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后恢复矿井的“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管理
2016-03-13曹承斌井东伟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道清煤矿吉林白山134301
曹承斌 井东伟(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道清煤矿,吉林 白山 134301)
水淹后恢复矿井的“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管理
曹承斌 井东伟(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道清煤矿,吉林 白山 134301)
本文介绍了在通化矿业集团道清煤矿北斜井淹井后复井过程中,对“一通三防”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矿井安全恢复的管理经验。
淹井复矿;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管理
2010年7月31日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道清煤矿北斜井发生透水事故。由于连日降雨江水上涨,从杨树林处江水莫过大坝灌入杨树林小煤窑的井筒中,水压增高后冲开杨树林与北斜井之间的防水墙,灌入北斜井-200/+80东翼采空区。江水延原采区集中上山,冲毁防火墙进入-200大巷,造成透水淹井灾害。
当天连夜地面堵漏,截流江水。8月15日地面堵水回填完成。8月15日井下排水,10月末井下进行清淤工作。矿井被淹,造成井下通风系统混乱,70%的监控系统瘫痪,局部通风机全部失去绝缘功能,淹井灾害造成了矿井“一通三防”的巨大破坏,给矿井恢复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1 通风系统的恢复
道清煤矿是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道清煤矿北斜井当时淹井后总工程师采取应急措施,立即通知主扇停止运转,把地面两个回风井通风设施打开,形成自然通风系统。当水位稳定后,西翼在+160南大巷敞开了风门,+160/地面形成西翼通风系统。东翼在-50敞开风门,-50/地面形成东翼通风系统。两个风井的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启动半级,试运转24h,稳定后主要通风机正式运行。
在矿井第一水平恢复正常通风后,矿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
(1)事先召开由公司、矿各级领导,救护队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会议,确定探险的准备工作。
(2)由矿组织编制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并报公司批准。
(3)探险任务由一名矿领导带领救护队执行。
(4)每次探险结束后,带队矿领导及时写出探险报告,报局、矿领导,以便于指导复井生产活动。
2 复井生产中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矿井被淹后,井下巷道中淤积了大量的从导水通道涌入的沙石淤泥。以及井巷中有片帮冒顶,锚喷脱皮现象。矿井通风系统较淹井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表现为矿井并联通风网络减少,阻力增大,矿井总风量减少等。矿井通风系统的变化给“一通三防”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复井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1)通风队对井下通风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制定计划分轻重逐一排队,组织力量实施整修计划。
(2)优化通风系统,结合生产现状,对近期不使用的巷道该封的封,该堵的堵。
(3)井下所有独头、盲巷编号管理,打上栅栏,设置警标、按总工程师要求,安排瓦斯员上岗检查瓦斯情况。
(4)根据矿井排水过程中进行局扇正压供风,逐渐裸露的独头,盲巷,分阶段制定排瓦斯措施。先排除积存瓦斯,然后进行恢复生产工作,确保有害气体不超限。
(5)通风队值班加强检查,每天对井下随着排水水位的下降引起通风系统的变化参数做准确及时的记录,以便于分析、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
(6)矿积极组织力量,对主要通风设施采取在最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的恢复起来,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7)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坚持每天召开通风碰头会,做当天工作总结分析,对次日工作安排、确保不存在隐患。
例如:-400西巷小硐室由于淤泥堵住了回风通道,巷道内瓦斯3%以上,鉴此必须采取综合处理措施,即在-400西巷安泵排水清淤,在未与回风巷形成负压通风系统前,在-400石门设局部通风机供风,由救护队排放-400西巷及小硐室内的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确保不超限。-400西巷继续排水,直至形成通风系统。
3 局部通风技术管理
(1)在所有不能形成全负压通风的巷道,必须安装局扇、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或缺氧,及时撤出,设上栅栏和设置警标,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采用局扇通风时,风筒出风口必须接至排水、维护迎头,风筒吊挂平直,不挤压,不漏风。瓦斯监测传感器必须安装到位、正常使用。
4 增加矿井有效风量的技术措施
根据复井生产过程中风量下降比较大的情况,采区了下列技术措施。
(1)对主要扇风机的外部漏风进行风筒封堵,减少了外部漏风220m3/min.
(2)封闭在复井期间不使用的巷道,对西翼-269m采区石进行封闭,减少该处供风60m3/min..
(3)对箕斗井-3、-50及-200、西风井+160南大巷漏风点进行彻底治理,在漏风点巷道设质量达标通风设施16道减少漏风450m3/min..
复井中的“一通三防”工作不同于矿井正常生产,十分复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格落实到复井工作中去,及时消除隐患,这就是成为水淹矿井复井中“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