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废气污染的特征与防治

2016-03-13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源废气

高 松

(江苏泗洪县环保局,江苏泗洪 223900)

有机废气污染的特征与防治

高 松

(江苏泗洪县环保局,江苏泗洪 223900)

有机废气污染是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类别之一,国内的城市中,有机废气污染通常具有时间和空间差异,这是与其污染源和大气状态相关的。有机废气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需要分别对工业污染源、汽车尾气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VOCs;汽车尾气;秸秆焚烧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机动车拥有量越来越多,同时也使得很多城市出现城市病,有机废气污染就是其表现之一。因为能和其他物质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有机废气会给大气带来很大的危害,包括形成臭氧、影响对流层等,而其自身也多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对此了解国内城市有机废气污染的特征,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 有机废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有机废气污染物通常被定义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英文简称为VOCs,VOCs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和生活污染。

在工业密集区VOCs的浓度往往较高,很多行业特别是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类企业在加工生产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性有机废气。但不同的企业所排放的VOCs是有所区别的,其包含的具体物质、浓度、污染方式等均有不同。

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多也带来了更多的汽车尾气污染,尾气是天然气、汽油等的不完全燃烧,所排放的有机废气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其主要排放物为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丙烯、丙烷等。

生活中房屋装修与家具、烧饭取暖等也会带来一定的有机废气污染,且因为在室内不容易排出,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有机废气污染物的危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物质会在大气中进行光化合反应,形成臭氧;其二,促进二次气溶胶的合成,该物质会长期在空中影响光线;其三,部分物质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 有机废气污染的特征分析

从组成、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来分析有机废气污染物的特征。

2.1 有机废气污染物组成特征

有机废气污染物,通常为挥发性有机物,现阶段符合这一定义的物质有300多种,但常见的为30余种,有烷烃、烯烃、芳香烃等,具体包括甲苯、二甲苯、异戊烷、乙烷、乙苯、正丁烷、丙烷、苯、乙烯等。

2.2 有机废气污染物的时间分布

中东部地区是我国有机废气污染严重的区域,在一年四季中,多数城市都呈现出冬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秋季和春季,污染最轻为夏季的特点。这与我国中东部多数地区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关,在冬季因为较为寒冷,办公与生活取暖比较普及,污染源增加,同时冬季温度低,光照也弱,使得有机物反应慢,不利于其消除,而这也是冬季我国北方很多地区盛行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在春秋季节,因为不需要取暖,光照也较强,温度较高,相对冬天其污染严重性降低;在夏季,则经常有东南季风,加上多雨的特点,会对污染物进行及时地排除。当然这种季节性分布并不是稳定的,近年来秸秆露天焚烧也使得不少地区在作物收获季节有机废气污染呈加重趋势。

而在一天中,很多城市也呈现出上午8点左右与晚上19点污染物浓度最高,中午12点污染物浓度为前两个时间点的一半左右,而凌晨2点则是前两个时间点的1/5。分析认为,是早晚交通高峰期在用汽车较多,且堵车也增加了尾气排放,因此相对其他时间段其有机废气污染最为严重;而白天无论是汽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还是生活污染活动都比晚间多,因此晚间的污染最轻。

2.3 有机废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有机废气污染物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其一,农村相对城市污染较轻。在工业较少的农村地区,除非是秸秆集中焚烧时期,很少出现有机废气污染现象;但城市因为各种污染活动的集中,污染相对较为严重。

其二,内陆地区相对沿海地区较重。这在夏季表现得尤为突出,分析认为,季风气候沿海地区污染物容易被海风吹散,而内陆地区风力较小,不容易使得污染物有效扩散。

其三,工业发达区域相对工业欠发达地区较重。这与工业发达区域工业污染、人口集中导致的汽车尾气与生活污染都较多有直接的关系。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在一个城市不同的县区也同样有该分布特点。

其四,北方相对南方较重。和气候、地形有一定的关系,在冬季表现的极为明显。华北、东北地区在秋冬季节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佐证。

3 有机废气污染的防治

对于有机废气污染的治理,不少学者认为可以利用化学反应等技术将污染物转化成非污染物质或少污染物质,比如热破解、光分解、电分解等方法。有机废气污染治理要从源头抓起,要对不同的污染源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3.1 工业有机废气污染的防治

现阶段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有机废气污染的排放标准和超排惩治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特定工业集中区域依然有严重的污染现象,这与地方执法力度和产业过度集中密切相关。主要举措包括:

其一,进一步加强工业生产中有机废气污染物排放的整治力度,做到经常检查,长期摸底,防止企业周期性排放和间断性排放的现象。对超排的企业依法处理,加大执法力度,杜绝超标排放、偷排与漏排等违法行为。

其二,通过政策的引导,将一些污染性产业集中的区域开展企业分流,综合考虑社会各类环境因素,进行广泛深入论证,避免有机废气污染的叠加性和交叉性。

其三,对工业有机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一步细化,标准化作业有助于地方环保部门对污染情况的把握,有助于对污染源进行细致化的分析,以便做好预防与治理工作。

3.2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

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给更多的家庭带来了机动车,同时也增加了有机废气污染负担。对此有必要采用如下手段进行汽车尾气的防治:

其一,鼓励居民乘坐公交、地铁出行。一方面,加强宣传使人们意识到汽车尾气的危害性,主动减少或放弃私家车使用而选择公交出行;另一方面,优化城市公交服务网络,提供更加优质的公交地铁线路,体现公交出行的经济性与便捷性。

其二,鼓励更多的城市建立自行车出行系统,居民和游客都可以便捷地租车骑行,实现市内出行零污染。

其三,以税收等为途径,对大排量机动车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

其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机动车进行替代是消灭汽车尾气污染的终极途径。新能源通常指清洁型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以目前的技术和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最具可能性的发展方向是充电使用的电动车。对此,可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鼓励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国家对特定的研发项目和企业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锂矿、锂电池、整车企业)进行政策鼓励和指引,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居民进行一定的资金补贴。②电动汽车的最大短板是电池的单次供电里程,对此,可以扶持一批重点企业,为城市和公路沿途建立更多的充电桩,为电动车的发展扫清障碍。③实现公交新能源化。为有效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对机动车的替代,建议城市公交车逐步由新能源汽车替代。

3.3 生活有机废气污染防治

在生活中主要因为房屋装修、供暖、做饭等产生有机废气污染,其中最为突出的污染源是房屋装修和家具使用。对此一方面要对装修材料的制造商与市场进行规范,使其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住户要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科学规范装修,并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家具。同时,对装修完工的房屋要进行污染物检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而对于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等污染,则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执法管理、开展秸秆生态化应用新技术、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和妥善处置等进行有效治理。

[1] 王铁宇,李奇锋,吕永龙.我国VOCs的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2013,(12).

[2] 莫梓伟,邵敏,陆思华.中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成分谱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4,(9).

[3] 曹文文,史建武,韩斌,等.我国北方典型城市大气中VOCs的组成及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2,(2).

[4] 李雷,李红,王学中,等.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13,(12).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of Organic Waste Gas Pollution

Gao Song

Organic waste gas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urban air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In China,organic pollutant pollution usually ha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which is related to its pollution source and atmospheric state.The harm of organic waste gas pollution to human body and environment is various,and need to carry out targeted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automobile exhaust pollution source and domestic pollution source separately.

VOCs;automobile exhaust;straw burning

X701

B

1003–6490(2016)10–0108–02

2016–09–15

高松(1974—),男,江苏泗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汽车尾气污染源废气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我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纳米级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