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国演义》中的君主观

2016-03-14陈冬冬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罗贯中三国演义

陈冬冬,刘 琦

(1.四川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2.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献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论《三国演义》中的君主观

陈冬冬1,刘琦2

(1.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2.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影射了元末的社会大动荡,全书通篇都是对为君为臣者的劝诫,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干预和用世的雄心。作者借三国历史关照当下,探讨了乱世中什么样的人才能图王图霸。作者在书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暗含作者推崇的君主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君主观

《三国演义》以三国并立时代魏、蜀、吴三大政治集团相互间的斗争为素材,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乱世群雄纷争的历史画卷。作者借描写历史人物事件影射当下,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探讨了乱世中什么样的人才能一统天下。《三国演义》一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写三国故事供市民消遣、娱乐,而是一本写给当权者的“谏书”,借评价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而给当朝统治者以借鉴启迪。

一、对现实的影射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被称为“有志图王者”,其著作也被誉为“第一才子书”,从书中变化万端的智谋、逻辑严缜的思维、绝妙传神的叙述中可以窥见作者超群的智慧和用世的雄心。然而关于罗贯中,史料并无详细的记载,只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可知其最终是湮没无闻的,只是一个颇不得志而“传神稗史”的说书人。[1](p98)罗贯中的存世作品《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以赵匡胤、赵善为主要人物,歌颂了明君贤相,可见罗贯中好用历史人物影射现实,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三国演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据传罗贯中为理学家赵宝峰的门生,这一学术团体虽致力于“心学”的研究,但始终笼罩着浓厚的政治氛围,“虽处山林,未尝一日忘天下,时时有忧世之心。”[2](p43)赵宝峰曾写过两篇文章《上许县尹书》和《治县权宜为邑宰陈文昭设》,向地方长官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在其中的《上许县尹书》中,他就已经对“有志于天下者”提出了种种“图王”的策略,并阐述了其“收天下人心”、“大行至公之道”的政治思想。作为赵宝峰的门人,罗贯中的思想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其师的影响,《三国演义》中刘备这一形象的塑造,就与其师的君主观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并且罗贯中处在元末的社会大动乱中,受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也可能会促使他效仿其师,向当朝统治者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同一时代的诗人高启在《娄江吟自序》中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他认为,在“天下崩离”、“征伐四处”的“有事之时”,“智勇能辩之士”应“奋臂而起”,“以应上之所需”,“济事业而成功名”,而不应“槁项老死于布褐藜藿。”[3](p52)这颇能代表当时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想法,而罗贯中也不例外。《三国演义》中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说:“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表面上是刘备使用的激将之术,实则是作者积极用世思想的流露。作者也认为,知识分子应“以天下苍生为念”,积极参与时政,一展自己的才华,而不应隐居避世、空老山林。但残酷的现实没有要罗贯中走上为官为政的道路,他只有将自己的政治热情倾注于文字,以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也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怀才不遇之士“发愤所为作”的“奇书”。汉末、元末,一样的乱世,作者选取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历史,暗喻兵荒马乱、“征伐四处”的当下,在看似对历史真实的记叙中包含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作者描绘了战乱中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力图使统治者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希望君臣以民为本治理国家。行文中处处是对当权者的劝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对时政的干预

明博古生《三国志叙》中说:“志三国者,志其(诸葛亮)忠肝义胆昭昭揭日月而行中天也。”[4](p237)可以说,《三国演义》虽然写到了各色人物不下百人,但全书的主角应该就是诸葛亮了。《三国演义》前三十五回写了刘备未遇诸葛亮前“厮杀半生”仍无容身之处的窘境,后十五回写了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其遗志领导蜀国同魏国进行了不屈的斗争,这些都是对三国历史的概述。而中间写诸葛亮所占据的七十回的内容则是详尽的记叙,是全书的主干部分。由此可见,全书描写诸葛亮占据了最多的篇幅,诸葛亮是书中最主要的人物。“在诸葛亮形象的创造中,罗贯中是花了最多心血和作了最大努力的。他将这个人物创造成了具有最高度的集中性和最广阔的概括性的典型人物。在描写中,作者显示了一种对这个人物非常偏爱的态度。”[5](p121)三国历史中出场的人物这么多,为什么作者就单单选择了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作为全书的主角呢?历史上的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6](p930)而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要将其写得如此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呢?我认为,这样写都是出于作者的有意安排。作者是借历史人物诸葛亮在作品中实现自己用世的雄心,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作者想象中的自己,作者详细叙述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实际上是为自己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人生。诸葛亮这一形象代表了封建知识分子“有志为王者师”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

