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歧南次凹西斜坡油气成藏潜力分析

2016-03-13李爱军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黄骅061103

化工管理 2016年36期
关键词:断块油气藏斜坡

李爱军(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 黄骅 061103)

歧南次凹西斜坡油气成藏潜力分析

李爱军(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北 黄骅 061103)

歧南次凹是歧口凹陷的两大凹陷之一,油气成藏条件有利,区内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发育广泛,从构造、储层、成藏条件等因素着重开展研究,进一步明确该区潜力,力求在歧南次凹西斜坡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滚动勘探上有所突破。

歧南次凹西斜坡;构造特征;生储盖条件;成藏潜力

1 地质背景

歧南次凹属于歧口凹陷南侧生烃凹陷,歧南次凹周边均发育断块构造油藏,西斜坡断层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降斜坡构造复杂化,本区是油气运移的必经之地,具有补获油气的近水楼台优势,地层主要发育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

2 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

2.1 地层特征

歧南次凹西斜坡地层整体具有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薄东厚的特点。

馆陶:地层全区分布,厚450m左右,为棕红色、灰绿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浅灰色含砾不等粒砂岩互层,底部为杂色砂砾岩。与下伏东营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东营:地层全区分布,由东部--西部东营组地层厚度变化很大,东部600米左右,西部200米左右,东一段为粗砂段,东二段和东三段为大段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灰色粉砂岩薄层,东三段泥岩富含介形虫化石,俗称鼓包泥岩。

沙一段:地层全区分布,沙一下底界地层倾向北东,埋深1900m~3100m左右;厚200米-100米,按旋回及岩性组合特点沙一段可分为沙一上、中、下。上中部为大段灰色、深灰色泥岩、夹浅灰色泥质粉砂岩薄层;沙一上和沙一中界限为1-2米厚的钙质砂岩,电阻曲线呈现剪刀状高峰,俗称剪刀层。沙一下部为深灰色泥岩、灰褐色油页岩、灰褐色白云质灰岩及灰白色灰质细砂岩,底部为灰白色生物灰岩。

沙三段:歧南盆地下沉早期沉积的碎屑物,物源来自东南埕宁隆起,以灰色砂砾岩、含砾砂岩、浅灰色粉砂岩、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隆起区泄洪水道东部流向歧口湖盆。

2.2 生、储、盖组合

本区生、储、盖组合条件有利,岐南凹陷是生油凹陷,岐南西斜坡不但临近生油凹陷,而且斜坡上发育的近东西走向的三级断层东端伸向生油凹陷,成了三级断层上升盘圈闭的油源通道。砂岩是主要储层,属近岸-深水密度流沉积,有深水浊积扇、近岸水下扇砂体和沿岸三角洲、滩、坝系。沙三段沉积时岐南凹陷有岛山残丘,羊三木残丘与岐南凹陷以坡缓衔接,岛山残丘的风化物经过暴雨溪流短途搬运沉积于岛岸及湖湾一带,又经风浪不断改造形成沿岸砂嘴、砂坝。东营组二+三段和沙一段中部为厚层深灰色泥岩,全区分布稳定,可作为区域盖层因此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沙一段之下。

3 构造特征分析

3.1 断层特征

本区内共发育断层150余条,其中二级断层是羊北断层和扣村断层;三级断层8条,100多条四级断层分三组:一组是北西走向,一组是北东东走向,还有一组呈东西走向,少数断层北西西走向,这些断层的特点是延伸短、落差小、仅仅在沙一下和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馆陶组底构造图上的四级断层多分布在两条二级断层的下降盘,是二级断层继续活动产生的派生断层,它们西端与二级断层相交形成馆陶组的圈闭。羊北断层下降盘有两个断鼻圈闭;扣村断层下降盘有一个断块圈闭。其它次级断层:总体为近东西走向,断距从10m到100m左右不等,它们相互切割,使本区构造复杂化,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构造和油气聚集。

3.2 构造圈闭

本区圈闭集中在斜坡三个部位:羊北断层倾末端构造带;扣50--扣47井断块区;斜坡上倾方向超覆尖灭带。①羊北断层倾末端圈闭群,羊北断层倾末端即扣33、歧90、庄43井区,在前第三系及二、三级断层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断鼻、断块圈闭三个。即扣25-歧90井断鼻、扣33井断块、扣46井断块。②扣50断层圈闭群,该区是三级断层集中的部位,共发育四条三级断层,每个三级断层上升盘都有一个小幅度构造。一共有四个。它们是扣50井断块、扣47井西断鼻和扣15井南两个断块圈闭。③斜坡上倾方向超覆尖灭带,已钻井层对比可见斜坡地层厚度由东向西变化很大。

4 油气藏特征

该地区构造和储层都很复杂。经研究本区油气藏类型较多,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构造油气藏,主要受控于分支断层与主断层所夹持,如扣50和扣25等含油构造油气藏。②构造-岩性油气藏,反射位于强反射的上延,该反射在上倾方向逐渐消失,地层有尖灭迹象,储层逐渐变薄,乃至尖灭或者削蚀。如扣46和扣48X1应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③岩性油气藏,沙三3段地层经过地震标定后确定为一个中频、中振幅、高连续的反射。在向上倾部位延伸过程中,地震响应特征明显。

5 油气成藏潜力分析

(1)歧南次凹西斜坡为继承性发育构造斜坡,是歧口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同时广泛分布的不整合界面和横向连通性良好的储层以及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2)歧南次凹西斜坡由湖进期-高位期形成多层系广泛分布的滩、坝砂体,沉积的砂体多向湖盆边界超覆,容易形成大量岩性上翘尖灭的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及复合油气藏。

(3)歧南次凹西斜坡沙河街组湖水水体深浅交替出现,形成良好的盖层,沙三段滩、坝砂体沉积后没有遭受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的破坏,并有沙一中亚段区域性盖层的广泛分布,形成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

(4)本区域油气藏类型比较丰富,从滚动勘探来看,扣50断块是由断层遮挡形成的“小而肥”的断块油藏,扣48X1则属斜坡上受岩性遮挡形成的岩性油气藏,歧南9x1小块是明显的构造-岩性油藏。

[1]赵澄林,朱筱敏主编,沉积岩石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

[2]胡见义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92.

猜你喜欢

断块油气藏斜坡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复杂油气藏》征稿细则
信仰的“斜坡”
基于油气藏认识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初步研究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
低压油气藏地下储气库井射孔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