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油田A区块孔隙参数网络模型构建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2016-03-14孙艳宇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

化工管理 2016年34期
关键词:孔喉喉道驱油

孙艳宇(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M油田A区块孔隙参数网络模型构建对驱油效果影响研究

孙艳宇(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M油田A区块沉积油层较多,非均质性一般,渗透率较低且为中性储层,孔隙结构较为复杂,构建三维网络模型,用模型替换其复杂的内部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出A区块孔隙参数的变化对最终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示;在相对较小的孔隙中,其内部驱油效果较差,存在剩余油的可能性非常大,随着配位数的递增,在其内部的驱油效果愈发可观,存在剩余油的可能性很少,孔喉比越小,在整个区块的驱油效果越好。

网络模型;孔隙参数;驱油效果

针对M油田A区块的孔隙复杂结构特点,构建网络模型,对孔隙结构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避免了传统物模实验方法耗时长以及较高昂费用的缺点,能够对孔隙参数进行调控和处理,在基于M油田A区块的储层特点上,分别研究孔隙半径的大小,孔喉之比,配位数等参数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1 三维网络模型的构建

采用网络结构来表述孔隙和喉道之间的联系,利用DP-X型CT扫描仪,较高的扫描分辨率,对所选取6块A区块具有代表性的岩心切片扫描处理,图1可以看出喉道半径主要分布于10um左右,对于低渗透复杂岩性储层,喉道半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尤为重要[1],在构建过程中以小孔隙半径区间为初点,在区间内随机生成某一孔喉半径,依X,Y,Z轴方向进行随机遍历,为随机遍历到的点方向进行赋值,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已赋值的喉道个数满足占总喉道个数的比例,随后进行下一半径区间的赋值,直至程序遍历完岩心所有的孔隙节点[2],构建初始阶段的网络模型,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其模型通道的截面形状无外乎为三角形,圆形以及正方形三种情况,引入形状因子能够对复杂的孔隙结构进行简化处理,更加便捷地研究孔隙结构(见图1)。

2 模型驱替过程模拟

首先进行对含饱和水的网络模型进行初次排液过程,逐渐驱替至所预期的毛管压力下,并计算出毛管压力曲线,当排液过程结束后,进行吸液过程,利用达西定律以及网络模型中建立流量守恒方程计算出绝对渗透率以及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1]。

表1 三维网络模型参数取值表

3 模拟的结果分析

所构建网络模型参数见表1、图2、图3、图4所示。

4 结论

①孔隙大小的影响:通过研究孔隙中所含剩余油的比例来表示孔隙尺寸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对于M油田A区块中性储层特征,在相对较小的孔隙中,其驱油效果不是很好,剩余油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孔隙大小的递增,驱油效果得到改善。②孔喉比的影响:由于所构建的三维数字网络模型中,孔喉比主要散布于1~6,因此分析不同孔喉比,由图3可以看出,对于A区块随着孔喉比越小,在整个区块的驱油效果越好。③配位数的影响:由图4可以看出A区块随着配位数的递增,在其内部的驱油效果愈发可观,存在剩余油的可能性很少。

[1]李振泉,侯健,曹绪龙,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6):70-73.

[2]夏惠芬,孙羽佳,许宁,等.基于自适应性的三维数字岩心构建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9.

图1 A区块 6块岩心喉道分布频率

图2 孔隙大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图3 孔喉比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图4 配位数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孔喉喉道驱油
基于高压压汞技术的致密储层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及影响因素
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以西加拿大盆地A区块Upper Montney段为例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应用及海上油田启示
鄂尔多斯盆地延145井区储层孔喉结构及影响因素
U型渠道无喉道量水槽流动规律数值模拟
CO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胜利油田致密砂岩油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亚声速二喉道流场不对称现象研究
聚合物驱油采出液化学破乳技术研究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砾岩油藏孔喉匹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