地、惠普大数据基地、世界博览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等重量级项目相继落户、开建……以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升级,一批十亿级、百亿级项目的相继落户及千亿级产业链的持续打造,实现了青岛在汽车制造、大数据等产业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搬迁关停94家老城区企业,有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实现了青岛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城市经济实力实现了新的提升,经济总量连续实现四个“千亿元”跨越,2015年末达到9300亿元。
西海岸新区上升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获批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蓝色硅谷获批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青岛被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中德生态园成为中德经济生态合作重要国际平台,彰显青岛融入国家战略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竣工,在建设速度和质量上均创出了“青岛样板”,国家深潜基地和一批大院大所落户青岛,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洋经济比重超过20%,昭示着青岛蓝色跨越实现新突破。
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战略,以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获批建设、北部高新区和东部蓝色硅谷崛起为引领,以一批海、陆、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依托,城市的空间发展大框架逐渐拉开,一个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雏形初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日益凸显。
以强化外资利用、产品出口为抓手,外贸连续几年实现逆势上扬,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步伐明显加快,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的突破。
以打造文化强市为目标,不断推进城市文化产业繁荣和广泛的文化惠民,以创新思维推动城市文化转型,城市文明由此实现了新的进步。
以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目标为引领,城市的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一批在国际、国内领先的创新平台、重大科研设施相继落户或建成启用,一批又一批海内外技术精英纷至沓来,创造的成果相继呈现。
以几十件“市办实事”为抓手,持续推进社会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城乡统筹成效显著,率先实现就业、养老、医疗保险城乡服务一体化,民生事业实现了新发展,民生福祉不斷提升。
……
五年来,这座城市从上到下、由里及外,始终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它散发出的热度始终聚集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GDP健康度最高的副省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十大创新创业环境最优城市”等一个个美誉,都是对这座城市不懈努力的认可与肯定。
新规划绘制大青岛发展蓝图
如果说“十二五”为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青岛的建设者们看来,“十三五”将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开启未来新征程,进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对青岛“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特别提出,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路走准、走新、走实。把握好科技创新这个“点”与全面创新这个“面”的关系,加快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把握好发展优势“快”与发展短板“慢”的关系,让“快”的不放缓,让“慢”的赶上来,走好协调发展之路;把握好经济“强”与环境“美”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把握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走好开放发展之路;把握好“先”富与“共”享的关系,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走好共享发展之路。
在青岛“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在青岛的建设者们看来,青岛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以什么眼界审视环境,以什么境界谋划发展,以什么标准衡量工作,将决定着青岛的能级和档次。对于青岛来说,更应该以更宽的视野把握全球机遇,以更高的标准走在前列,以更多的优势彰显城市特色,引领城市行稳致远。
而对于发展动力转换问题,青岛清醒地意识到,“十三五”时期,青岛仍处于“转”与“创”的关键时期。在经济总量已经不小的情况下,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依靠创新、改革、开放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打造国内重要的互联网工业强市和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全球领先的海洋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功能、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是青岛发展的新动力。
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作为,在双向开放中与世界深度互动,也是青岛“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从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板桥镇到20世纪初的五口通商城市,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外贸港口城市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具有与世界通商的悠久传统和开放发展的城市基因。近年来,青岛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推动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四外”融合发展,特别是青岛被国家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为青岛开放发展提供了自身难以创造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青岛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广阔平台。这也预示着,“十三五”期间,青岛开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不断拓展“一带一路”上的朋友圈。
海洋经济是青岛突出的本土优势和最鲜明的城市特色。近年来,青岛大力建设蓝色领军城市,“一谷两区”加快崛起,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李群解读说:“把青岛建成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打造中国蓝谷,体现了我们对国家未来发展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也對加快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青岛海洋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青岛把增创海洋经济新优势,大力实施‘海洋+’行动,建设海洋强市,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一大亮点,这可以把城市的特色做足、优势放大、实力做强,使青岛在激烈的城市同质化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处于领先、掌握主动。”
从创新发展引领转型提升到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实力,从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生态宜居水平、坚持开放发展再造竞争新优势到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青岛的“十三五”规划站在高处、谋在细处、落在实处,既对未来五年的青岛发展规划作出了生动勾勒,又用大量细化措施将美好图景结结实实地落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发展任务上,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融入到发展实践与百姓生活中。
一幅大青岛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