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探讨

2016-03-14国网内蒙古东部敖汉旗供电有限公司卢彦飞

电子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发电厂变电站调度

国网内蒙古东部敖汉旗供电有限公司 卢彦飞

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探讨

国网内蒙古东部敖汉旗供电有限公司卢彦飞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可以对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所帮助,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信息技术;电力系统;应用研究

一、前言

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对电能的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人们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并且加深对其的应用研究,从而对我国的电力系统进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二、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也逐渐加深对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探讨研究,一些存在于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采集的方式比较落后[1]。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中在进行信息采集时所使用的方式仍为传统的模式,通过一个传感器对一台或几台设备进行控制,虽然采用这一模式可以减轻传感器的二次负载,但是由于不同的设备对于传感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导致传感器的种类繁多,信息的采集极易发生重复而且与二次接线的连接更为复杂,不利于对电力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容易导致系统故障的发生。

第二,信息技术的使用次数较少[2]。虽然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但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却很少使用信息技术。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更加复杂,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仍然使用传统的电力运行模式,使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流于表面,没有使其深入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内部中。

第三,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技术大多还停留在对信息的处理以及对特征层对象的提取上,从而进行识别与控制系统的操作。这样只是在表面上使用信息技术,没有将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没有真正达到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与安全的目的。

三、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运用对策

针对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出现的几点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从而实现完善电力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的目的。

第一,加强信息技术在发电厂中的使用,实现发电厂的自动化[3]。这就要求我国的发电厂在进行发电时应该采用分散控制系统进行发电,因为在该系统中,测控及保护装置在开关柜中进行安装,并且与现场的总线相连,在与后台机相连之前会经过通信管理机。这样就实现了多个控制回路由多台计算机分别处理,而且控制站的信号也可以通过通信管理机传递到其他的控制站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分散控制系统在发电厂中的应用可以将计算机硬件计算以及软件技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控制功能的分散以及监控数据的集中,使电力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二,加强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运用,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电网调度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使用,从而保证电网调度的安全运行,合理的进行电能的分配,实现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转。

这就要求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及时采集并监控电力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分析电网运行的安全程度,评估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状态,预测电力负荷的强度,控制发电的时间并且能够根据电力市场的不同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在保证供电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对电力生产传输成本的投入,从而提高电网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调度主要包括县级、地区、省级、大区以及国家电网调度[4]。在这五级的电网调度中,由于国家和大区级的电网调度规模较大、网络设施与服务器等设备的信息存储量更大,因此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也就更加频繁,而相对来说,县级电网调度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比较差,主要是利用普通的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三,加强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的使用频率,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从而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这就要求我们对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进行改造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更多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智能设备,利用该设备对难以取得的现场信息进行测量,提高信息数据的数字化水平。另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实现对变电站内信息数据的统计记录。

变电站内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对变电站内设备的优化重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内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的交换和数据的共享,这样可以使变电内的二次接线变得更加简单,从而减少电力系统中故障的产生,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保障。

四、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

在未来,信息技术还将在电力系统中被更加深入的应用,从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第一,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将被使用在电力系统中[5]。现阶段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大多数视频技术、图像信息技术以及红外线成像技术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也越来越显著,例如:神经网络系统、模糊技术等新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而且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这些新的科研成果将被逐渐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从而使电力系统的结构更加完善,运行更加稳定。

第二,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更新的频率会越来越快。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我国对信息技术的科研脚步会越来越快,从而研究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促进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成果的更新换代。另外,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会促使电力系统的不断更新,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完善,简化电力系统的结构,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也使电力系统的整个结构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从而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五、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发电厂、电网调度以及变电站的使用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发电厂、电网调度、变电站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6]。

[1]胡玉峰,尹项根,陈德树,张哲.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基本原理与方法[J].继电器,2002,12:1-5.

[2]郭崇军,洪峰,陈金富,李勇,徐友平,奚江惠,汪剑波.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11,02:146-149.

[3]龚超,罗毅,涂光瑜.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01:76-79.

[4]曾祥君,KKLi,WLChan,尹项根,陈德树,林干.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2003,04:12-16.

[5]刘世民,高敏,任春雷,刘阜阳,张梦梦.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15,01:130-132.

[6]洪杰,耿德成,於晓晖,詹磊.网络日志审计系统在电力信息安全中的运用[J].信息网络安全,2010,07:39-40.

卢彦飞(1973—),男,内蒙古赤峰人,大学本科,初级(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通信与电力发展方面。

猜你喜欢

发电厂变电站调度
破坏发电厂
发电厂的类型(二)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