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再度烧向难民
2016-03-14张珺/编译
张珺/编译
尽管丽萨的强奸指控已经撤销,但是推特上,她的故事仍在传播
斯维特拉娜·F坐在她家里的餐桌旁,这栋复式住宅位于德国柏林马尔占区。
她是个身材纤细的39岁女人,当提到这几个星期里女儿身上接连发生的失踪、被打、疑被性侵等一系列事件时,她不断地拧着手掌。
“我的女儿,”她说,“最近很不好,现在住在精神病房。”
由于斯维特拉娜控制不住她的眼泪,德国《明镜周刊》对她的采访一次次地被中断。这位母亲没有想到因为一个13岁女生的一次“失踪”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更没有想到此次事件的影响会超出这个家庭,延烧至整个德国,甚至险致德俄外交纠纷。
2016年1月23日,德国柏林的抗议者聚在默克尔总理府前示威,标语上写着“把手从我和我的孩子身上拿开”、“丽莎,我们与你同在”(REUTERS图)
少女谎报性侵
“柏林,一个13岁的女生被三个‘穆斯林移民的人绑架,长达30小时的时间里,她被几个人强奸了数次。”一月中旬,推特上曝出这样一条消息,并称受害人是一名俄罗斯裔女性。
在此之前,1月11日,柏林马尔占区警方接到报案,一对父母称他们的女儿丽萨在上学路上失踪了。直到三十个小时后的第二天中午,丽萨回到家中。“她穿着胸罩,打底裤和鞋子,身上披着一件夹克。”丽萨的母亲斯维特拉娜说,“她的T恤、开襟羊毛衫、背包、钱包和戒指都不见了。她痛哭着,脸上带着划痕,嘴边有血,鼻子还有瘀伤。”
丽萨告诉母亲和警察,她在车站等车时,有三个看起来像是“中东或北非地区的人”把她拉进了车里,并将她带到一间公寓。在那里,她称自己被虐待和强奸。斯维特拉娜说她的女儿告诉她,这些人不讲德语。
自从新年夜,德国科隆发生了大规模性侵、抢劫事件之后,与“中东或北非人”有关的事件足以成为德国民众讨论的热点。推特上的那条信息被多人转载,而关于此事的视频在脸书上更有着100万次以上的点击量。
可是,当医生为丽萨进行检查之后,却并没有发现遭到绑架和性侵的迹象。据《金融时报》报道,此后丽萨改变了自己的说辞,对于自己在失踪期间发生的事情给出了不同的“四个版本”。
丽萨和她的母亲曾到刑事调查部门接受询问。“我要求询问时在场。”斯维特拉娜说。“这不可能。”她称警察这样告诉她——但警方否认这一说法。相反,他们称单独询问这位13岁的女孩前,得到了这位母亲的同意。
斯维特拉娜提到有两名政府官员,一男一女,询问她的女儿,时长超过了三小时。据《明镜周刊》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丽萨收回了她的强奸指控,并告诉警察她曾与男性发生过关系。
据此,警方认为她可能和两名土耳其或土耳其裔德国男子有“两厢情愿的性接触迹象”。由于她未满十四岁,检方正在以涉嫌虐待儿童罪对这两位嫌疑人进行调查,但关于他们的身份,并没有更多的细节。
当地检察院发言人称,在学校因一些事件联系过丽萨父母后,丽萨害怕回家。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丽萨的手机记录显示,她曾发短信给一名19岁的德国男性,要求去他那里躲一躲;并认为正是这段时间里,她与多名男性发生了性关系。据《卫报》报道,这位19岁男性并没有被列为嫌疑人。
由于丽萨已经住进精神科,德国警方表示出于对这家人隐私的尊重,不再透露更多信息。
“野火”从网络烧到街头
尽管丽萨已经撤销了强奸指控,但这并不能阻止在互联网上,各种传言像野火一样蔓延。
周四上午,网上有一篇文章写道:“至少5名外国人强奸一位失踪的俄裔女孩长达30小时!警方没有发布任何信息”。德国极右翼政党国家民主党(NPD)的成员在马尔占区大力传播这篇文章。如此真实和假想的细节混合在一起,很快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俄裔移民和右翼极端分子。
而就在丽萨撤销指控的第二天,一位泪眼朦胧的年轻女子——自称是丽萨的姐姐,在柏林某个购物中心前给出了她的事件版本:“我的妹妹,她真的被强奸了,被三个人。”国家民主党的激进者们站在那个女人身边,其中一个呼喊着要“判处猥亵儿童的人死刑”。