罗贯中本人充满了智慧和抱负,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也受到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影响。而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中,首立德,次立功,不得已而立言。作者希冀立功扬名、有所作为,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客霸府张士诚”,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听不进他们的言论,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本书也大致作于罗贯中离开张士诚以后,可见作者是在极度失意中“不得已而立言”,将其毕生精力、才华用于“传神稗史”的。作者借助文字抒发了胸中的不平,在书中以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为载体尽情抒写了其欲扭转乾坤、斡旋天地的大志。《三国演义》是“有志图王者书”、“第一才子书”,书中随处可见作者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智慧、用世的雄心和寒士的不平。其作品中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经纶济世之志,未出山前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得遇明君,“一展平生之志”,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而作者空有抱负却无人赏识,未遇明君、默默无闻。因此,作者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寄托在了蜀国丞相诸葛亮身上,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完人。《三国志·诸葛亮传》曾记载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6](p912)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却将史料简单的记叙演绎成洋洋洒洒不下万言的文字,并字斟句酌,将其写得精彩非常,从中也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十分重视君主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认为只有礼贤下士之主才能吸引有识之士前来投奔从而成就大业,三国之主特别是刘备都是因为广开言路、有得力之人的辅佐才能成为群雄逐鹿中的胜利者。诸葛亮受明主重用即竭忠尽志以事其君而立千载之名,这是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的人生,但作者面对的却是英雄无所用的现实,于是他只有将自己的政治激情倾注于文字,竭力塑造了诸葛亮忠义而又智慧的形象。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使作者产生补偿性心理,现实中实现不了的,就在作品中实现。他将历史人物进行了艺术加工,文中诸葛亮胸怀大志而得遇明君一展平生之志,正是作者所向往而现实却无法达到的。他幻想自己像诸葛亮一样得遇明君并干出了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加进了虚构,将诸葛亮写得足智多谋、呼风唤雨,使这一人物近乎神化,也使原本不那么曲折的事件变得离奇生动、扣人心弦,显示了文学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作者不拘泥于史实的束缚,以饱蘸感情的笔墨尽情讴歌了自己所向往的明君贤相,对刘蜀集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描绘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蓝图。但蜀汉集团的最终覆灭也暗示了作者政治理想的破灭、目睹世道黑白颠倒的迷惘、抱负才华不得施展的苦闷。怀才不遇之士多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生不逢时、时运不济,作者在《三国演义》中亦将蜀汉的灭亡归结为“天命”。作者认为,纷纷世事到头来只不过是幻梦一场,个人在天意面前始终是不堪一击的。书中诸葛亮与天命抗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纵然为改变蜀汉的命运作了最大的努力,却仍旧无法挽回败局,到头来也只不过换回的是五丈原习习秋风、锦官城片片降幡……因此结语中写道:“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7](p1039)风云际会只不过是大梦一场,传达出了无限的幻灭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努力想改变自身命运的寒士对命运的无奈。这些都可以看出,作品中的诸葛亮身上其实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这样写也是希冀当权者能重用自己,书中不惜笔墨详述的攻守中的计谋也非常适宜统治者借鉴参考。作者呕心沥血来“传神稗史”,其实是借历史人物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传达了知识分子对时政的干预。

三、对君臣的劝谏

(一)失败者的灭亡之因。

作者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为了给为君为臣者以借鉴参考,作者以“仁政”为标准,评判了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种种功过得失。全书第一回即鲜明地指出了致乱的因由:“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7](p1)将矛头直指皇帝,认为动乱的根源来源于最高统治者的统治不力,也给当下的元蒙统治者敲响了警钟。桓帝的过错在于“禁锢善类,崇信宦官。”[7](p1)而至于灵帝,“有宦官曹节等弄权”,导致“中涓自此愈横。”[7](p1)“十常侍”作乱,“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7](p2)可见作者认为是皇帝昏庸无能、朝廷奸臣当道导致了天下大乱。后文对皇帝最终被犯上作乱之臣所害的交代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君主若无所作为将导致乱臣蜂起,自己也不能逃脱被摆布的命运。君主只有努力提高自身才德,勤政爱民治理好国家,才能受到臣民的拥戴;否则不仅会使国家陷入战乱,自身也将受制于人难以自保,为祸不远矣。作者记叙历史,是希望君主以史为鉴、反省自身、端正品行。

