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报告工作实践研究
2016-03-14朱晓蕾李建伟
朱晓蕾,李建伟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科技报告工作实践研究
朱晓蕾,李建伟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科技报告是描述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并按照规定格式编写的科技文献,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围绕科技报告开展的一切行为都是科技报告工作,科技报告制度建立与实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都是科技报告工作的主要内容。
科技报告工作;科技报告制度;甘肃省
科技报告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国家科技报告工作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地方科技报告工作建设也稳步推进。
1 开展省级科技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科技报告是展示科技投入绩效的重要形式
科技计划项目所呈现的科技报告数量、质量,不仅反映其完成项目的特点及创新性,也体现出科技人员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财政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成果展示探索出一个新的总结形式和展示方式。
政府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估是科技管理部门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信息内容,科技报告的公开交流为此提供了有效依据,增加了科研工作的透明性,对科研项目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起到了公示效果。
1.2 科技报告是科技资源共享交流的重要载体
科技报告对财政资助项目创新科技资源的有序集成并保存,形成了国家、区域基础性科技战略资源,不仅为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支撑,还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保障。科技报告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科技报告在全社会中不同范围内的充分共享利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率,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高效、高质、公平的服务,从而推动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1.3 科技报告制度是完善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技报告制度,搭建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等一系列措施,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阶段、各类型科技报告管理,提供了有效凭证和手段,从根本上加强管理项目实施记录与检验,规范科学研究秩序,为提供科技计划运行的基础性管理保障,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更好地在项目初期设立、中期申报和末期评审阶段开展项目创新性判断,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
2 全国各地科技报告工作建设进展
2.1 其他省市
2014年10月,浙江省作为全国开展率先科技报告制度的6个试点省份之一,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随着杭州市开展市级试点,浙江省11个市随之全面展开市级科技报告制度建设。
2015年1月,安徽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并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首批上线科技报告734份,包括国家项目402份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2份。
2015年7月,湖北省科技报告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只要登录湖北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就能检索到湖北科技计划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报告,实名注册后还可以在线浏览公开的科技报告全文,为社会公众了解监督政府绩效提供了窗口,为共享科技成果提供了平台。截止2015年年底,该系统收录科技报告2014份,其中国家级项目1300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00份左右。
2015年12月,河南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已全面启动,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运行1个月以来,已收录科技报告375份,其中国家级项目245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30份。
2.2 甘肃省
2.2.1 制定政策,分层管理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立科技报告的工作部署,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立甘肃省科技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5]10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省科技厅配套制定了《甘肃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甘科计[2015]3号),并建立由科技项目管理机构、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科技报告服务机构组成的管理组织体系,专人负责、分级管理、持续推进。各科技项目管理机构指导和督促科技报告的呈交,项目承担单位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科研管理流程,督促项目负责人组织撰写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服务机构负责全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的接收、保存、管理和服务。
2.2.2 研发系统,完善流程
不断规范和完善科技计划中的科技报告工作流程。对“科技报告服务系统”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融合,在“科技计划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科技报告呈交模块,完善现有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和结题功能。对符合呈交验收但未提交科技报告或科技报告未通过审核的项目,科技计划管理系统不予受理验收和结题申请,使科技计划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2.2.3 深入基层,广泛宣传
为普及科技报告知识,使全省科技人员了解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入推进科技报告制度的全面实施,科技厅联合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深入基层科研单位,走访创新企业,向全省科技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介绍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总体部署、总体框架及标准要求,讲解科技报告的内涵、意义、范围、撰写方式、呈交系统操作流程、审查办法和共享途径,共累计培训1200余人。
2.2.4 全方服务,成效明显
为做好科技报告服务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呈交科技报告,并利用电话、在线客服等多种方式对全省科研人员进行有关问题的答疑辅导,同时与其单位科研处加强沟通,督促科技报告按时呈交。截至2016年3月31日,我省三类试点计划共呈交科技报告1000份,占总项目数的62.50%,审核通过884份,通过率为88.4%。半年来,网上服务科研人员500余人,在线客服系统访客2932人,访问次数达5049次。
3 未来科技报告工作发展方向
3.1 国内其他省市建设部署与规划
浙江省计划将科技报告面向产业咖啡馆、孵化器、创新工场、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共享科技成果资源;确定浙江省至2018年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全部实施科技报告制度这一目标;计划出台《关于建立浙江省科技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案》,为各部门、各地市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暂行管理办法》中制定出详细的省级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计划,即2017年实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服务;2019年实现省级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服务;2020年建成省级统一的科技报告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科技报告管理平台无缝对接。
云南省科技厅正积极完善科技报告相关制度,加强平台建设、宣传培训、试点示范等筹备工作,尽快建成云南省科技报告服务平台并上线运行,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与国家科技报告体系的有机衔接。
3.2 甘肃省科技报告工作发展新举措
3.2.1 建立奖惩工作机制,监督学术不端行为
对未按时、按标准完成科技报告任务的科技项目,将不通过验收或不予结题处理,并纳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对存在抄袭、数据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科技报告,将列入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信用记录并依据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对科技报告撰写和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适时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全省科技界重视科技报告的氛围。
3.2.2 紧跟国家步伐,全面实行省列计划工作
按照国家部署,到2020年建成全国统一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
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报告将涵盖所有财政资金设立的计划、专项和基金,囊括所有学科和技术领域。落实《实施意见》要求,2016年我省所有科技厅立项科技计划项目,在验收、结题前需全部提交科技报告。全面实行科技报告后,我省还需提交科技报告的科研项目达3879项。
3.2.3 全面协同推进,开展市州科技报告工作
我国部分省份已开始试点地市级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的科技报告制度。下一步,我省科技厅将协同各市州科技局开展省、市两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报告工作。为全面开展协同工作,甘肃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目前已增加市州项目的接口,各市州的科技报告可以利用现有的省级平台进行呈交、审核和公开。
3.2.4 建立完善机制,加强科技报告工作研究
建立各级间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处理好科技报告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共享等关系问题,严格把控报告质量。加强科技报告内容研究评价工作,建立系统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为科技报告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提供借鉴。
4 结论
科技报告制度实施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甘肃省科技报告工作的推进,必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依靠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在顶层设计、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机构、人才培养、系统建设、科技报告宣传培训等方面付出长期努力。
[1] 科技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15-06-01].
[2]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EB/OL].2013,10,11.
[3] 贺德方.中国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方略[J].情报学报.2013(5).
[4] 张新民.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5(9).
[5] 袁清昌,乔振,李树强.省级科技报告工作时间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科技成果2016(9).
[6] 方红,吕琼芳,张玮.省级科技报告体系建设初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5(1).
[7] 保继栋,李建伟.甘肃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分析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4(22).
[8] 李建伟,保继栋.关于甘肃省科技报告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4(22).
G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