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高校专利转化迎来春天
2016-03-14
卷首语 高校专利转化迎来春天
报载,作为河南唯一一所“211院校”的郑州大学,近年来在专利转化的道路上,不断传出喜讯:据统计,仅十二五”期间,郑州大学转让专利成果就达到96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9708.5万元,位列全省高校首位。
郑州大学的专利转化实践,无疑给身陷“申请多、转化少”专利困境的高校吹进了一股春风。近年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催生了一批专利拥有量超千件的高校“专利大户”。
然而,随之而来的专利维持费重负,使得许多高校措手不及,而且国内高校不足5%的专利转化率,同欧美发达国家高校30%的专利转化率形成了巨大差距。一时间,社会对高校大量专利申请的质疑和诟病随之而来。不少高校对待专利从最初的狂热开始逐渐回归理性,并开始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专利转化之路。
如何疏通高校专利转化的渠道,使得以前束之高阁的专利能实现产业化造福社会?郑州大学的做法是大幅度降低专利申请的奖励数额;设立专利成果转化专业部门;产学研合作产生的专利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拥有;把专利转让收益的70%归研发团队和教师所有等。
从利益引导到市场引导,从收益模糊到向研发团队重点倾斜,专利管理机制“指挥棒”的转变,促进了郑州大学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由“重申请”向“重转化”跨越,催开了专利转化的绚丽之花,助力郑州大学跨越了高校专利困局。
由此可见,高校专利转化的主要瓶颈在于专利质量本身、专利转化分配政策和专利转化管理体制。申请专利是为了教师评职称、拿课题、报项目?还是为了走市场、搞转化、创效益?如果是后者,申请专利自然就要和市场、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双方会筛选那些高质量、有价值的技术提供专利申请保护,并想方设法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以往,高校资产归属性质属于国有资产,如何平衡高校、院系、科研团队、教师个人等各方的利益关系,一度困扰着各方。只有那些顶住“红眼病”世俗压力,用市场利益分配手段落实专利转化政策的高校,才能在专利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道路越走越宽广。
最后,高校的专家教授都埋头科研,与企业进行商业谈判、合同签订、法律风险防控等不是他们的强项,并会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世界著名高校都设立有专门专利管理转化部门的成功实践来看,设立由律师、技术评估人员为主的技术转化中心等类似专业机构,有助于专利技术的有效转化。如创建于1970年的斯坦福大学转化中心已经将该校产生的6000多项专利,成功转化了2000多件,产生了将近10.3亿美元的累积总转让收入。
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实现从大向强、从多向优的转变”。希望中国高校能够抓住良机,面向市场需求,提高专利申请质量,理顺专利转化的管理服务体系,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去检验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迎来高校专利转化的春天。
本刊编辑部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