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中油滴聚结机理与材料聚结技术研究进展
2016-03-14桑义敏韩严和梁存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
桑义敏,云 昊,韩严和,梁存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
污水中油滴聚结机理与材料聚结技术研究进展
桑义敏,云昊,韩严和,梁存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
独到地分析了含油污水中油滴的材料聚结机理与水力聚结机理的区别和联系,综述了油滴的微观聚结行为。从聚结材料的选择与研制、表面改性与适当处理、聚结停留时间、材料聚结中的水力聚结作用4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材料聚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总结了材料聚结除油技术的不足,指出实现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的有机融合是材料聚结除油技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
含油污水;油滴聚结;材料聚结;水力聚结
1908年,聚结技术在美国有了第一项专利,20世纪40年代有了应用报道〔1〕,20世纪70年代才应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2〕。聚结除油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分散油(粒径为10~100μm),一般认为小于10μm的油珠很难采用聚结工艺处理〔3〕。含油污水处理聚结的目的在于使分散相油颗粒粒径增大,以提高和改善重力沉降或离心分离等常规分离过程的除油效率〔4〕,因而它不是单一的油水分离技术,通常说的聚结器是聚结及相应的油水两相分离过程的总称。
1 聚结机理与微观聚结行为
关于聚结理论,目前尚处于探讨阶段〔5〕,且国内外的提法不一。国内传统的含油污水油滴聚结技术研究都是基于聚结材料,根据聚结材料润湿性能的不同,分为润湿聚结和碰撞聚结,可以统称为材料聚结。“润湿聚结”理论建立在亲油材料的基础上,含油污水体系中的分散相小油滴在其表面润湿、聚附成较大油粒,在浮力和水流冲击力的作用下,粒径增大的油粒脱离聚结材料表面而上浮;“碰撞聚结”理论则是建立在亲水材料的基础上,油滴不能在其表面润湿,分散相油滴通过相互碰撞使得油滴之间的界面破裂,使两个或几个油滴并为一个粒径更大的油滴。而国外,又提出水力聚结的概念,是相对于材料聚结的另外一种非介质聚结形式,仅通过含油污水水流的临湍流状态,使分散相小油滴发生碰撞而聚结成直径较大的油滴。
因此,笔者认为,关于含油污水的油滴聚结机理宜分为两类:材料聚结(包括润湿聚结和碰撞聚结)和水力聚结,前者主要基于聚结材料,后者无需聚结材料;同时,二者之间又相互联系。润湿聚结的本质是连续的浸润、吸附、聚结、脱离的过程,润湿过程能否进行由构成润湿体系的两相物质的表(界)面性质决定,脱离过程受水力作用影响;碰撞聚结是借助于亲水性材料的空隙(或间隙)创造所需的水力条件和材料憎油作用增大分散相油滴的碰撞聚并机会,因此材料聚结中难免有水力聚结行为存在。在实际的材料聚结分离过程中,润湿聚结和碰撞聚结2种聚结机理往往同时存在,以其中一种机理为主;而且当二者同时存在时,聚结效率可得到大幅度提高〔6-7〕。
碰撞聚结和水力聚结的实现途径都是碰撞,前者是基于亲水性材料,后者是基于外部流场;碰撞需要一定的接触时间和撞击力,其发生条件是促使聚结发生的碰撞力超过连续相和分散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并不会发生碰撞破碎。液滴碰撞过程中,在2个或几个液滴之间形成了一个极薄的膜,膜的厚度一般在10-3~10-4cm之间。碰撞后可能会发生以下4种行为〔8〕:(1)碰撞后又相互弹回;(2)碰撞后膜破裂聚合成一个更大的颗粒;(3)聚合先形成一个更大的颗粒后又分开;(4)碰撞时发生破碎,分成更多颗粒。
除了上述聚结机理的宏观描述,微观聚结行为一直吸引着相关学者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发现或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模型。微观聚结机理依赖于颗粒的碰撞几率,其受布朗运动、剪切流动以及液滴间的作用力(包括水力作用力和胶体作用力)等因素所影响。当油珠颗粒尺寸超过10μm时,布朗运动聚结速率急剧减慢,而湍流的聚结速率急剧加快〔6〕。1956年,英国国王大学B.T.Gillrdpie等〔9〕较早地研究了油水界面处液滴的聚结行为,发现聚结行为发生的条件是液滴和界面之间先形成液膜,然后液膜不均衡地排除液体、变薄直至液膜破裂;同时发现,系统内温度梯度影响界面张力,进而较大程度地影响聚结行为;此外还讨论了双电层、电黏滞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1978年,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D.T.Wasan等〔10〕研究了界面黏度、界面张力、界面电荷、微液滴液膜厚度等因素对原油-水乳化液(含有石油磺酸盐和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添加剂)系统中油滴聚结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界面黏度和聚结效率之间存在着定性相关性,而界面张力与聚结效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相关性;试验研究还发现,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三次采油中的乳化液相当稳定,分散相油滴聚结几率很低,因而油水分离困难,采油率很低,这与众所周知的“聚结技术不适合直接处理乳化剂存在的乳化液体系”等实际工程经验相一致。2001年,宁波大学B.Y.Pu等〔11〕通过试验研究首次观察到微重力作用下2个独立水滴的跳跃聚结现象,发现被一定距离(0.558mm)分开的2个水滴,在没有任何外加力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158 s)发生了聚结现象,并指出水滴内部聚结驱动力应该是跳跃聚结现象发生的原因。2007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K.Boyson等〔12〕研究了没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简单油水乳化液系统,表征了不溶于水的分散油相(溴代十二烷)大粒径颗粒的表面带电特性及其聚结行为,发现疏水交互作用是油滴聚结的内在驱动力。
