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2016-03-14学周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圆珠笔笔尖核心技术

文/学周



我们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文/学周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圆珠笔的产量达到了380亿只,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0%,也就是说无论你身处国内还是国外,每5只圆珠笔就有4只来自中国制造。但是圆珠笔制造商并没有攫取到高额的利润,实际上正好相反,圆珠笔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还不足1分钱。

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期间曾经对随行的企业家说:“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书写更流利好用的圆珠笔?”看似中国制造已经包揽了全球80%的圆珠笔供应量,但中国企业依然逃离不了打工的角色,赚取一些微博的苦力钱,因为圆珠笔的核心技术——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国内企业每年需花费2亿外汇,这其中包括日本的材料钱,瑞士、德国的设备钱。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鲜有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者。

圆珠笔笔尖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比如常见的0.08毫米和0.05毫米,但要承受各种书写姿势带来的压力和摩擦,还要和滚珠完全贴合,既要书写流畅,还不能漏油,因此其硬度、开口大小、墨水槽位置必须搭配的天衣无缝。所以,笔尖的每个参数都需要由计算机精确计算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3丝。但国产模具无论是材料性能、还是质量和品种都满足这一需求。

中国制造的疲态问题的关键似乎导向了核心技术,实际上是这样吗?去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纲领,到建国100周年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中国航天的月球探索、中国高铁全球最长运营里程,中国制造已经出类拔萃,但为何这么多的工业产业依然走了最低廉的代工之路呢?航天、高铁这么高精尖的问题都已经攻克解决,而小小的圆珠笔头就把13亿人口的大国难住了呢?于是问题又转向:“我们为什么没能掌握住这些核心技术呢?”

核心技术的缺失,归根到底还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不够、市场诚信的缺失、工匠精神的泯灭,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制造出质感不错、书写流利的圆珠笔将不再是问题。正如很多其它工业王国的商品一样,圆珠笔尖的加工设备依然被德国等发达国家产品垄断,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也接受这些既定的事实。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对工作态度的坚持,对生产技术的重视,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同时也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前列,这些呈现出来的工匠精神,才是这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圆珠笔笔尖核心技术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圆珠笔里隐藏的高科技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圆珠笔打造弹珠机
提升变电站一次检修核心技术的研究
影响规模化猪场收益的核心技术探讨
圆珠笔的发明与发展
圆珠笔的发明与发展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