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石法PVC行业汞污染防治路线图确定

2016-03-13梁慧

化工管理 2016年22期
关键词:触媒电石聚氯乙烯

文/梁慧

电石法PVC行业汞污染防治路线图确定

文/梁慧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和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氯碱协会”)主动作为,承担起组织推进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任,制定路线图,划定时间表,推动政府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政策文件,同时不断完善汞污染防治的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引导,积极参与公约谈判,为保障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起了好头,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十三五”进一步推进汞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汞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010年初,石化联合会与氯碱协会成立了由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汞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确定了“低汞化、无汞化”的汞削减路线图,提出了到2015年底全行业完成低汞化的目标。五年来,已连续举办了七次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会议,每次会议都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汞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对重大议题进行决策部署。可以说,汞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建立为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积极推进无汞触媒研发,联合会与氯碱协会整合资源,组织成立了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无汞触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对无汞触媒研发和工业化试验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了分工合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无汞触媒研发不断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对全国无汞触媒研发进展进行了系统调研,充分了解掌握国内外研发进展动态。联合会积极建议科技部将无汞触媒列入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推动无汞触媒研发向产业化示范方向进一步深入。

2、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行业对汞污染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平台及媒介资源,加强宣传倡导,提高企业对汞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汞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现场经验交流会以及各种专题性工作会议,邀请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介绍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和国际汞公约的政策、要求,充分交流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和典型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尤其是2010年和2013年组织召开的汞污染防治现场经验交流会,分别提出了汞污染防治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为全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确定了方向。其中,2013年10月在新疆召开了低汞触媒技术应用现场交流会,对推动大型企业开展低汞触媒应用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3、加强政策研究,配合政府部门制定并落实汞污染防治相关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要求,联合会与氯碱协会在2009年组织编制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并发布实施,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全行业全部使用低汞触媒”的近期目标和“到2020年实现汞源头使用和回收全面控制”的远期目标。

为加快推进汞污染防治工作,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相关政策制定。2009年配合工信部编制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2011年配合环保部编制了《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到2015年底前,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要全部使用低汞触媒”和“逐步削减高汞触媒生产,2015年底前全面淘汰高汞触媒”的减汞目标。

2014年,配合工信部编制了《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为行业争取到了连续五年的专项资金支持。

4、制定标准,实施公告,加快推广低汞触媒。

为解决企业对低汞触媒产品的认识问题,组织行业专家和重点企业制定了《氯乙烯合成用低汞触媒》行业标准,并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又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为规范低汞触媒生产、提升触媒质量提供了保障。

为更好地促进低汞触媒的质量提高,保障企业应用合格低汞触媒产品,联合会和氯碱协会共同建立了低汞触媒公告制度,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讨论和不断完善,发布了低汞触媒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设计了现场质量环保评价、产品质量检测、用户调查和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程序,目前已经有序进行公告工作。该项工作对加快推进合格低汞触媒产品在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推广应用,引导低汞触媒生产企业加强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指导企业用好低汞触媒,我们组织重点企业和行业专家编制完成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通用设计》、《低汞触媒应用指导手册》等技术文件。

5、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加快汞污染防治技术推广。

推进汞污染防治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摸清家底,了解企业在汞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2011年,针对部分企业反映低汞触媒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两协会组织开展了低汞触媒应用情况调查,查清了影响低汞触媒使用的原因和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2014年,为摸清低汞触媒应用情况,向环保部原污防司提出对行业40万吨/年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调研的建议,并配合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

2015年,组织了对低汞触媒生产和应用情况的函调工作,并通过实地调研新疆天业、新疆中泰、陕西北元和宜宾天原等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总结低汞触媒高效应用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配合固废中心开展汞流向报告制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汞全生命周期统计工作,环保部和国家统计局正在加紧建立全国统计系统。

6、顺利完成国际汞公约谈判,维护了行业利益。

根据“积极淘汰高汞触媒,适度发展低汞触媒,加快推进无汞触媒”的防治思路,联合会和氯碱协会结合行业实际,认真研究并制定了汞削减潜力及谈判底线、汞公约谈判对案等有关文件报送政府部门,并及时沟通谈判意见和观点,获得了政府部门的认可。2010年至2013年,联合会、氯碱协会以及大型企业参加了环保部组团的全部五次谈判,针对谈判期间的突发问题和重要条款,积极与环保部沟通协调并提供谈判对案。经过近4年的艰苦谈判,最终实现了预期结果,为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实现转型升级争取了时间。

二、“十三五”汞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当前行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三五”期间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也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从内部环境看,环保法规政策和标准日益严格,将倒逼企业进一步做好汞污染防治工作。2013年“两高”关于环境污染量刑的司法解释明确列明了14项标准;2015年新环保法开始实施,执法力度和惩治力度空前;气、水、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继发布实施,氯碱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汞的排放进一步严格,这些都对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外部环境看,2016年4月,中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通过《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履约工作阶段。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作为我国汞使用量最大的行业,也是我国履约工作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公约中对原生汞矿关闭时限和电石法聚氯乙烯用汞工艺提出了约束性要求,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将与履约工作全面对接,行业和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政策环境和监管要求。

