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维”教育模式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2016-03-14赵本纲胡凯
赵本纲,胡凯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践行“四维”教育模式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赵本纲,胡凯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四维”教育模式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内涵;坚持以情感融化为手段,推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策略调节;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巩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目标驱动;坚持以实践养成为目标,拓展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四维”教育模式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总布局,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创新知的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内涵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它是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类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其认知图式在认知选择和加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认知因素对认知均有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教育者应遵循价值观培育由浅入深的规律,根据认知的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培育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入手,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内涵。
1.重视认知图式的构建,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思维方式。
“社会认知图式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1]社会认知图式在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高级层次就是大学生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培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建构科学的高级认知图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种科学的高级认知图式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一方面,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和强大的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必要的价值支持和路径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容,不是命题的简单扩展,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不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而且是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中的主渠道作用,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高校还要通过各种渠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学生,让其真正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归纳、总括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内容来获得新知识。这样,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背景下价值观较量时,才能明辨是非,逐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充分调动认知心理因素,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调节人们的注意力、感觉及思维等认知心理因素,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时效性,方能提高教育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具有高度概括的抽象性,教育者必须顾及大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根据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着重选取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联系和发展价值观教育的外在条件(信息)。高校思想战线的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要切实把握注意规律的合理运用、感性认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关注时事,及时合理地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最新内容和最新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来,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时效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时期特殊,矛盾频发,周边地区政治局势不安定,教育者要以这些时事热点为契机,使大学生确立正确思维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通过平等交流、真实沟通、相互尊重的一系列探讨活动,如社团、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等,突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教育主题。
3.加大认知策略学习训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认知策略是指个人自主控制认知心理活动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显然,重视认知策略的学习和训练,既是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也有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根据心理学家科林斯和奎林(A.M. Couins and M.R.Quillin,1969)通过命题之间的经典实验给出“知识是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加以贮存的”[2](p68)的结论,高校应针对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整体规划并修订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确保培养和训练学生认知策略的过程中取得实效。
二、重视情的融化作用:推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调节
健康的情绪、情感包括健康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地适应生活以及寻找身边的快乐。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过程愈益显现出独特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扭转以往价值观教育政治化方式,重视大学生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与培养,推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策略调节。
1.针对情感的选择性功能,以知育情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情感是感性范畴,也是理性范畴。价值倾向必然包含相应的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有意识的活动,二者互相促进。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以知育情,端正并加强大学生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与稳定性,充分发挥情感对认知活动的选择性调控作用。“教育应把人的发展、提升看作是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3](p172)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状态与教育的现实性之间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关注其内在情感的发展,即
其个体真实意义的表达。面对是否坚持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中,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必然在情感上偏离大学生现有的主观需要。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顾及核心价值观行为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注重对如何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进行疏导。此外,高校德育阵地建设中,应紧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把“道德模范的评选、参与城市精神的提炼、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作为创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会精英引领和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2.针对情感的动力功能,以需生情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情感的动力特性是指情感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变化特性,主要包括强度性、稳定性、细致性、层次性、效能性、周期性、时序性和差异性等八个方面,其中,情感的强度性和稳定性是情感最重要的两个动力特性,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要情感个性。大学生积极内心情感的获得,不是单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向个体价值观的转化,而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方能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价值教育的良性循环中。由于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因此情感的动力功能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观教育中正确处理理性认知与情感正价值之间的关系。高校教育者在做好自上而下的灌输教育外,更要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的情感需要,打破单纯的以理服人的模式,要丰富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入情入理、情景交融。只有让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认知优化相联系,才会让整个价值观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同时对于成长、成功又怀有强烈的愿望,不免在思想上出现迷茫。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正确引导,以积极的道德情感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进一步转化为道德信念。
3.针对情感的移情功能,以境育情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移情在某种意义上是无需公开说明就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态度、情感和判断的一种非言语化的内隐的交往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M.L.Hoffman)认为,移情对个体价值(观)取向、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诸方面发展具有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对大学生情感的移情水平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加强大学生情感的培养,充分发挥情感的移情功能,创设良好情境,以境育情,保证大学生个体产生价值观行为的逐级迁移。高校应从大学生个人的荣誉感、社会的责任感、国家的热爱感三个方面递进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情感。在高校的立体空间中,要创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突显社会主流思想的校园文化,以利于养成大学生奋发图强、乐观向上的健康、高尚的情感;要创设“情景课堂”,加大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完善三方教育网络,形成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确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从表层到深层发展的辅佐与引导,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情感升华,向社会和国家层面价值目标认同进行顺利的转变。