在理论模型方面,1998年,挪威卑尔根大学φ. Sæther等〔13〕针对较窄油滴粒径分布的多分散相水包油稀乳化液,提出了一个集絮凝、聚结和絮体破碎于一体的耦合理论,并通过视频强化显微镜技术(VEM)和载玻片制备技术等手段,观察证实了利用单峰-双峰准平衡模型研究聚结行为的可行性;在相当宽范围内的电解质浓度、表面电荷、油滴外形尺寸和浓度等不同条件下,观察了聚结过程并通过理论模型估算了聚结效率,发现与长期的工程实践结果相一致。2008年,美国耶鲁大学W.Engl等〔14〕通过理论研究发现,液滴粒径影响碰撞几率以及液滴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影响聚结效率。但是,只有相关的液滴初始粒径分布数据才能提供清晰完整地反映聚结机理方面的信息,单一的平均粒径数据则难以做到这一点。201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I.M.Klink等〔15〕通过单分散、多分散、对数正态分布、双峰分布、多峰分布以及阶梯函数,模拟量化了液滴-液滴剪切碰撞/聚结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粒径颗粒群数目的变化几率,应用群体平衡模型成功地研究了纯剪切流乳化液中初始液滴粒径分布对其聚结行为的影响。2012年,天津科技大学唐洪涛等〔16〕推导了分散相液滴运动轨迹模型和分层二相流基本流模型,并优化了计算方法。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层膜厚度和板宽变化时,流场的密度、黏度以及界面张力对界面处液滴的作用方式不同;黏度始终对液滴聚结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密度和界面张力对聚结的影响却因流场结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密度、黏度及界面张力的变化使得液滴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更加具有倾向性。这些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已知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基本流概念的引入使得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液滴在分层二相流流场中的运动特性。
2 基于材料聚结机理的聚结过程研究
2.1聚结材料的选择与研制
从早期开始直到最近,聚结除油研究一直是以研究材料聚结为主,而聚结材料本身是实现高效聚结分离的关键。聚结材料的选取一般根据处理水质特性和生产实际需要来确定,不同的聚结材料对聚结分离效率影响非常大。
2003年~2006年,笔者采用石化污泥研制了新型聚结材料,并将其用于某石化炼油厂含油污水的处理,同时对材料的聚结行为、聚结除油机理以及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探索和表征〔17-19〕。研究表明,在水蒸气/840℃/6 h条件下制备的石化聚结材料除油率较好,约为40%~50%;该材料中氧化物组成分别为SiO2、γ-A12O3和α-Fe2O3,它们具有吸附活性,同时材料表面含有≡C—H、=C=H、—C≡H等亲油基团,因而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油性能;其聚结机理以“润湿聚结”作用为主,以“碰撞聚结”作用为辅。加拿大TORR集团公司开发的过滤-聚结-重力分离组合技术,以去除采油污水中粒径≥2μm的分散相油滴为目标,其中聚结单元采用亲油疏水的聚氨酯类可再生石油吸附剂RPA®作为聚结材料。2006年,该公司M.J.Plebon等〔17〕采用颗粒粒径分布测试仪器和非分散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分析表征手段,进行了油田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模拟试验,发现在无需投加化学处理剂与额外加热的条件下,采油污水处理出水含油质量浓度≤10mg/L,表明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采油污水的深度处理。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建教授课题组〔3〕研究指出,亲油性材料较亲水性材料更适合聚结除油。2010年,针对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徐应波等〔20〕通过把撇油罐进料整流板改造为侧向波纹板聚结分离器、把清水槽固定堰板改造为可调活动堰板等措施,将浅池理论与聚结技术结合起来,改造后配合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将外排污水含油质量浓度降至20mg/L以下,达到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 4914—2008)中的一级海域排放标准,环保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2015年,德国D.Kasper课题组〔21〕研究了油滴通过聚结过滤材料时的变形拉伸特性,其选取了2种代表性的玻璃超细纤维聚结过滤材料,考察指标是液滴形成的速率以及液滴粒径分布(nm到μm级)。研究结果表明,亲水性和非亲水性的过滤介质表现出相似的雾化液滴变形特性,油滴粒径分布是双峰图谱,峰值分别为1~2μm和200~300μm。