从行业自身看,“十二五”期间,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在低汞触媒和汞污染防治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改造提升工作。但是,各企业在工艺、装置和运行管理水平方面还存在差异,特别是单位产品低汞触媒消耗指标方面,一方面反映了采购的低汞触媒产品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还反映了企业工艺、装置和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下,落后企业的低汞触媒消耗是先进企业的3~4倍。此外,部分企业在汞污染防治方面对应新环保法和“气、水、土”十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含汞废物管理、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涉汞场地处理处置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三、“十三五”汞污染防治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为总体要求和目标,坚持以“减量化,无汞化”为工作路线,以履约工作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心,“十三五”期间围绕三个“高效”即“低汞高效应用,汞高效回收利用,无汞高效推进(产业化示范)”开展一系列工作,力争使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主要目标

2010年,行业确定了“减量化,无汞化”的工作路线。“十二五”期间,围绕低汞触媒的推广应用和无汞触媒研发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随着低汞触媒全行业应用和履约工作的展开,对应公约“到2020年,电石法聚氯乙烯单位产品用汞量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50%”的指标要求,“减量化”工作仍旧是工作重点。工作重心也将由低汞触媒淘汰替代高汞触媒向低汞触媒高效应用转变,降低触媒消耗,建立行业汞平衡,实现履约目标。工作推进也由低汞替代应用的“硬抓手”向工艺改进和管理运行的“软抓手”转变。为此,提出如下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2016-2017年):

—气相高效除汞器行业推广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

—编制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BAT/BEP技术指南和汞平衡研究报告,建立行业汞平衡。

中长期目标(2018-2020年):

—行业汞循环利用率达到50%以上;

—2020年底,满足公约各项履约要求;

—2020年底,建立万吨级无汞触媒工业化装置。

(三)重点工作

1、低汞高效应用

以国际公约单位产品汞使用量减少50%的指标要求,加强低汞高效应用,以推动企业实施改造、提高质量、保障供应、加强服务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加强低汞触媒高效应用工作。

(1)将低汞触媒合格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工作长期化、系统化、规范化,对触媒企业起到规范引导作用,提升产品质量。根据当前工作进展,今年进行实施一次公告,促进触媒行业规范生产。进一步加强对公告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跟踪、抽查,促进公告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

(2)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BAT/BEP技术指南,争取国家政策和国内外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加快实施改造,提高低汞触媒使用寿命。

(3)加强服务,促进低汞触媒高效应用。一是,督促公告的触媒企业组建专门服务队,对PVC企业应用效果全程跟踪服务。二是,组建低汞触媒高效应用专家诊断队伍,对有需要的PVC企业开展针对工艺和运行管理方面的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触媒使用寿命,提质增效。

(4)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低汞触媒应用评估。详细调查低汞触媒生产供应和使用情况,为促进“十三五”低汞触媒高效应用打下工作基础。

2、着力加强汞高效回收利用

汞高效回收利用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流向管理,建立基于BAT/BEP技术的汞平衡,加快实施低汞高效应用和高效除汞器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便于汞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实现源头减量,末端减排和循环利用。二是促进废汞触媒处置企业加强汞的回收和利用,加强低汞触媒生产回收一体化工作,减少行业对原生汞矿的依赖。

(1)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能力。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咨询和培训,帮助企业正确有效地使用低汞触媒,指导企业低汞触媒、高效除汞器和含汞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引进。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牵线搭桥,协调并组织企业赴先进企业参观考察、学习交流。

(2)加快汞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企业加快高效除汞器和含汞废水深度处理等技术的应用,防治汞的流失。

(3)加强行业汞削减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工信部、财政部制定《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的契机,支持企业的低汞触媒高效应用及汞污染防治技术改造项目,减少汞的使用、流失和排放。

(4)加强对含汞废物的规范管理。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引导企业进一步规范含汞废物的管理,加强对废汞触媒、含汞废活性炭和含汞废酸等的回收与利用。

3、大力推进无汞触媒研发

加强研发资源整合,加快推动国内研发速度,有效引导国内外研发进程,加快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

(1)加强无汞触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资金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无汞触媒研发与工业化示范装置建设。

(2)加强资源整合研究,加快推动国内研发速度。根据各企业的研发设施、人力等情况,加强对现有研发资源的整合研究,组建无汞触媒和无汞技术产业化评估专家组,加快推动国内研发速度,有效引导国内外研发进程,为“十三五”末万吨级工业化示范装置建设奠定基础。加强国内无汞研发与国际合作项目的衔接,充分利用国际资金支持无汞研发。

(3)密切关注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无汞触媒工业化试验进展,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无汞触媒研发应用工作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

猜你喜欢

触媒电石聚氯乙烯
◆电线电缆及端子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电石热回收技术分析与探讨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安徽华塑第2期工程电石项目开工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复合型阻燃剂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研究
低汞触媒试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