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人生千百态 祈盼世间多欢颜
——有感于吴其萃先生的《人生》
2016-03-14林炜琴
文/林炜琴
阅尽人生千百态 祈盼世间多欢颜
——有感于吴其萃先生的《人生》
文/林炜琴
偶然的机缘,我得到了吴其萃先生赠予的《人生》影册,对这本精美的册子可谓一见倾心,二见、三见……还是倾心,放在案头有空翻翻,每每都充满感动和能量,这也促使我有了想写点感想的冲动。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当然,冯先生说出这些话的四十年代,普通大众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高,时至今日,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已经不少,会对人生进行反思的人应该是不少了,但应该大多数是像我一样,虽然对于人生常常会反思,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思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认知和选择等等,但是,这些思想很多是即兴的是琐碎的片段的甚至是茫然的,谈不上有系统的总结。而吴其萃先生,显而易见是属于冯友兰先生说的那个更少的群体中的一个,因为他有了《人生》这部作品。
我们常常会评论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等,其实任何艺术形式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带上作者的主观色彩,《人生》自然也是吴其萃先生人生态度的一个折射,是他人生思想的一个系统的集结和展现。也许,这种集结和展现在早已浩如烟海的人生哲学巨著中显得有些单薄,也并不新奇,因为前人的思辨智慧早已足够多,多到很多人穷其一生还不能掌握。就如吴其萃先生自己也在后记中谦逊地说:“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洗礼,我终于对人生有了一个初浅的认知。”但,只要你认真用心地看过《人生》,你应该不会否认它的价值。我个人的感受是:它是吴其萃先生几十年的心血浇灌出来的一朵鲜活美丽的花,靠近它,能嗅到怡人的芬芳清新你的人生;它也像一盏灯,只要你愿意走近它,就能够分享到它的光华进而照亮你的人生。就这些价值而言,相比许多人未成系统的人生思考,《人生》毫无疑问是出众的。
所谓人生,简单说,就是一个人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吴其萃先生精心挑选了百幅图像,从刚出生的婴儿到百岁老人再到寂寂墓园,真实地再现了整个人生历程。这些图像都是他几十年摄影生涯中捕捉到的动人光影,每一张图片无论是光线、色彩还是构图都带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主人公们不仅仅限于中国人,黄种人,而是穿插了多国度的各色人种,正如册子中“地球村”的概念,这本册子的人生是属于所有地球人的。全册分为《童真》、《风华》、《情爱》、《家庭》、《晚境》五个篇章,从童年到青年到老年,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每个人都可以把它看成自己家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到你的父母兄弟,看到小辈和长辈,越是年岁渐长,越能看到更多自己的影子。从这个布局看,《人生》体现的是胸怀天下的格局,也想体现一种普世的人生感悟,这样的逻辑大气而且严密。
《人生》设计的主色调是红和黑,这本身就耐人寻味。色彩是能说话的,捧读这本册子,扑面而来的是深沉又热烈的氛围。佛家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更多诗人也吟唱过人生苦短,譬如朝露……虽然,在《童年》这个开篇章节,吴其萃先生用了好几个问句来揭示生的未知:世界之大谁知哪里注定是家园?一路成长是苦难、心酸还是欢乐、美满?在《风华》中也坦言青春并不都是好年华,有苦难也有低谷!在《家庭》里也调侃“家家都有本经”。但是,当我翻开《人生》一幅幅地看下去,很惊讶地发现,大多数都是笑脸,各色人的笑容,黄的、白的、黑的,朋友的、父母的、恋人的,不论贵贱不论贫富,都可以有一张明媚的笑脸,情意四溢动人心弦,配上蓝天白云、红花绿树,还有那明亮艳丽的服饰,让你恍惚人生仿佛只有生的缤纷、生的快乐和生的希望,甚至连死亡,也是绿草萋萋阳光明媚里的纯净。
诚然,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人生并不缺乏苦痛:病痛、离别、背叛、暴力、饥饿、贫寒……无时无刻都在这个地球上存在,吴其萃先生自己也在《晚境》中写到:“这世间永远不公平!”但为何他偏向选择那些明媚的欢乐的人生瞬间?我私自揣想,这是因为他在《家庭》中期盼的:“愿地球村的每个角落,都飘荡着幸福的歌声……”所以,尽管《人生》中也穿插出现严肃深思的脸庞,泪水盈眶的双眼,触目惊心的血肉模糊,但是你的心情还来不及沉重,下一张笑脸又轻快地将好心情带给了你。“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嘴角飞扬,笑对人生的感觉真的很好。
吴其萃先生说,莫泊桑的那句:“人生,它不像人所揣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人们揣想的那么坏。”给了青春岁月中的他关于“人生”的启蒙。而我,从这本厚厚的《人生》中看到了安生乐命的豁达,看到了不懈追求的坚持。也希望其他从《人生》中受益的人如我一样能在这样的指引和激励下“且行且向前”,走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