2.2聚结材料的表面改性与适当处理
对聚结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和适当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聚结性能。2004年,天津大学张鹏飞等〔22〕对亲油性聚丙烯板进行表面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其表面的亲水性能非常稳定,复合聚结板的两表面分别具有良好的亲水和亲油性能,迎合了油水分离过程要求,使聚结板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提高25%,处理能力增加40%。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陈文征等〔23〕利用聚结板油水分离静态模拟试验装置探讨了板材表面粗糙度、润湿性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发现亲油性、表面粗糙化板材要比亲水性、表面光滑板材的油滴聚结效果好;同时采用其研制的亲油性涂料DS-1和DS-2对金属板材进行单面改性,使聚油表面亲油、水滴沉降表面亲水,其分离效果比亲油性板材和亲水性板材都要好,其中采用DS-2改性后的板组与改性前相比,油水分离速度可提高1倍以上,而且可增强板材的耐蚀能力,延长板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亲水性板材有利于水滴沉降,亲油性板材有利于油珠上浮。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曲险峰等〔24〕采用不同性质的添加剂(CPB、CTAB、PVDF、硅蜡和长链烷基硅油)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聚丙烯材料表面亲油/亲水性的影响,以及改性材料在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油滴聚结性能。结果表明,除PVDF外,改性聚丙烯的亲水角和亲油角之差越小,越有利于其油滴聚结性能的提高;由于PVDF的疏水疏油性有利于改性材料表面油膜的流动、脱落以及水中油滴的聚结,其对油滴聚结效率的提高要明显高于其他改性剂。2012年,为解决聚结除油器处理高黏度聚驱采油污水中存在的聚结原件堵塞、破乳效果下降等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惠玲教授课题组〔25〕通过优化聚结材料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油滴聚结效果,进而提高了聚结除油效果,来水平均含油365mg/L,出水平均含油50mg/L,油去除率达到86%;来水平均含悬浮固体75mg/L,出水平均含悬浮固体30mg/L,悬浮固体去除率达到60%。2015年,为了油水乳化液的聚结过滤分离处理,中科院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Dan Hu等〔26〕合成了一种易加工、强力耐久的非纺织纤维聚结过滤毡,并根据不同类型乳化液的客观需要,经过特殊的强化处理后改变其表面润湿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其分离效率高达99.61%。
2.3聚结停留时间
除了聚结材料本身,聚结停留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工艺参数。2000年,在对斜板聚结沉降过程和分离界面处液滴与斜板层膜流体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郑州轻工业学院戚俊清等〔27〕建立了单个液滴在斜板层膜上的聚结时间模型,模型计算值与E.Blass等报道的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10%。2003年,刘成波等〔28〕研究发现,对于基于亲油性材料的润湿聚结设备,停留时间愈长,油滴聚结效率愈高。2005年,吉林大学王艺等〔29〕采用聚氯乙烯规整聚结除油工艺处理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三元复合驱采油污水,聚结停留时间为20min,聚结设计负荷为0.04m3/(h·m2),结果表明,油滴聚结性能和工艺除油效果多年稳定,各项出水指标满足三元复合驱回注水质标准。2007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倪玲英等〔30〕研究发现,某新型聚结材料对小液滴具有较好的聚结、合并作用,能显著缩短所需的停留时间。2009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李秋红等〔31〕研究发现,在聚氯乙烯聚结材料质量浓度为0.6 g/mL、反应温度为60℃、聚结停留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含油污水聚结除油率可达60%以上。可见,目前聚结性能的表征多是从工艺过程的除油性能方面体现,对于油滴粒径分布、聚结率等聚结参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2.4聚结材料中的水力作用