很快,这一事件就出现在一个译为“俄裔德国人”社区的网站上,俄国国家电视台一台也在晚间新闻节目中花了四分钟来报道。一位自称是丽萨姨妈的女性接受俄国国家电视台的采访时称:“两个外国人把她带到一间房里,扔上床,在这三十个小时里,一遍又一遍的殴打她、强奸她。”
接下来,俄国几家主要电视台开始播放网上流传的有关此次事件的视频,但德国《明镜周刊》称他们用的镜头与此案无关,一个视频是开罗的解放广场,而另一个用的则是2009年就出现在网上的资料。俄国网络电视台NTV称丽萨被难民“当做性奴”,称“德国和瑞典的俄裔移民经常被难民强暴,但当地政府和警方从来没有把这些事实报道出来”。
由于德国警方表示并没有发生性侵,却又不愿意透露更多细节,很快,网络上的“野火”烧到了德国街头。
1月23日,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办公室外,约有700人举起了横幅标语示威。“我们反对难民”、“丽萨,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的孩子正处于危险”。而德国首都柏林的示范,变成了抗议浪潮的前奏,通过社交媒体,成千上万的人在第二天走上街头。
据报道,国家民主党和柏林的反伊斯兰运动组织(Pegida)也帮助组织了抗议活动,右翼极端分子也借此机会热情地为反移民情绪的高涨添加燃料。
2016年2月13日,第五十三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左)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右)正在交谈(IC图)
德俄关系陷入紧张
伴随着克林姆林宫的介入,这次事件险些演变成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外交纠纷。
“很明显,这个女孩不可能是自愿消失了30小时。”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
“我希望这些问题不要被掩盖,不该再出现第二个丽萨。”他称,希望“德国不要因为难民问题,出于政治目的而粉饰真相”。拉夫罗夫还表示,已联系了丽萨的律师、家人和俄驻德使馆。
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回应说,出于政治目的而利用这次事件是“不可接受的”。他称德国有独立的司法系统,能够确保相关调查不受到外部干扰正常进行。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认为,俄罗斯不应使用此事“为政治宣传”,并试图影响在德国已经很困难的移民问题。”同时,他也承诺让俄大使亲自了解案情进展,并要求莫斯科不要轻信媒体报道。
其他来自各个政治派别的德国政客也表示出强烈的愤慨,指责莫斯科加剧在德国极右的论调。
但一些德国评论家也批评柏林警察缺乏沟通。在科隆事件发生以来,德国警力未能保护妇女免受性侵犯而饱受各方质疑。尽管警方调查人员称正在进行对未成年人构成性侵的指控,目前也并不能得知案件的具体情况。
这个初始缺乏透明度的案件有可能使得反移民分子借此加剧紧张局势。
而据《明镜周刊》报道,俄罗斯和德国右翼组织之间的联系并不罕见。
丽萨生活的柏林马尔占区,是排外的右翼极端分子经常活动的地区。俄罗斯国旗和符号也经常出现在反伊斯兰运动组织(Pegida)的抗议宣传中。
现在,克里姆林宫显然是把目光投向了“俄裔德国人”社区。该社区主席是海因里希·格罗特,俄国媒体想通过他了解德国的难民政策,科隆新年前夜和丽萨的情况。
“俄裔德国人”社区里有约2000人与格罗特有着“协议”,这相比起柏林31000位讲俄语的俄裔德国移民好像并不多,但是格罗特表现得好像和所有俄裔移民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丽萨事件发生之后,他前往莫斯科告诉俄罗斯媒体此事。“我们不会忍受,我们都面临着风险,因为数以百万计的移民。”格罗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