书中又写国舅何进无为少谋,骄傲轻敌,当断不断,不听忠言,结果被“十常侍”所害。作者指出何进“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官中受剑锋。”[7](p24)由何进引入京城的董卓,更是作者极度批判的大奸臣,他弑君罔上、滥杀无辜、鱼肉百姓、无恶不作,他对上以鸩酒弑少帝,对下残杀社赛村民,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更暴露了他视民如草芥、荼毒生灵的残暴。最后董卓被吕布等人所杀暴尸城外,“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7](p76)表明了百姓对残暴不仁之臣的切齿痛恨,“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7](p82)作者借天意对祸国殃民的谋逆之臣进行了猛烈鞭笞,对其结局的交代表明了肆意残害人民的不忠之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书中劝善惩恶,董卓这一人物形象从反面劝谏并警告了当权者臣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多行善事,反之则会招致灾祸、众叛亲离、人神共愤。重视人民者,兴;视人民如草芥者,亡。董卓的速亡给当权者以警醒,这也传达了作者“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从反面印证了“仁政”的重要性。呼董卓为“义父”的吕布,武功盖世、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却是有勇无谋。他被王允美人计所惑而杀了董卓,其后屡屡与曹操交战,都因不听陈宫之言而丧失了制胜良机。后因“听妻妾言,不听将计”[7](p174)而被其部下出卖,为曹操所杀。作者从吕布的失败中总结出:不纳忠臣之言、贪恋儿女之情,部下自会怀恨生变,纵使英勇无敌、武艺超群,也会被叛将所害、自取灭亡。袁绍家虽“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7](p187)名声显赫一时,但其却自立为帝,其弟袁术“骄奢过度,不恤军民,众皆背反,”[7](p189)后被刘备所败,粮尽吐血而亡。作者作诗指责袁术“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的不义之举只会落得个“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的悲惨结局。[7](p191)袁术之兄袁绍骄傲少谋、不纳直言,率七十余万人马讨伐曹操,却被曹军杀得大败而逃,再无力与魏抗衡。“逆耳忠言反见仇,独夫袁绍少机谋,”[7](p268)袁绍因为不听田丰、沮授的直言劝谏而招致官渡之战的惨败,作者评价其:“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7](p280)可见不听直言、刚愎自用者,就算家世地位显赫,人力、物力、财力丰厚,也终归是“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7](p280)只是徒有虚名,实则不堪一击,这样的人也终究是成不了霸业的。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7](p55)却“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无四方之志。”[7](p28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其望长子不来,“大叫数声而死”后,[7](p349)其次子却将其荆州之地拱手让人。刘表的结局也是提醒最高统治者,纵使贵为皇室之胄,若其自身无所才能而又不思进取,则为祸不远矣。且无得力的继承人,则已有的基业也难保。可见坐享安乐、不求奋进之人,只能坐等灭亡。只有居安思危、努力进取之人,才能得以生存。作者在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中,借曹操之口对几位历史人物作了集中的评价,表面是曹操的豪放之辞,实则是作者对当世英雄的探讨。

(二)成功者的致胜之由。

作者叙述了诸侯争霸中几位实力雄厚却错失良机而自取灭亡的失败者,在对事件的记叙中包含了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并指出了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以此希望为君为臣者反省自身,不要重蹈前人覆辙。同时,作者花了更多的笔墨描写了图王图霸中的成功者——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权,探讨了在乱世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霸天下,也是希望能给当权者以启示。

首先是曹操,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作者不仅写了他有胆有识、知人善任的一面,也写了他奸诈狡猾、残暴自私的另一面。其幼时,即“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7](p8)并被定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7](p8)他二十岁任洛阳北部尉时,“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因此,“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7](p8)谏议何进诛宦官亦显示了其过人的识见。刺杀董卓不成借献刀以脱身,更是表现了其大智大勇、临危不乱。但他在逃亡路上杀吕伯奢一家,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言论,[7](p38)却暴露了他的自私狠毒。为报父仇他起兵攻打徐州,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7](p87)“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7](p88)因个人恩怨而迁怒于无辜百姓,表现了他的凶狠残暴。但曹操并不是无视人民、残害百姓之人,他经过百姓麦田时严禁官军践踏,自己践麦后割发代首以明军法,突出表现了他对人民的重视,并不是董卓一类胡作非为的恶人。他爱惜人才,哭祭典韦;胸怀大度,放走关羽。他招贤纳士、唯才是举,雄才大略、法度严明;怀王霸之志,不计私怨,表现出了治国平天下的霸主所应具备的素质。郭嘉的“十胜十败”说,拿袁绍与曹操作比,更是集中表现了曹操的过人之处。虽说是写曹操与袁绍的优劣,但两相对比中,读者更能悟到许多管理之术并以此获得启迪,然而,作者对历史的叙述中也可看出他对曹操“欺君罔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是十分不满的。作者写其对汉献帝、伏皇后、董贵妃等人跋扈凶残的不臣之行,借他人之口指责其“托名汉相,实为国贼,”[7](p276)常怀篡逆之心,是不忠不义之臣,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同时也写到了其身上存在的许多弱点,如疑心太重、嫉贤妒能、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等。

