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实践

2016-03-14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世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辽宁师生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吴 琳 宋 恺

《电子技术》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实践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吴 琳 宋 恺

以《电子技术》为例,以本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依托辽宁深入实施沿海城市、沈阳经济区及推进老工业区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建设“满足职工职业生涯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 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

信息化资源建设;课程改革;电子技术

0 引言

辽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新型继续教育体系”的继续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同时也提出“创新企业教育”理念。因此,继续教育应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为辽宁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以符合辽宁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为目标,以企业需求为手段,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信息化资源建设。本课题立足于辽宁经济和支柱产业发展,以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为目标,旨在探索如何提高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寻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人才,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通过多次讨论,选定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为突破口。《电子技术》是我校电气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三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门课程是一门将电子器件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电力变换等学科相互融合的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本门课程虽然与与生产实践联系较多,但是原理抽象,难以理解,现今多数教学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本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发展。

1. 行业调查

为确立资源建设的理念和思路,项目组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地方产业集群、岗位群的需求。对辽宁电子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分别是:同方光电、中光电子、沈阳芯源微电子、毅昌科技四家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以及本校毕业生。

在为期半年的调研中,认真记录调研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把记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统计、整合、研讨,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1)个别毕业生基础知识薄弱(如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2)个别毕业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有机结合的现象;3)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有些已经赶不上企业技术的发展速度。

上述现象说明,我校个别课程的在教学中有好高骛远、背离实际、脱离重点现象并存。

2. 课程的信息化建设

2.1实施手段

为改善上述现象,也是为教学改革打开一条新思路、新方法。项目组就调研中发现的现象、教学及企业需求的脱节之处以及如何构建符合就业需求体系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探究出了一种适应企业合作与岗位需求,以信息化资源为基础,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适应当今学情的教育实践手段。主要手段包括:

1)信息化硬件保障

2016年3月向教务处和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心提出申请,加强校园网建设,更新和新购置网络设备。申请的到了上述部门的及时回复和大力支持,现今无线网现已经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实验室、宿舍、办公室、食堂;所有教室、实验室均可实现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改善了信息化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增加了课堂知识量同时,网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改善了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

2)教学资料和教学内容信息化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将《电子技术》课程过去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改进,以适应学情和新时期企业发展现状,并把修改后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电子版上传至校园网,师生均可浏览,使学生对自己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都有了充分的了解。

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起现有的信息化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开展多次课件制作比赛和多媒体教学比赛,促进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自学系统信息化

项目组与点为公司合作,在校园网建立视频学习专区。将理论、实践教学视频、名优企业宣传片、企业设备运行演示等视频内容上传至校园网;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进行登录,即可在PC、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浏览学习,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解决了课堂教学空间上的局限性。

建立网上练习专区,加强模拟教学工作力度,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课后在网上也能进行练习,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的模拟,能够改善当前相对薄弱的实践教学局面。

4)师生交流信息化

构筑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鼓励师生课后线上交流互动,使学生能随时将问题反馈至任课教师,改善了教师答疑时间不足的问题,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即时交流,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由于社交工具都是匿名的,学生还可以将对本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实现公平、真实的师生交流。

2.2实施效果

项目组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上述设计全部实现。受到师生、教学督导专家以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效果明显。推动了我校教学文件师生共享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透明与共享;提升了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水平,为日后其他课程信息化改革提供了优质基础;教师课堂上讲课更轻松,学生学习更主动,网络社交工具的应用,消除空间局限性,增强师生互动;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开辟出一条新路子,新方法;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16届毕业生明显较15届毕业生对基础知识理解更扎实、能更快的熟悉新设备,满足了企业需求及相关岗位需要;同时为辽宁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2.3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按照项目组讨论的最初设计,包含网上测验系统设计,但是还没有开展。测验是保障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重点之一。如何选定标准、内容、方法成为设计网上测验系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测验重视结果,不关注过程,反应的结果不客观。项目组将在完善已有系统的同时,对未来网上学习效果测验如何开展进行探究,以开发出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测验系统。

3. 结语

通过实践,发现将信息化建设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使《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网上全方位展示,通过师生反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企业反馈结果显示,能够满足辽宁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实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和相关岗位需求。因此,可以应用到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1]江邵明,薛世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17).

[2]韦鸿,党运风.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改中的探索[J].科教研究,2011(32).

[3]黄建宇,于广新,阮维国. 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

[4]陈国良,张金凤.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教改研究,2009(17).

[5]聂凯.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J].科技经济市场,2009(6).

吴琳,女,硕士,讲师,现供职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自动控制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电子技术的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

宋恺,男,硕士,讲师,现供职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自动控制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工厂供配电技术的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

项目名称:辽宁省成人教育学会2015年度成人高等教育专项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LC1521。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辽宁师生
辽宁之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