前面机理分析中提到,材料聚结中也有水力学的作用存在,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含油污水流速和聚结材料空间构型(包括填料尺寸)两个方面。含油污水流速影响因素方面,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倪玲英教授课题组〔32〕研究发现,流速越小,聚结除油效率越高,但是小于下临界流速或大于上临界流速时,处理效果趋于稳定;同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建教授课题组〔3〕研究发现,亲油性规整填料较为适合处理小流量小流速的进水,而亲水性规整填料较为适合处理大流量大流速的进水,这些结果正好说明润湿聚结与碰撞聚结对水力条件要求的不同。聚结材料空间构型研究方面,2002年,浙江大学陈雷等〔33〕研究发现,聚结填料的空间构成形式对聚结除油效率有重要影响;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建教授课题组〔3〕通过研究也发现,聚结材料良好的空间构型有利于聚结效率的提高;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倪玲英教授课题组〔7〕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蛋壳状填料结构独特,可使填料区形成高压-低压循环交替的现象,对填料区的流体流动进行干扰,产生脉动水流,从而大大增加了油珠与油珠之间以及油珠与填料之间“碰撞聚结”的机率,故能大大提高油滴聚结效果和除油效率。2015年,南通大学喜冠南等〔34〕通过正交试验对折形聚结板构件进行参数优化,试验显示,在折形板间距为60mm、角度为0°倾斜时,平均除油效率最高,达95%;同年,为了能经济、快速地研究聚结分离器内部流场,常州大学慈智等〔35〕利用软件对聚结分离内部堰板结构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当入口流速为0.088m/s、入口管流和堰板的夹角为60°时,流场稳定,有利于后续沉降分离。
3 材料聚结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用于含油污水油水分离的聚结技术,从机理上讲分为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单纯基于材料聚结机理的聚结器结构复杂、价格高〔36〕,而且采油污水的高固体含量、高蜡含量、高黏度会引起聚结材料无法克服的黏附、结垢、堵塞等问题〔8,25〕,即使采取反洗等措施,长期运转也会造成聚结效果不可逆地明显降低;同时聚结材料的存在使得操作压力损失较大,因而能耗和运行成本会升高。
材料聚结技术的关键在于材料本身,受制于材料的表面性质。此外,在材料聚结过程中,含油污水流速(与表观流速、聚结停留时间等参数相关)和聚结材料空间构型(包括填料尺寸和床层厚度等)影响着含油污水两相流流动形态,进而影响分散相油滴的碰撞/聚结效率,这在水力聚结中更为重要。因此,在材料聚结过程中,除了聚结材料的合成、选择与表面改性之外,更应同时强化水力学条件的聚结促进作用,有效克服材料聚结的缺点,实现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的有机融合,提高油水分离聚结技术的效率,这也是含油污水材料聚结技术的客观发展趋势,甚至是“材料聚结”和“水力聚结”的共同发展趋势。
[1]Katalinic M.Coalescence in stagesbetween two dropsofa liquid[J]. Nature,1935,136:916-917.
[2]Brown AH,Hanson C.Drop coalescence in liquid-liquid systems[J]. Nature,1967,214:76-77.
[3]周建.聚结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
[4]YayoiM,Kazutaka K,RyuichiM,etal.Effectof oil droplet size on activationenergy forcoalescenceofoildropletsinanO/W emulsion[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5,79(10):1695-1697.
[5]曲险峰,倪玲英,刘晓成,等.影响聚结效率因素实验研究[J].过滤与分离,2009,19(3):14-16.
[6]王艺,陈雷.聚结除油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分析[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1):59-63.
[7]刘晓成.介质流动特性与材料表面性能对聚结油水分离的影响[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0.
[8]孙必旺.基于聚结分离和膜分离技术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
[9]Gillrdpie B T,Rideal EK.The coalescence of dropsatan oil-water interface[J].Transactionsof the Faraday Society,1956,52(1):173-183.
[10]Wasan D T,Shan SM,AderangiN,etal.Observationson the coalescence behavior of oil droplets and emulsion stability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J].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1978,18(6):409-417.
[11]Pu BY,Chen DH.Studieson thebinary coalescencemodel:I.Jumping coalescence phenomenon[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1,235(1):1-3.
[12]Boyson T K,Pashley R M.A study of oil droplet coalescence[J]. Journalof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7,316(1):59-65.
[13]SætherΦ,Sjöblom J,Verbich SV,etal.Video-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the coupling of reversible flocculation and coalescence[J]. Colloidsand SurfacesA:Physicochemicaland EngineeringAspects,1998,142(2/3):189-200.