刘备是作者在《三国演义》中极力推崇的一代仁君,他出身贫寒,曾以“贩屦织席为业,”[6](p871)从市井布衣白手起家而后成为一国之君,若单凭当时所谓的“正统”身份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三足鼎立中,曹操凭借的是雄厚的实力,孙权凭借的是前人的基业,而刘备一无钱财二无权势,能发展到与此二人抗衡必有其独到的治国之才。据史料记载,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6](p892)“有雄才而甚得众心”。《三国志》裴松之注中载:“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事财施,世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间择,众多归焉。”[6](p873)由此我们不难猜测,广施仁义、礼贤下士是其吸引人才、安抚人民的重要法宝。罗贯中即看中了刘备身上的“仁”这一点,将其渲染夸大,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第一回桃园结义中即提出刘、关、张的政治宣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也是作者所肯定的从政观念。[7](p5)接着作者在书中极力塑造了刘备“一代仁君”的光辉形象,他一生“仁德及人”、“信义著于四海”,“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7](p92)以诚信待人,恪守“人无信不立”的人生信条,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其盗者皆化为良民,”[7](p14)深受人民爱戴。连童谣中也传唱:“新野牧,刘皇叔,至此到,民丰足。”[7](p310)他无论到哪都能广施仁义、深得民心,刘安杀妻供其食用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为曹操所逼弃樊城而走,其民齐声大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7](p356)当曹军眼看就要赶上,众将劝其:“暂弃百姓,先行为上”时,他仍坚持:“举大事者必从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7](p357)这表面上是在记叙刘备不顾个人安危的爱民之义举,实则是借刘备的言行劝谏统治者:欲济大事者应以民为本,时刻都不应忘记人民利益才会被人民敬重拥护;危急关头弃民于不顾者也会被人民所抛弃。因此作者在后文作诗赞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7](p357)作者通过百姓对刘备的拥戴表达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作者将刘备写得如此仁爱,既表达了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对明君的呼唤、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又是对当下轻视百姓、不行仁政的元蒙统治者的讽刺与抨击。在刘备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仁政”观点,刘备是作者按其“仁政”理想而设计的一个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作者还表现了刘备是一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明君,君臣之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他对待关、张二将以兄弟相称,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的关系。[7](p231)三人始终肝胆相照、不离不弃。这也是作者理想的君臣关系,即君臣之间如兄弟般平等友爱、坦诚相待,君主视臣下如手足,臣下对君主至死不渝的忠诚。他对诸葛亮更是完全的信任,曾三顾茅庐请诸葛出山表现了他尊重人才、思贤若渴。写“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7](p333)其后更是把军政大权都交付给了诸葛亮,让诸葛亮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白帝城托孤曰:“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7](p728)这不仅是托孤,更是托之以天下。因此使得诸葛亮“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7](p728)将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给了蜀汉王朝。作者通过刘备这一人物形象,向最高统治者说明了“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观念,[8](p30)希望统治者能待人以礼、广纳忠言。“刘备,是作者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有意识地塑造成的与曹操完全对立的形象——一个仁慈爱民、宽厚仁义、礼贤下士的贤明仁君。”[9](p28)作者极尽笔墨树立了刘备一代明君的光辉形象,与其说是对刘备的歌颂赞美,不如说是在建构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明君,表现了自己对明君的呼唤。作者心中所想的这位明君应该胸怀大志、广施仁义、体恤百姓、善纳忠言,这也是封建知识分子心目中理想的君王。作者以此呼唤明君出现、一统天下,他在书中描绘了一幅明君贤相共同治理国家的美好蓝图,表达了人民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他将刘备写成近乎完美的仁君,也是希望当朝统治者能以此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大行仁义之道。虽然历史上刘备集团终究还是失败了,但全书的主张仍是:唯有仁义之君才能治国平天下。作者认为,施行仁政的君主才能一统天下。但蜀主刘备施行仁义,是作者所肯定的君主,却也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这也使作者的政治理想陷入了迷惘。他不知如何解释“仁政”失败的结局,因此他将“天命”这一因素引入了作品中。他没有从蜀汉集团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将其失败的结局归结为“天意”,是汉朝“气数将尽”、“天意如此”,具有很强的宿命论色彩。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天数茫茫不可抗拒是弥漫在作品中的气氛,正如全书结尾所说“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7](p1039)况且作者写后来的刘禅继承王位,当时虽然仍有诸葛亮的辅佐却最终未能兴扶汉室,之前曾有的“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预言也变成了空谈,[7](p308)并不是因为刘备仁政的失败,只因刘禅本人昏庸腐败、耽于安逸,是“扶不起的刘阿斗”。可见,在历史事实面前,作者仍然坚信只有广施仁义者才能图王图霸、纵横四海,全书仍是对当权者施行仁义的劝谏。

