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16-03-13薛津津天津世纪天源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300162
薛津津(天津世纪天源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 300162)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薛津津(天津世纪天源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 300162)
针对化工园区具有重大危险源积聚、危险源或企业之间互相影响、事故时产生多米诺效应、事故潜在损失增加等特性。提出化工园区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加强体制与能力建设,提高管理决策与综合监督能力;强化监督管理,提升隐患治理与风险防范等级;加强应急响应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协调指挥与处置能力;完善管理服务建设的体系建设。
化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化工产品需求的增加,化工企业正再向化工企业园区化的趋势发展,大量的化工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构成复杂的生产系统,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影响,进行聚集性生产作业,如果发生化工生产事故,园区内的危险源、企业之间容易相互影响,构成连锁反应,增大了出现化工事故的危险性、连锁性和扩张性。
在国内外化学工业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很多震惊世界的重大灾难性的事故,给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积极开展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可减少因为安全事故以及导致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
1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不平衡,有的较混乱,事故发生率较高,主要问题是:安全管理的体制不够完善;安全责任主体对于管理责任落实与安全制度建设不足;企业内部安全基础相对较少;企业有关生产工艺的安全水平不高;企业有关的安全培训与标准化建设开展不够;安全文化建设开展迟缓;企业自身的安全保障不强;全封闭管理、全方位监控和全天候响应的系列管理机制联动能力差;
2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内容
通过对过往案例的分析,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
2.1 对化工园区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安全管理和规划
(1)采用事故损失的估算的方法,以事故经济损失为要素,提供化工园区土地安全利用的基础。
(2)通过研究可引起化工园区内多米诺事故的如:火灾热辐射、爆炸碎片等机理,
关于对阈值或者概率的计算方法等对整个化工园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为决策提供数据。
(3)统筹园区内的土地类型,合理利用和布局园区内的生产、公共工程、绿化、交通等用地,做好废物处理用地规划,达到隔离危险源目标。
2.2 对化工园区的危险设施进行综合规划管理
通过对化工园区的危险设施进行综合规划管理达到安全管理的预期目标,针对园区安全现状以及其相对的安全预期之间的差距,多方查找危险源,及时采取措施,将危险消灭在源头。在事故发生前,做好安全规划,全面考察危险源带来的个人和社会风险,通过规划管理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在事故发生后,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同时事故原因分析和安全管理总结。
3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3.1 构建化工园区安全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首先、组建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机构,要求在化工园区成立同时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第三方安全管理相关机构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其次、园区各个企业的安全监管部门组建园区企业安全联盟。第三、园区安全管理部门和企业安全联盟共同构建园区的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负责化工园区的安全和发展,共同承担园区的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管理预案,协调各项安全事务,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发现和解决化工生产安全隐患,若出现突发情况看看看可及时启动安全管理预案组织事故处理和救援。
3.2 构建化工园区安全一体化的应急体系
化工园区安全一体化应急体系是在化工园区发生安全事故进行现场指挥救助的相关措施,需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能做到未雨绸缪,提前根据不同的生产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不同的安全现状制定不同的急救措施和预案。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在例行安全检查中做好关于的企业生产条件、生产物品和现有安全措施的登记,检查企业自身的安全物品是否齐全和完整,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和事故处置模拟等。
3.3 构建化工园区安全一体化的监督体系
化工园区企业种类多,生产产品各异,园区的安全涉及到每家企业和每个员工,为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需要建立从员工到企业再到园区管理部门,一体化的安全监督体系,部门之间协调互助,形成合力,每个企业、每个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工人都是监督者,同时也是被监督者,做到事事监督,事事监督,企业内部生产环节和工艺也要做好监督,监督过程中重点对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域增加监督力度和频次,坚决不能漏掉任何可疑的区域和环节。科学有效的监督,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 创新安全管理体系对策
4.1 强化园区管理体制与能力建设,提高园区综合监管能力
一要突出园区安全管理委员会在保障化工园区整体区域安全方面的协调领导职能,在安全管理委员会中除了有园区管理职能部门,还需要加入高危单位负责人及普通员工代表等,以管理者、生产者形成上下一致的领导体系。
二要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与突出重大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管理,做到“事前综合管理、事中联动处置、事后恢复处理”,形成遇到突发事故及时上报,发生后做好处理和警示,整改约谈的工作制度。
三要制定园区内企业安全工作考核、园区职业卫生管理、园区内人车进出管理、园区重大危险源管理、企业消防设施管理、园区公共管廊管理等制度,提高园区在管理中凸显的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
四要突出以企业负责人为主体的“精英”培训,提高突发危险时的应急决策和危机应对能力;加强以带班组长为主的“骨干”培训,提高全区企业自身在生产环节的监管水平;加强园区内安全保卫和消防保安队伍以及企业志愿者在内人员的“基础”培训,达到消防保卫合一的联动要求。
五要合理优化企业和园区内专家队伍结构,按照专业特长、实践经验等细分专家小组,充分发挥专家在专业技术、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方面的优势,建设一批愿意为园区安全服务的高水平专家团队。
4.2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对园区安全的支撑能力
一要打造“数字园区”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和遥技术感等数字技术多多平台进行监控,同时开通手机app、实现智能应急预警和智能应急处置;
二要建立园区危化品管理安全预警系统。通过计算机构建危化品基础数据信息库,及时定位危化品生产、存储和运输等信息,掌握危化品位置;
三要开展园区安全管理科研项目与专项研究。强化园区中职业卫生和环境质量监控和综合整治研究;开展特殊工作岗位工作员工纵向体检跟踪统计;开展突发危险事故现场识别处置和应急救助技术途径研究。
四要健全园区内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组成。管理中要整合园区各企业和管理委员会中现有的技术服务资源,并加强与第三方的安全技术机构合作,创立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协会。
4.3 增强园区安全文化建设,构建以文化助管理的新局面
一要多途径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如设立“安全论坛”;发行“安全文化月报”;成立“安全观察员”队伍;开通“安全你我”微信微博平台;
二要园区内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关怀融合协调。健全园区安全关怀工作制度,成立安全关怀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安全关怀理念传导保障机制;深化园区及企业与周边社区的帮扶活动,促进区域协调,共同发展。
三要构建长效与创新相一致的管理特色。编制以《生产安全事故汇编》、《应急预案汇编》等为教材的教育培训资料;创新应急事故处置方法和手段,提高企业应急自救能力;实施安全文化示范,引导企业创建安全示范生产基地和厂房等。
四要园区管理实现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参与的制度。积极发挥企业和员工在园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切实推动建立“政府引导、管委会支持、企业主体、员工参加、社区融入”的文化建设体系。
[1]杨洁、颜剑飞等,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J].化工管理,2016.1:214.
[2]高水军,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建设[J].安全,2015.2:43-46.
[3]黄沿波、刘铁梅,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技术策略[J].灾害学,2014.29(1)∶172-176.
[4]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薛津津,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