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尔干语言联盟*

2016-03-13В.П.Нерознак

外语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巴尔干重合词汇

В.П. Нерознак

巴尔干语言联盟*

В.П. Нерознак

巴尔干语言联盟(Балканский языковой союз)或称巴尔干诸语言(балканские языки),这是一个用来表示作为专门类型语言共同体的东南欧诸语言总体的术语:该共同体被区分出来的根据不是发生学上的同源关系,而是在统一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于长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共同的结构—类型学特征。

巴尔干语言联盟通常包括印欧语系斯拉夫、罗曼、阿尔巴尼亚、希腊各语族的语言: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部分地)、东罗曼诸语言、阿尔巴尼亚语、现代希腊语。在强烈的相互影响过程中,属于巴尔干语言联盟的各语言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上都创造出一整套类型交会的语言现象,即所谓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对巴尔干语言联盟持严格的类型学观点的人认为,这些交会现象并不是基于语言材料上的同一,而是基于“词语不同,语法相似”原则上的一致。巴尔干语言联盟的语言类型学分类既是根据语言结构发展的区别性特征,又是根据这一发展的相似性特征而得以实现的。一些学者认为,巴尔干语言联盟的中心是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与罗马尼亚语,因为这些语言所具有的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的数量最大,而外围是现代希腊语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因为这两种语言中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出现的频率较低;而Kr. 桑德菲尔则认为,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扩展的中心是希腊语。

巴尔干语言联盟成员的语音方面有以下的共同特点:言语的节奏—韵律组构相似,有呼气重音而无元音在音量上的差别(保加利亚语和马其顿语的部分方言以及具有多声调重音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除外);元音的声调类别相同;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东罗曼诸语言中有独特的中舌(中性)元音ǔ(书写上分别用ё, ъ, ă表示);辅音在东罗曼诸语言、现代希腊语与某些保加利亚及马其顿方言中发生软化。名词在形态方面的类型学共性包括:第二格与第三格相同;存在有定/无定范畴,冠词后置;比较级别形式通过分析方式构成;数词11到19按所谓处所格方式构成(试比较保加利亚语единнадесет等)。巴尔干语言联盟成员中动词发展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借助助动词хотеть‘想,要’单数第三人称和相应的动词变位形式(verbum finitum)构成分析型的将来时结构(阿尔巴尼亚语的盖格方言是另一种结构);不定式被连接词从句(主从关系)或并列主句(并列关系)取代而自行丧失。巴尔干语言联盟的句法特点表现为:宾语重叠;使用代词性附着词(置于重音词之后或之前的不带重音的后附词、前附词)行使人称代词、指示副词的功能;如果名词带冠词,要使用前置词с;以连接词что(‘it’)导引的小句将主题前置(一个成分只有在与后续的一个或几个句子成分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其意义)。在同巴尔干语言联盟成员的相互影响之下,巴尔干语言单位重合化的进程在加告兹语的句法中也可见到。

除了共同的语法特征之外,巴尔干诸语言还有相互间存在大量对应词汇的特点,而这些对应词汇的根源是各个时期从希腊语、拉丁语、斯拉夫语、土耳其语引入借词。等同词汇可分为3种类型:巴尔干语言联盟的所有语言共有的等同词汇;只是一些语言共有的等同词汇;仅两种语言共有的等同词汇。占有特殊地位的是起源于同一原始语(古巴尔干语)的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语的平行词汇。巴尔干语言联盟范围内各语言的会聚发展是由一系列原因决定的:底层语言(色雷斯语,伊利里亚语)的作用,语言混合的过程与双语制、巴尔干各民族社会条件与经济结构的共同性、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在巴尔干语言联盟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希腊、拉丁及斯拉夫诸语言,其中每种语言都成为针对特定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的形成产生主要影响的语言(希腊语对不定式的影响、斯拉夫语对数词11到19的影响、罗曼语对将来时的影响等)。在确定其他各语言区是否也存在语言联盟这种现象时,巴尔干语言联盟成为判断地域相邻的各种语言与起源状况无关的会聚发展的标准。

巴尔干诸语言对应现象的研究始于19世纪,那时V. E. 科皮塔尔便指出这些语言的结构中呈现许多共同特征。之后,F. 米克洛希奇强调,巴尔干诸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语法相似,但词汇有别。1926年,K. 桑德菲尔德对语法、熟语、词汇领域的全部交会现象(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资料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诠释,他区分出巴尔干诸语言的20项共同特点。对巴尔干语言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是А.М. 谢里舍夫的研究成果,他将巴尔干语言重合单位区分为3类:(1)语义对应单位,(2)句法与形态对应单位,(3)语音对应单位。语言联盟理论的创始人是Н.С.特鲁别茨科伊,他还提出了巴尔干语言联盟这一概念。他第一次在1923年,后来在1928年第一次国际语言学家代表大会上,以巴尔干语言联盟为例论证了将语言联盟同语族与语系区分开来的必要性。从事巴尔干语言联盟问题研究的有Р.О. 雅可布逊、P.斯科克、B. 哈夫拉内克、V. 斯卡利奇卡、В. 格奥尔基耶夫、А.罗塞蒂、G. 赖兴克龙、E.赛登、О. 扎伊德里、H. 比恩鲍姆、H. W. 沙勒。对巴尔干语言联盟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原苏联巴尔干学家谢里舍夫、А.В.捷斯尼茨卡娅、С.Б.伯恩斯坦、Т.В. 齐夫扬、Г.А. 齐洪、М.А. 加宾斯基等。

(译者:于鑫;审校:高枝青、张家骅)

Трубецкой Н.С., Вавилонская башня и смешение языков, в кн.: Евразийский временник. 3, Берлин, 1923.

Цивьян Т.В., Имя 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ое в балканских языках, М., 1965.

Десницкая А.В.,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древнеалба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и общебалканские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М., 1966.

Габинский М.А., Возникновение инфинитива как вторичный балканский языковой процесс, Л., 1967.

Цыхун Г. А., Синтаксис местоименных клитик в южнославянских языках, Минск, 1968.

Новое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 выпуск 6, Языковые контакты, М., 1972, с. 94-119, 308-418.

Балканский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 М., 1977.

Sandfeld Kr., Balkanfilologien, Kbh., 1926.

Его же, Linguistique balkanique. Problèmes et résultats, P., 1930.

Trubezkoy N.S., Phonologie und Sprachgeographie, TCLP, 1931, v. 4.

Jakobson R., Über die phonologischen Sprachbünde, там же.

Les problèmes fondamentaux de la linguistique balkanique, Sofia, 1966.

Les études balkaniques, tchécoslovaques, v. 1-5, Praha,(1966-1976).

Schaller H.W., Die Balkansprachen, Hdlb., 1975.

Его же, Bibliographie zur Balkanphilologie, Hdlb., 1977.

Haarmann H., Balkanlinguistik, Tübingen, 197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11&ZD131)的阶段性成果。

H7

A

1000-0100(2016)05-0007-2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5.004

定稿日期:2016-08-15

【责任编辑陈庆斌】

猜你喜欢

巴尔干重合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大黑海沿岸地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新奥斯曼主义与土耳其的战略布局
西巴尔干国家向欧盟标准趋同:问题和挑战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中亚“巴尔干”的伤痛
浅析重合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