三国中着墨相对较少的吴国之主孙权,也有其治国安邦的过人之处。江东的基业主要是由其兄孙策奠定的,孙策在其父孙坚跨江击刘表兵败身死后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发奋图强,他“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7](p34)当他听闻江东“二张”有经天纬地之才,就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来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7](p132)可见其也是一位思贤若渴之主。他曾“挟死一将,喝死一将,”[7](p135)人皆呼其为“小霸王”,足见其英勇过人。“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但闻孙郎兵至,皆丧胆而走。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赍牛酒到寨劳军。策以金帛答之,欢声遍野。其刘繇旧军,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江南之民,无不仰颂。由是兵势大盛。”[7](p136)作者对孙策行为的赞赏中又再一次强调了“仁政”的观点。作者对孙策的描写表明:君主不论遭受多么大的打击、国力如何衰微,只要其积极振作、勤政爱民,仍可东山再起、一图霸业。可惜孙策英年早逝,只有将江东的基业交与其弟孙权掌握。作者借周瑜之口评价孙权“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7](p260)当鲁肃投奔东吴,孙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7](p260)吴主也是一位举贤任能、知人善任、施行仁义的君主,因此其“威震江东,深得民心。”[7](p260)作者写了孙策将其打下的江山托付于孙权掌管,并嘱咐其旧将及诸弟共辅孙权,孙权也是加倍珍惜其父兄传下的基业,使得国富民强。可见其兄弟二人是团结与共、不分你我的,而不像袁绍之子袁谭、袁尚的相互厮杀、兄弟相残,最终免不了被曹操各个击破,也送掉了其父打下的基业。可见统治阶级内部若团结一心、并力向前,则国泰而民安;若各怀私心、利益相争,则会招致祸乱、自取灭亡。这也提醒了统治者要努力营造团结的氛围,只有上下齐心,才能谋得发展与繁荣。

作者在对三位君主的记叙中反复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表明了自己坚持“仁道”的立场。三国之主都因或多或少的施行了仁政,所以得民心、得臣心,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成为称王争霸中的佼佼者。作者以“仁政”的胜利对当下元蒙统治者的“暴政”进行了猛烈批判,希望当权者行仁政之道。作者在书中反复宣扬其所主张的“仁政”观念,以期当朝统治者能借鉴三国斗争中成功者的长处为己所用,而从失败者处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

