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
2016-03-14李克荣马晓瑜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体育系山东青岛266100
□李克荣 马晓瑜(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体育系山东青岛266100)
关于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
□李克荣马晓瑜(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体育系山东青岛2661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考研动机分别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就业压力大、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家庭的期望以及教师鼓励等因素是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动机,通过本次调查,为学生正确对待考研动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体育教育专业考研动机因素分析
本文根据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他们的考研动机,提前预测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帮助学生充分的了解当前的考研现状,分析自身的情况,明确自己的方向,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为学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其中男生158人,女生42人。就考研动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查阅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等相关文献,并借助因特网及学校图书馆搜集大量的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等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3份,回收率是96.5%;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有效问卷145份,女生有效问卷39份。
(3)访谈法:对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口头访谈,以访谈的的形式初步了解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现状:体育教育1班总人数40人,考研报名的人数是35人,所占比例为87.6%;体育教育2班总人数39人,考研报名人数33人,所占比例为84.6%;体育教育3班总人数36,考研报名人数25人,所占比例为69.4%;体育教育4班总人数39人,考研报名人数34人,所占比例为87.2%。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择考研的人数在四个班中已经占到本班人数的一半以上,说明考研已经成为我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举措,学校鼓励学生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能力。
滨州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男生考研的比例占75.6%,女生占24.4%,男生考研的比例远远超过女生。
在学生的眼中找一份好的工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同学会认为他们在研究生毕业以后不仅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更是有利于自己以后找工作。所以综合权衡他们会觉得这是他们考研的最大动力。
其中认为自己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去读研究生的占到25.0%。这部分同学表现出他们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热爱。
在内部动机中自我提升占22.8%,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自己所学的知识仍然是九牛一毛,在当今社会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那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你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还有从众随大流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占14.1%、3.8%。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
(1)内部动机分析:自我认知,有些同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科目,他们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自我实现,考研能够满足自己成长中的需要;(2)外部动机分析:社会就业压力最能体现这种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当代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现在社会上的大学生已经变为常态化,尤其是体育生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外,一部分大学生的考研动机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随大流、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以及和爱情的需要选择考研。
3、滨州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学生认为影响自己考研动机的因素依次排列下来:第一就业压力、提升技术能力、家庭期望、老师鼓励、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当代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他们充分认识到本科文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考取研究生才算是寻求理想工作的敲门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今后从事体育相关工作的必备之计,因而很多同学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去体育专业院校学习。
(1)经济因素。在这个经济时代,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与钱离不开,不管是在考研的过程中还是读研究生期间,都需要我们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我们在大学期间会看到有的同学为了不向父母要生活费而去勤工俭学,研究生期间这种现象更是普遍,他们会觉得自己年龄不适合再向父母伸手要钱了,所以有的同学干脆就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想法,直接选择了就业。
(2)社会因素。该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找到对口的工作是一件难事,因此他们只好选择考研这一条路为自己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当代充满竞争的社会,学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敲门砖,象征着自己的社会阶层。在他们看来只有取得高学历,才能让自己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优势,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3)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学习背后的重要支撑,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为子女提供了更加充实的物质保障。使得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因此更多的家庭开始不再干预子女考研的问题,甚至主动鼓励他们去继续求学。
(4)个人因素。部分同学意志力薄弱,每当身边有不同意见出现时,总是难以跟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随波逐流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去做决定,这种不理智的做法促使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另外,还有国家政策等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制约着大学生考研。
3.1、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
(1)学校信息少。在考研困难的调查中发现有26.63%的学生认为学校信息少是他们遇到的困难之一。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考研信息更新慢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考研信息的准确掌握,甚至导致他们直接输在考研的起跑线上。
(2)考研过程中坚持不住。调查发现,25.00%的学生认为考研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刚开始由于对考研的新奇,父母的鼓励和同学的激励,他们带着对研究生的向往和期待,满怀激情的去学习。
(3)学生基础差。作为一名体育生,他们学习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专项学习,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有所忽略,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学习,如果想在学习中突击,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英语在考研中又属于一项重要的科目,这就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考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学生考研的一大困难。
(4)专业信息少。体育院系的学生人数比较少,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也就变得相对较少,师哥师姐的帮助就变得很有限,对于专业以及导师的情况掌握不足。再加上每年考研信息的不断更新,使得有的学生对于自己理想的学校的了解不够,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他们并没有信心。
(5)起步晚。8.15%的学生认为自己比别人准备的时间晚,当别人都背专业课的时候,自己刚刚开始学习英语单词,这就说明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当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比自己准备的充分时,就会慢慢的丧失信心,觉得自己已经比别人慢了一步了。
(6)失去工作机会。调查显示:6.52%的学生认为他们考研和工作相冲突,这部分人在实习期间就已经找好了工作,他们认为有一份合适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另外还有1.09%的同学认为怕考不上、规划生活等造成他们考研困难。
3.2、对考研过程中困难的应对方式
(1)增加自己的运动量。其中有39.67%的学生会通过运动来应对考研过程中的困难。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造成身体和精神层面的疲劳,在这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以缓解出现的身体状况。
(2)找同学和老师谈心。调查显示:有36.96%的同学表示他们在考研遇到困难时会选择找身边的朋友谈心,向朋友倾诉内心的想法,当然,大部分同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能有个朋友说说话,倾诉他们在学习中越到的问题。
(3)坚定考研的信念。有18.48%的学生觉得主要是靠自己的信念来支撑着自己坚持下去。当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我能行,我一定可以战胜困难,时刻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后有4.89%的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听音乐,不断的复习等方式面对困难。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男生考研的比例要远远超过女生。男生主要是受生活的压力,选择读研究生。女生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年龄的问题,她们选择就业而主动放弃考研究生;
(2)在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研动机的分析中得出:找一份好的工作所占比重最大;
(3)在影响大学生考研动机的因素中可以看出,当前就业压力大是主要原因。在当代充满竞争的社会,学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敲门砖,在他们看来只有取得高学历,才能让自己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优势,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4)学校考研信息少是大学生考研遇到的主要困难。学校既是大学生学习的地方又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因此学生会觉得这是使得他们考研困难的主要因素;
(5)对考研过程中的应对方式选择运动的同学最多,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因此通过运动来应对考研中遇到的困难的学生最多。
4.2、建议
(1)正确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压力,将压力化作自己奋斗的动力,无论是考研还是选择就业都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随大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学校和系院积极创造条件,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比赛,英语辩论会等活动,为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3)针对学校考研信息少的情况,学校可以增加考研信息交流平台,其中包括每个院系之间的交流平台,还有自己院系之间的交流平台,为想考研的学生做好辅助工作;
(4)转变教学模式。在原来薄弱的内容基础上充实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开设一些实际的有用的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就业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
[1]王晓燕,邹丹杰.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分析及心理适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1).
[2]罗玲.当代大学生"考研热"的社会心理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
G807
A
1006-8902-(2016)-09-SY
李克荣(1959-),男,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实践。马晓瑜(1992-),女,山东临沂人,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体育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