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研究
2016-03-14陈姝臻
陈姝臻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410006)
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研究
陈姝臻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410006)
防水透湿织物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衣物的防水要求,在钓鱼、爬山、旅游、运动等户外运动中有着广泛应用。防水透湿织物是一种高科技材料,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衣物材料。本文主要就防水透湿织物的耐静水压性能、透湿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
防水透湿织物;性能;分析
防水透湿织物具有防风防雨、排汗透气、穿着舒适等功能。所谓的防水透湿是指这种织物做成的服装在穿着的过程中,打破了水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浸透织物的特性,具有防水的性能;同时人体产生的汗液却可以透过织物被排散到衣物之外,从而不会有汗液在人体体表和衣物之间积聚的情况,让穿着这种织物材料服装的人感到干爽和温暖。这种类型的织物不仅可以在严冬为我们抵御风寒和雨雪,还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舒适的美好感觉,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在产业化领域得到延伸和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们都把防水透湿织物看做高科技产品,对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和研究方兴未艾,下面我们就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做一探讨。
1 防水透湿织物的耐静水压性能
经研究表明,防水透湿的织物具有耐静水压性能。市场上存在各种防水透湿织物,其类型各异:有涂层织物,有复合织物,有亲水性无孔聚氨酯薄膜,有微孔结构薄膜等。一般来讲,未经水洗时,复合织物的耐静水压要大于涂层织物;而使用了溶剂型粘合剂的复合织物的耐静水压要小于采用了PUR粘合剂的复合织物的耐静水压。就耐水洗性来说,亲水性薄膜的耐水洗性能很好,而亲水性涂层织物的耐水洗性能相比之下就很差,几乎水洗一次,就会造成耐静水压的显著下降,明显地影响了防水的功能。国产的PTFE薄膜耐水洗的性能远低于国外的产品。
研究表明国产PTFE薄膜耐水洗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微孔薄膜比表面积的增大,粉尘、汗液中的盐分、油脂以及化妆品等容易被吸附,造成织物毛细管的吸水现象,导致水滴的浸入或渗出,从而导致衣物的防水性能有所下降。亲水性薄膜的耐水洗性能好是因为亲水性薄膜的牢度好,不易被损伤。
2 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性能
织物的透湿功能满足了人类对日常生活所需织物的舒适度的基本要求,而防水透湿织物在防水保暖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湿性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应用十分普遍。织物透湿功能的高低与人们是否进行较剧烈的活动或处于较高温的环境,人体产生的汗液蒸汽能否顺利透过衣物排放到外界,以及汗蒸气在人体体表与衣物之间的冷凝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织物的透湿量要在大于人体汗液的排放量时,才能保证人体所产生的汗液蒸汽不会冷凝在体表和织物之间。在上述条件下,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率通常会优于常规织物。
透湿率是防水透湿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常用的测试透湿率的方法是透湿杯法。我们可以把盛有吸湿剂的透视杯放置在规定温度和湿度的密闭环境中,如果没有吸湿剂,也可以用水代替。把织物样品封闭于杯中,根据规定时间内透湿杯质量的变化来计算织物的透湿量。
根据对不同类型防水透湿织物透湿率的研究,我们发现亲水性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湿性,而亲水性涂层的透湿性能不高。尽管防水和透湿在常理上不能并存,但防水透湿织物就同时满足了这两个要求,还同时保留了各自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就涂层类型而言,亲水性防水透湿织物是根据亲水性基因以及氢键对水蒸气具有吸附、传递以及解吸作用来实现透湿的目的,而由此形成的涂层实心层具有致密性,能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此类织物膜内无微孔的存在,所以,防水性好,但透湿性稍差。而对于微孔防水透湿涂层来说,虽然织物的表面没有形成微孔,但它是一种带微小缝隙的涂层薄膜。这种微小缝隙的存在会产生很好的防水透湿的性能。而要产生这种防水透湿效果的微小缝隙,只要有具有特殊作用的涂层剂就可以,它的强化学键和弱结合力的结合会产生一种网状结构,导致分子之间这种不规则的缝隙的产生,其孔隙之微小使得这种涂层织物的防水性能良好。
3 结语
采用防水透湿织物制作的各类服装既可以满足人们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下对服装的穿着要求,也能满足人们在劳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排汗透湿的需要,其穿着舒适感极强,在运动服、防护服、职业装甚至航天服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需求。我们应该顺应市场和时代的要求,加强对防水透湿织物的优、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我们可以研究并使用新型的高性能的物质材料,在防紫外线、抗静电等方面加大科研力度,让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更完善。
[1]李鹏刚,姚瑞东,张一心.层压防水透湿针织物的性能测试分析与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1(04).
[2]李登科,徐德亮,宋尚军,白耀宗.防水透湿织物中PTFE复合膜的研究进展[J].有机氟工业,2011(01).
[3]朱洪英,白莉红.防水透湿织物加工技术及发展新趋势[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1(01).
[4]徐丽慧,葛凤燕,蔡再生.功能性防护纺织品研究进展[J].染整技术,2011(01).
TS101.9
A
1004-7344(2016)35-0274-01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