三、增强意的自律性:巩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目标驱动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深刻理论内涵,要达到情感与行动上的认同,意志的保障作用不可或缺。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根据意志的品质,加强意志控制能力的培养,通过外向(环境)与内向(自身)的协同作用,消除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过程中的各种障碍,由外在约束与导向转化为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利与义、虚拟与现实、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1.针对意志行动的期望水平,提升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独立性。
意志行动中的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与将来有关的动机。期望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目标的确定与选择与一个人的期望水平密切相关,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成就目标越高,其成功感越强,成就判断越有自信。高校要注意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学生的期望水平,教育学生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制订出符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对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做出合理安排。由
于意志的自律性来源于坚定的信仰和立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念的人,才会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在践行的过程中才不会轻易被外界影响所干扰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培育大学生具有独立分析中国历史的实际与现实的实际的能力,深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是真正契合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实际,符合时代特色、承接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将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纳入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培育的范围,理智分析与汲取外来合理意见相联系,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2.针对意志行动的心理冲突,促进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坚持性。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或动机斗争相对复杂,在确定目的、选定计划时会产生心理冲突。青年大学生抱负水平高,时刻经受着不同方向、角度的价值理念冲刷,个体对于价值的理解、评价、标准会有所波动。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是选择容易达到目的但不符合价值标准、有损他人利益的方式,还是选择符合价值标准、但对达到目的极为困难的方式方法,此磨砺过程易产生心理冲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其意志品质的坚定性与果断性,促进其明辨是非、及时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能力。通过多重趋避冲突,培养大学生的意志行动中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鉴于社会存在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面对改革“深水区”的挑战,价值认识上的分歧显得更为突出。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报纸、广播、板报等进行正面宣传,对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释疑解惑,从多层面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坚持性,不断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针对意志行动的选择与决策,增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自制力。
心理学家冯特认为,选择动作最能体现意志的特色。选择是意志的一个基本特征,无论是目的确定、计划制订、执行决定,意志都表现出选择的特征。而人在行动中就要选择目标,必然要涉及决策问题。“决策,因问题而引起,可以看成是问题解决的过程。”[4](p562)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主要内容的标准进行选择。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根据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可塑性特点,从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选择实践的方法、对可选方法的评价、做出决定并贯彻执行和全程监督。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更不能脱离具体的培育内容。高校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和创造条件,以践行“公益梦”、“学术梦”、“职业梦”、“个人梦”等为目标,激励青年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要科学进行挫折教育,变挫折为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消除大学生主观上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盲目乐观情绪,从而自觉承担起自身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四、强化行的实践性:拓展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有效途径
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的一系列具体行动,是“知、情、意”的具体表现和外部特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教无济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道德水平的提高,真正的培育途径就是实践。
1.坚持社会实践,深化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社会行动渠道。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p56)实践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衡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否确立的标准。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推动实践养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各类实践教学全过程,着重打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以“中国梦”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里;鼓励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生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发明创造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意志力、探索精神,在实践中内化为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
2.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渠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对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为了实现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与升华,在大学生实践内容的安排上,应当结合青年大学生特点,尊重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加强分类、分层指导,创新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渠道,促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由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实践。正如有学者所说“只有每个人都发挥主动精神和自律精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共同价值标准才能真正铸就。”[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中,要聚焦以往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创新能力与独立精神原因,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与研究性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课题、项目、素质提升工程等的研究,让学生提出由问题而来的解决模式,主动获取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让大学生按价值观的需要动手实践,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中的亲历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并培养能力。
3.运用现代技术,完善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网络教育渠道。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与深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许多“90后”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几乎都是在电脑上度过的。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的知识面被极大地扩张了,“网游技术”突飞猛进,却“很少关注家长、亲人,更不用说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命运,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政治价值观不强。”[7]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评估网络环境,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完善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网络教育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高校要将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从课堂封闭式教学搬迁至教学空间,积极推进空间教学改革,让师生共同接触网络文化的新活力,打破先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情下传”方式,有效利用网络“匿名性”,实现全方位的空间互动。高校教学部门、学工、团委、宣传统战部门要统一运作,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资源在网上传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高校还应坚持批判错误行为和鼓励积极行为相结合,以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主要内容为纲领,大力推行“网络行动在校园”,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积极倡导大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论坛上传“微公益视频”、正能量“微电影”,并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线上”向“线下”的自觉转化。
[1]曹挹芬,胡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认知图式的优化[J].思想政治教育,2012,(12).
[2]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曹建文.塑造我们共有的国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眸[N].光明日报,2014-01-04.
[7]赵本纲.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14,(01).
责任编辑 张豫
G641
A
1003-8477(2016)11-0183-05
赵本纲(1982—),男,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胡凯(1952—),女,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众认同研究”(2010YBA238)的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育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研究”(XJK013CGD10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