(三)为臣者的典范。

全书在叙述了各路诸侯成败得失的同时,也对各为其主的臣子们进行了有重点的刻画。而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更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并且是最能打动读者的一个人物形象,成为历代忠臣的典型。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竭忠尽智以报三顾之恩,日夜操劳以承托孤之命。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呕心沥血六出祁山,事必躬亲“恐他人不如吾这般尽心,”[7](p898)知命将陨仍“恨不能再临阵讨贼,”[7](p903)甚至至死也不忘用木偶吓退魏兵,在蜀之将亡时还在定军山显圣护国……种种感人事迹使一个德智兼收、以死效国的两朝老臣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读来不禁感慨流涕、敬仰万分。作者在书中竭力塑造了诸葛亮这样一个忠义的典范,也是希望为臣者以此为标准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同时,作者写蜀国丞相的忠贞不二也是为印证刘备的“仁政”服务的。诸葛亮愿意出山辅佐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看中了刘备的仁义,刘备广施仁义才能吸引来诸葛亮这样斡旋天地的旷世奇才,并且刘备给诸葛亮营造了一个能充分发挥才智的平台,所以诸葛亮得以助刘备开疆辟土、成就一番事业,作者这样写也是给当朝统治者提供了一个明君贤相共同治理国家的极好的范例。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而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集团,而与之对立的曹魏一方情况却大不相同。受刘备托孤之命的诸葛亮为蜀汉耗尽了自己的一生,而为曹丕所托孤的司马氏最后却篡了曹魏的基业。两相对比中,暗含了作者的褒贬。书中写了司马氏对魏主的种种不臣之行,甚至还在后文写道:“昔日曹瞒相汉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四十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7](p951)实乃天大的讽刺,作者的褒贬不言自明。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流露出他认为臣下要为主上尽心尽力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警告为臣者必须对君主忠心耿耿、不能怀有二心,否则必遭报应。文中在描写了一大批忠义之臣的同时,也写到了一部分不忠不义之臣。忠与不忠对比鲜明,更凸显了忠义之臣的品行高洁、难能可贵,隐含了作者强烈的善恶是非观。文中并无“我”的出现,但处处是对尽忠报主、舍生取义的忠义之臣的热情赞颂,对犯上作乱、野心勃勃的不忠之臣的猛烈抨击。对奸臣的所作所为及结局的交代表明了不忠之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最终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书中所写的忠臣与奸臣泾渭分明,是作者力图给为臣者指明正确的价值取向,告诫为臣者要忠于自己的君主,不要作不忠不义之事。

但是,全书还有一点也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作者强调了人才对君王的主动选择,如书中借人物之口反复说明:“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7](p123)、“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弃暗投明”等观念。这些表现了作者认为人才择明主而事之、为臣者应辅佐有道的君王。而且,《三国演义》写了大小战役数百次,作者对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并未作特别详细的描述,而是重点详写了战争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智谋,显示了智慧的巨大力量。决定每场战争胜败的并不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的比拼,而是攻守中将帅智谋的较量,千军万马也抵不上一个智谋之士的谋划,各路诸侯的竞争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轻视人才、嫉贤妒能的人也最终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作者极力强调了人才所起到的左右战争成败、关乎国家兴亡的重要作用,将人才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表现了人才的重要性,也是呼吁当权者要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作者这样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是和当下人才的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元末知识分子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统治者不尊重人才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作者也是一位怀才不遇之士。因此他在作品中突出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描述了乱世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是呼吁君主爱惜人才。他以历史人物的成败提醒统治者应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欲有所作为的君主更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德行、提高个人的声望,才能吸引天下有识之士纷纷归附、为己所用;而昏庸无道的统治者不仅吸纳不了人才,已有的人才也会弃之而去,没有了人才的辅佐,离国家的灭亡也就不远了。这也体现了孟子“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

想。[10](p86)

杜勃洛留波夫曾说过:“有这样的作者,他们自己就会担负起这个工作,向读者阐明他的作品的目的与意义。有的作者,他们并不直截了当说明他的意图,但却这样叙述整个小说,使它成为他们的思想明白而又正确的具体表现。这些作者底作品的每一页,都在努力启发读者……”[11](p182)我认为,《三国演义》的每一页也是在努力启发君臣,表明作者理想的君主观,这才是全书的主旨。作者表面上描绘的是东汉末年的乱世,实则影射了元末的社会大动荡。全书通篇都是对当权者的权谏,是希望当权者以史为鉴、吸取历史人物成败得失经验,从而端正自己的言行,更好的治理国家。作者借历史人物关照当下,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见解和思考,使《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伟表.20世纪罗贯中的交游研究——《三国演义》文献学研究之一[J].许昌师专学报,2002,(4).

[2]李灵年.罗贯中“有志图王者”辨[A].三国演义学刊(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3]蔡景康.明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4]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5]白盾.诸葛亮形象新探[A].三国演义学刊(一)[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7]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闵虹.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2001,(5).

[10]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俄]杜勃洛留波夫.杜勃洛留波夫选集[M].辛未艾,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责任编辑邓年

作者简介:陈冬冬(1983—),男,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讲师。刘琦(1984—),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6)03-0132-07

猜你喜欢

罗贯中三国演义
湖海散人罗贯中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剑胆琴心向《三国》
三国演义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
罗贯中写《三国》趣事多
罗贯中识鸟济贫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