[14]EnglW,Backov R,Panizza P.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emulsions and particlesbymilli-andmicrofluidic techniques[J].CurrentOpinion in Colloid&Interface Science,2008,13(4):206-216.
[15]Klink IM,Phillips R J,Dungan SR.Effect of emulsion drop-size distribution upon coalescence in simple shear flow:A population balance study[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1,353(2):467-475.
[16]唐洪涛,崔世海.界面物性对液滴聚结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2,63(4):1140-1148.
[17]Plebon M J,Saad M A,Chen X J,etal.De-oilingof produced water from offshoreoilplatformsusinga recentcommercialized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sadsorption,coalescenceand gravitysepa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San Francisco,California,USA,2006:503-507.
[18]Liu Jianbin,Sang Yimin,Tan Wenjie,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oil-removalmechanismsof theadsorbentsmade from petrochemicalsludge[J].Journalof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Technology,2004,14(2):170-173.
[19]Sang TM,Chen JQ,Li F S,et al.Treatment of oily wastewater using a new coalescencemedium from petrochemical sludge[C]∥Proceedingsof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Energyand Environment Materials.Guangzhou,China:Sun Yat-Sen University,2006:1076-1077.
[20]徐应波,王树祥,杨相伟.应用浅池理论与聚结技术改进油田污水处理系统[J].水处理技术,2010,36(10):115-118.
[21]Wurster S,Kampa D,Meyer J,et al.Measurement of oil rates and drop size spectra from coalescence filtermedia[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15,132(8):72-80.
[22]张鹏飞,汪九山,朱慧铭,等.高效复合聚结板式油水分离器的开发[J].化学工程,2004,32(2):47-51.
[23]陈文征,张贵才,李爽,等.分离器聚结板表面性质对分离效果影响的探讨[J].石油机械,2008,36(3):68-70.
[24]曲险峰,王增林,张建,等.聚丙烯共混改性对其聚结除油性能的影响[J].过滤与分离,2010,20(4):13-16.
[25]张雷,郭海燕,刘惠玲.聚结除油器改造及处理聚驱采出液效果研究[J].现代化工,2012,32(7):95-97.
[26]Hu Dan,LiXiaoyu,Li Lei,etal.Designing high-calibernonwoven filtermats for coalescence filtration ofoil/water emulsions[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15,149(7):65-73.
[27]戚俊清,刘亚莉,许培援,等.液滴在斜板层膜上聚结时间的计算[J].化工机械,2000,27(2):83-88.
[28]刘成波,李发生,桑义敏,等.含油废水粗粒化处理过程中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的研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26(2):24-27.
[29]王艺,陈雷.规整聚结除油工艺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5,31(10):52-53.
[30]倪玲英,何利民.含聚结填料分离器的分离特性试验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7,36(10):61-64.
[31]李秋红,娄世松,李萍,等.聚氯乙烯聚结处理含油废水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9,29(1):4-6.
[32]曲险峰,倪玲英,刘晓成,等.含油污水聚结除油实验[J].化工进展,2009,28(增刊):125-128.
[33]陈雷,祁佩时,王鹤立.聚结除油性能及机理的探讨[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1):16-19.
[34]喜冠南,邹帅,孙春亚,等.聚结板式餐饮废水油水分离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5):76-79.
[35]慈智,赵会军,郭鹏,等.聚结分离器油水分离效率模拟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5,43(5):1-5.
[36]刘晓敏,蒋明虎,李枫,等.聚结装置的研制与增压方式的优选
试验[J].石油矿场机械,2004,33(4):35-38.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coalescencemechanism ofoildrops in wastewaterandm aterialcoalescence technology
Sang Yimin,Yun Hao,Han Yanhe,Liang Cunzhen
(Department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of Petrochemical and Technology,Beijing102617,China)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material coalescencesmechanism and hydraulic coalescence mechanism ofoildrops in oil-bearingwastewaterareoriginally analyzed,and themicrocosmic coalescence behaviors of oil droplets are reviewed.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material coalescence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including the selection,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of coalescencematerial,surfacemodification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coalescence detention time,and hydraulic coalescenceaction inmaterialcoalescences.The deficiency ofmaterial coalescencesoil removing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It ispointed out that realiz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material coalescencesand hydraulic coalescence is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material coalescencesoil removing technology.
oil-bearingwastewater;oildropletscoalescence;material coalescences;hydraulic coalescences
X703
A
1005-829X(2016)10-0006-05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9006);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2014J00005)
桑义敏(1975—),工学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电话:010-81292291,E-mail:sangyimin@bipt.edu.cn。
2016-06-31(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