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数字环保系统框架
2016-03-13赵志刚齐齐哈尔市环境信息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赵志刚(齐齐哈尔市环境信息中心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齐齐哈尔市数字环保系统框架
赵志刚(齐齐哈尔市环境信息中心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环境信息化是环保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准确把握数字环保系统的框架设计是环境信息化的首要工作,本文针对此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齐齐哈尔市数字环保的定位和整体框架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字环保;环境信息;框架
前言
国家环保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环保”,加强环境信息的能力建设,提高网络互通、资源整合、数据集中的能力,实现环保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各省各地市环保部门也都在尝试“数字环保”的项目实施。但总体看,目前我国这方面进展仍较缓慢,出现许多应用系统开发超前,而应用严重滞后,浪费许多宝贵资金和巨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其原因在于:一是绝大多数的环保部门领导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方式,对于新的环保工作理念不愿接受,致使环保信息化进程一直裹足不前或进展很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二是搞“数字环保”定位于摆花架子,思维过于超前,开发出的东西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吸收经验教训,如何确保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如何开发适合我市环保系统实际工作特点的“数字环保”,笔者认为不宜投资过大,不搞花架子,做到系统框架结构先进合理、数据兼容性好,适合工作,又有可扩展性才是更好。
1 建设现状
齐齐哈尔市的数字环保已经开始建立,并在环保系统各个部门的各项业务中得到一定范围应用。
(1)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质量检测、国控、市控重点水气污染源监控、节能减排、排污总量控制等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监管效能增强的效益。自动监控系统改变了以往“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噪声靠听”的状况,自动监测系统正逐渐取代人工监测。
(2)依托环境保护部的国发软件、自行开发和招标开发的应用系统,排污费征收全程信息化系统、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查询分析系统、机动车尾气监控系统、排污权交易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等已经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环境管理业务系统、内网、外网的建设也日趋完善。
2 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不能完全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需要,主要体现在:
(1)数字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系统的统一建设和运营造成困难。
(2)环境信息监测的广度和深度有限,环境质量、污染排放和风险源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信息明显不足。
(3)没有实现环境管理综合业务办公的全自动化;没有实现生态保护的监管平台。
(4)环境业务数字化覆盖面不足,业务关联差,数据分散存储,无法实现环境信息的共享共联,作为管理决策的支撑能力有限。
3 我市“数字环保”的定位
定位于环保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更易于提取有价值数据,更有利于领导决策。充分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环境EGIS等新技术在环保中的研究应用,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合理顺畅的工作机制。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现代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初步构建智慧环保体系,逐步实现“信息强环保”的战略目标。
针对我市环保工作现状,“数字环保”应包括三个方面:环保政府网站、内部OA办公系统和内部业务管理系统。其中以业务管理系统最为复杂,涵盖污染控制、环评、总量、辐射、自然保护、监察、监测等众多业务科室、事业单位县市区环保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各部门又包括多个业务流程,结构复杂并且数据量大。这三个方面中需要对社会公众公开的为环保政府网站和内部业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可以用“一个框架”、“两个门户”、“两个应用”和一套机制来描述。
3.1 一个框架
“一个框架”指的是“齐齐哈尔环保局数字环保系统框架”的建设。
信息化完整解决方案需要OA/MIS、GIS等各种IT技术的支持。在系统建设时,首先要面向政务办公、信息服务和知识管理的应用要求,整合IT主流技术,形成面向监测管理、环境决策信息化的一体化应用集成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减排三大体系信息化应用要求,开发并集成现有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一站式”登录方式,实现各个应急应用子系统的集成和数据的共建共享,关联联动。
“一体化”集成基础框架是“一个门户”实现的支撑环境。将来,原则上所有的应用系统都应建立在该基础框架上,通过“一体化”集成基础框架,实现统一身份和资源管理、统一认证、统一内容管理、统一的界面入口、个性化界面、一致的用户体验、流程和内容定制。
3.2 两个门户
在平台建设中,强调“门户”的设计目标。门户是与应用、数据、人员、流程进行交互的单一入口,平台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只需要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一个统一的用户身份,就能够通过门户实现业务的管理。
内网:环境保护业务门户实现环境监控业务的统一管理、调用、决策分配,便于各个业务科室清晰地监管自己所负责的业务。
外网:信息发布门户为局内、企业、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环境保护管理业务的窗口,同时根据安全的权限管理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
3.3 两个应用
系统建设将在总体建设框架下,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撑,在此基础上围绕实际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展开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项目建设将围绕核心业务与服务决策业务展开。
3.4 一套机制
一套机制包括运营维护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其中安全保障机制最为重要,包含了物理安全、网路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安全和安全认证等诸多方面,是数字环保的基础和保障,没有了安全机制,其他方面均无从谈起。
4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
(1)建设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全面规范环境信息化过程。
(2)建设智能感知网络,提高环境信息资源采集、传输、监控水平。
(3)提升环境信息资源管理与综合服务能力。
(4)搭建环境EGIS“一张图”管理平台,提高环境监管决策水平。
(5)搭建环境综合业务平台,提高环境综合管理水平。
5 开发思路
5.1 数据中心的建立
以环境质量、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管理、机动车检测、排污权交易、辐射安全等为核心数据建立数据中心,采用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使各部门间的信息高效共享并进行协同业务处理,实现环保工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及业务办理水平,更有利于局领导总揽全局工作,有利于主管局长更切实掌握其分管的各方面工作的进程,更有利于局领导总揽全局工作和决策。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详尽业务需求进行开发内部业务管理系统。
出于对我市地域特点、环保工作重点和开发费用等多方面考虑,暂不考虑以GIS地图方式整合环境要素,可以以即时更新各方面专题图的方式作为替代。
5.2 环保OA办公系统
结合内部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实际环保工作的业务流程来整合或开发我市环保系统的OA办公系统。
5.3 环保政府网站
从以上两个子系统中提取动态数据发布于环保政府网站。
Discussion on Framework of Digi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ZhaoZhigang(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Qiqihaer City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5)
Informat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An accurate grasp of framework design of digi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is the primary work of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is paper mak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 of digi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Qiqihaer city.
Digi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ramework
X322
A
1674-263X(2016)02-0052-02
2016-05-25
赵志刚(1967-),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环境信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