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早期发展历程
2016-03-14苏子晏
苏子晏
摘 要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面对俄国出现的新情况,应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要求,马克思在研究俄国现状和书本材料的同时,认为俄国在某些方面,有实现社会主义的优势,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后来东方社会理论在恩格斯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列宁那里得到检验和成功。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发展 继承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从列宁推翻沙皇的统治,到苏联的成立,从二战后苏联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遍地开花,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路程中,走向了新的路途,但是社会主义在欧洲却是全军覆没。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有高潮有低潮,有发展也有失败,在21世纪的今天,真正在“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下扎根并且稳定下来的,或许只有中国。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中国能取得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胜利,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正是为东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东方社会理论思想的精髓依旧是我们应该不断挖掘的。
1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
1.1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的背景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最早是为俄国社会主义斗争而服务的。19世纪中期,欧洲主要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当俄国看到欧洲国家如火如荼的进行资本主义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建设,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俄国作为一个欧洲大国,经济落后,国内矛盾异常突出,不得不想办法在国内进行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希望通过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来改变俄国的现状,但是俄国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使得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果,同时也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一方面,农奴制的改革使一些农奴得到了土地,成为了自由人,这些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成为了日后的工人阶级。另一方面,农奴制的改革不彻底,农村人口依旧是主要的人口组成部分,工业发展初期,总是农业支持工业,俄国的农村和农民要承担俄国工业发展的重担,这样一来,使得农民的困难超过了农奴制改革之前的情况,更多的农民走向了城市,成为了工人阶级。对农村和农民的压迫,使得国家和农民的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秩序紊乱,国家处在革命的边缘。
俄国国内矛盾异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民粹派,该派希望在农村公社的前提下,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束俄国的封建剥削,改变俄国落后的现状,跳过资本主义,使俄国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民粹派所主张的是“农民的社会主义”,只希望依靠农民的力量,推翻沙皇的封建统治,而不是依靠工人阶级,进行工人阶级的革命,所以民粹派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大的空想性。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已经在俄国传播开来了,一些伪马克思者打着马克思的旗号,认为俄国农村公社必然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因此和俄国民粹派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站了出来提出了“东方社会理论”。
1.2马克思意义下的跨越卡夫丁大峡谷
卡夫丁大峡谷在欧洲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公元前300多年,罗马军队发兵意大利南部,希望通过用武力和战争的手段,征服意大利南部富庶的地方,以扩张自己的地域和扩张的统治,但是罗马军队在卡夫丁峡谷遭受了意大利人的伏击而战败,战胜者让罗马军队通过“牛轭”,在罗马历史中,卡夫丁大峡谷有屈辱和侮辱的意思。马克思在写给查苏利齐的信中,就提到俄国有可能跳跃“卡夫丁大峡谷”,意思就是指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直接跳跃到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是腐败、痛苦、罪恶、灾难的代言词,因此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是俄国的幸运。俄国跨越卡夫丁大峡谷有其自身的因素,那就是农村公社的大部分存在,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制度上是一个优势。但是俄国要取得“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胜利,必须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将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集中起来,在恰当的时候发动革命,这样就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使俄国走向社会主义国家。
2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快速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由原来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步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和根本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进一步加深,一方面资本家是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处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社会秩序动荡,无产阶级运动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无产阶级的行列,为无产阶级革命壮大了力量。但是晚年马克思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研究东方社会理论,留给后人的是他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后者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者。
2.1恩格斯对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最亲密的战友,同时也是精神上的战友,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接过了马克思的重担,开始进一步研究东方社会理论。恩格斯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俄国的现状,认为俄国要跨越卡夫丁大峡谷需要具备一些条件。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无产阶级,壮大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但是俄国国内革命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要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借助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同时要实现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可能,俄国农村公社必须保留,要保留俄国公社必须要推翻沙皇统治,因此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是必须进行的一项任务。恩格斯在为俄国革命立论的同时,展开了和俄国民粹派的论战,批评了俄国民粹派是空想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希望直接通过农民运动,不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准确的说是不依靠欧洲无产阶级的力量就实现俄国的社会主义,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俄国要实现社会主义,要跨越卡夫丁大峡谷,只有借助无产阶级的力量,才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同时恩格斯认为,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可能性不仅仅适用于俄国,也适用于和俄国情况相差不多的国家,恩格斯认为:“不仅可能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当西欧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踏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这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此处的一切国家,必然包括广大的在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落后国家。
2.2列宁对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的功绩不仅仅在于领导俄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否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威。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俄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
20世纪初,俄国革命取得成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东方国家中国、越南、朝鲜等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高潮,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同时胜利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打开,在东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这个理论指导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胜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精华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又发展了马克思这个理论,他认为俄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定要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一切的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俄国跨越卡夫丁大峡谷。列宁在面对帝国主义干涉,国内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启动了“新经济政策”,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下的自由经济,这为苏联摆脱现实困境提供了路径。
2.3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况。在中国痛苦的100多年里,官僚资本主义没有能拯救中国,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也没有拯救中国,孙中山的资本主义革命也没有使中国摆脱困境。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的思想传播到了这个东方的大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毛泽东脱颖而出,他在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的背景下,发展了适合中国这个大国的革命理论,从来源上来说,毛泽东的思想是对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革命是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此时中国的革命必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但是要使得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必然是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新民主主义新就新在无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团结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打倒阻碍中国发展的一切恶势力。毛泽东同志认为,在中国这个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一定要学习西方在近代所取得文明的成果,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可能,当然对西方糟粕的思想和精神我们是应该抵制的,面对西方我们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现状,对于改变中国的经济情况,毛泽东同志希望发展中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中国做贡献。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的总工程师,文化大革命十年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伤害是巨大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了倒退现象,政治文明和文化更是出现了“荒凉”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能够力挽狂澜,将中国的发展道路拉到了正轨,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出了中国式的跨越性发展,希望一部分人能够先富裕起来,然后再带动另外一部分人,这种发展模式和教条主义的发展路径是完成违背的,但是他确符合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检验出来的理论,符合中国的实际现状,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他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坚持走中国式的道路,必须在马克思东方理论思想精髓的指导下前进,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02-503.
[2] 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0.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4] 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