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2016-03-14潘怡

当代旅游 2016年1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旅游

潘怡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超过我国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但由于其位于内陆地区,地势地形较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因此总体的发展较东部和南部平原沿海地区缓慢,但西部十一省市的种类繁多动植物资源、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却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开展提供新鲜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在我国西部地区大力开展旅游活动,能够丰富我国旅游产业的旅游项目的种类和内容,同时能帮助西部地区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吸引投资者,通过旅游活动中的宣传作用,能够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民族的各方面交流和融合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西部地区的复杂自然情况、地貌特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着手研究,分析制约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同时提出若干能够起到促进和完善西部旅游产业发展作用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西部发展;旅游;西部旅游;旅游产业

一、概况

我国的西部地区有用广袤的土地、风貌各异的少数民族、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资源,西北方向有强壮的蒙古族和广袤的大草原,有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和黄河流域的鱼米之乡,有盛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和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有死亡禁地的罗布泊和沙漠中的佛教圣地莫高窟,正西方向有虔诚的藏族和长江黄河的源头,西南方向有多民族的聚居地,也有如梦如幻的九寨沟。从发展旅游产业的角度而言,我国的西部地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自然环境种类,优良的空气质量,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无一不成为吸引旅游者前往的法宝。

二、制约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

虽然根据各方面因素分析,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直至今日,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仍很缓慢,其中原因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相信是制约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2015年夏季甘肃、宁夏和新疆地区的温度连续多日保持在40度以上,其中有几日甚至超过50度,夏季无降水、蒸发量大,体感干热是这个季节的明显气候感受,春季风沙严重,冬季严寒;青藏高原夏季温度很适宜,但是由于海拔高,高原反应存在于每个旅游者身上,紫外线照射强烈,部分地区八月底便开始下雪,全年真正时候旅游的季节只有6月到8月;西南地区没有高原反应和紫外线照射的影响,也没有春季风沙的侵扰,但在四川、重庆等地夏季潮热、冬季湿冷的气候特征也使得一些旅游者望而却步。

(二)交通因素

通常我们心中对于西部地区的神秘感来源于交通的不便利,复杂的地势阻碍了交通设施在西部地区的建设,同时西部地区的落后的地区经济现状也无法支持交通建设的巨大开销。。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1]。

(三)从业水平

由于西部旅游业开发晚、发展速度慢,造成许多从事旅游活动的企业多是中小型的企业,在旅游产品创新、组织和管理水平上很有限,因此产业性的集群化发展较慢、程度较低。缺少良好的发展平台,也很难吸引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在西部旅游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大多专业水平不足、专业素质较低,很难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种高度分散的竞争型市场结构,不利于西部旅游产业获得竞争优势[2]。

(四)管理混乱

在西部地区,管理体制混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国家重点景区的敦煌莫高窟,旅游旺季的门票购买必须以实名制提前在网上购买或者在市内购票点购买,但有很多游客没有办法买到票,只能是提前一天或者当天到售票点捡漏,很多票都流入到票贩子的手中,试问如果严格贯彻实名制购票,票贩子如何提前拿到票?同样存在于敦煌市内的管理混乱问题还有从市中心到火车站的公交车。从火车站到市中心只需要1.5元,而过了两日再从市中心到火车站,票价便变成了2.5元,试问公交车这种公众交通工具还能够随意更改票价吗?

三、促进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交通体系 提高交通服务质量

交通是发展和促进旅游业的基础,完善西部地区的交通体系,应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为,同时地区政府引进为投资者提供扶持政策,吸引投资,改善重点景区周边的交通设施条件。近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改善交通体系的重要举措便是开通了从上海经西安进入青藏高原、最终到达拉萨的高铁线路;而以地区性的提高交通服务质量的举措是,2014年甘肃省用新购置的火车打造的以甘肃重要旅游城市命名的旅游专列项目。

(二)打造旅游品牌 带动区域旅游竞争力

要注重保持城市原有风貌,在街区规划和旅游服务设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的保护和体现[3]。将地区性、民族性的旅游活动创建为旅游品牌,形成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性代表。增强西部旅游产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维护旅游活动的长久吸引力。

(三)加强管理力度避免无序竞争

西部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发展必须是良性的,一切竞争必须要建立在严格的管理体制上。缺少管理的旅游市场,不能够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利处,相反会损害西部地区的旅游形象。建立健全市场监督制度,明确监督和执行部门的职能,加强执行力,增添旅游不良竞争行为的举报制度。

四、总结

以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我国西部地区拥有开展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恶劣的自然条件、复杂的地貌地形、交通的不便,这些不应该成为制约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发展特色化民俗文化旅游,完善交通体系、改善交通条件,利用民俗文化元素打造地区旅游品牌形象,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督体制,避免恶性竞争,保持西部地区旅游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兆峰.旅游交通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财贸研究,2008,05:147-148.

[2]冉彬彬.浅析我国西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55-58.

[3]唐建军.西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47-52.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北京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基于SWOT分析的泰安市旅游资源分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