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连锁经营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2016-03-12于宏王丽红田志宏
于+宏++王丽红++田志宏
摘 要:农资流通体系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资连锁经营对于规范农资流通市场秩序,提高农资流通企业竞争力,保障农资产品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资连锁经营以供销社为基础快速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企业数量、连锁网点数量和农资销售额均实现了数倍增长,各地农资连锁经营类型多样化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也实现了跨区域服务。然而,由于农资市场固有的特性、农资连锁企业自身不足以及农资连锁经营环境仍不完善,导致我国农资连锁经营仍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培育农资供给的现代市场主体是农资流通体系市场化出的关键,应着重从培育优质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创新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和完善农资连锁环境三方面促进农资连锁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农资连锁经营;农资流通体系;连锁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08
1 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的背景及意义
连锁经营是指在总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若干个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按照统一的经营模式,进行采购、配送、分销等经营组织方式[1]。连锁经营是现阶段商品流通领域最先进的经营模式,在各个行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连锁经营在农资领域的应用,对于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提高农资行业竞争力,应对国际农资市场竞争,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农资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农资消费大国,有效的农资供应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量达到5 995.94万t,农药使用量180.19万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到249.3万t。农资流通的质量和效率是关系农业产业安全的重大问题。然而,农资产品质量低劣现象时有发生,且农民买到劣质农资后,很难顺利获得赔偿[2]。引入连锁经营后,在进货、售后服务等多个渠道对农资产品都有质量保障。农资连锁方式不但能使农户能够很方便地购买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而且也将大大减少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事件。
其次,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优化农资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我国农资市场呈现出“多条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共存竞争”的新格局[3],然而,我国农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导致农资企业之间无序竞争[4],恶化了农资企业生存环境。农资连锁经营通过总部与分店之间清晰的产权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分割、利益分享机制,将农资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共赢关系,促进农资企业之间利益联合,进而有利于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三,农资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国内农资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在信息化、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时期,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尤为迫切。自2006年我国农资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众多跨国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农资市场,国内农资经营企业就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世界农资巨头纷纷加快了占领中国市场的步伐,使得国内农资企业的低成本红利大幅降低,农资市场竞争面临着更高层次的竞争,迫切需要引入现代经营模式提升国内农资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
2.1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脉络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是伴随着农资流通体制深化改革的进程逐步确立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资流通主要依靠供销合作社,直至1989年,农资流通体制开始改革,农资流通进入了以供销社为主、农业三站和各类农资企业为主辅的“一主两辅”的阶段。然而,此阶段农资流通体制仍以计划为主。1998年,中国农资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农资市场开始放开,连锁经营模式开始应用于农资流通领域。2002年以来,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先后颁布了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相关文件,并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具有实质性推动作用的措施,促进了农资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表1)。
2.2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发展的特征及成效
2.2.1 农资连锁经营快速发展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具有显著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特征,依托以供销社为主要渠道的农资流通格局,连锁经营模式在农资流通领域的应用范围呈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态势。各地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带动下,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平台,通过对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造,实现了农资连锁网点的搭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供销合作系统农资连锁经营企业为657家,比2003年增加了250家,连锁网点达到3.69万个,比2003年增加了1.94万个,供销社系统内连锁经营销售农资达到409.28亿元,增加128.1亿元,增长53.8%[5]。经过10余年的发展,2014年,全国供销合作系统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达到2 848家,占供销总社系统内农资经营企业的67%,是2004年农资连锁经营企业数量的4.33倍;农资连锁网点达到37.30万个,是2004年的10.1倍。与此同时,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农资销售额也大幅增长,2014年连锁经营企业的农资销售额达到2 712.1亿元,是2004年连锁经营农资销售额的6.63倍(表2)。
2.2.2 农资连锁经营类型呈现多样化 各地根据实际条件和优势,探索形成了多种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典型的有“龙头农资企业+基层供销社+区域农资营销协会”模式和“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直营店+加盟店”模式。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以鑫富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和区域性农资营销协会为骨干,分销店和综合服务站、便民服务店为基础,整合、吸纳部分农资经营大户加盟,建立了全区农资连锁配送经营体系。江苏省靖江市以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一体化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农资龙头企业+农资超市+基层农资点”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江西省益丰县推进了“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直营店+加盟店”的经营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建成形成了“县级配送中心+乡级配送站+直营店+连锁加盟店”的农资连锁经营体系(以上资料来源于全国供销总社官网)。
2.2.3 农资连锁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日益完善,农资物流体系也不断发展,农资跨区连锁经营的条件日益成熟,促使农资配送和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地不断涌现了农资的跨区连锁经营企业。河北省农资有限公司以“丰泽苑”为品牌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在河北及周边区域已建成配送中心120家和乡村农资加盟店4 108家[1]。浙江省台州市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台州农资有限公司在海南海口、广东海丰、广东汕头、云南昆明、上海、苏南等地开设18家农资连锁配送店。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资连锁超市达到25家,全市农资连锁辐射门店达223家,配送店超过2 500家,经营网点覆盖台州市所有乡镇,并延伸到上海、汕头、海口等地(以上资料来源于全国供销总社官网)。
3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自1998年我国农资流通领域引入连锁经营以来,各地农资连锁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较大规模。然而,农资连锁经营依然举步维艰,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3.1 农资需求的固有特性,加大了农资连锁经营的难度
农资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由于农资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资需求的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域性。首先,农资需求具有分散性,农资市场需要面向广大农村,然而,农户分散居住在不同地域,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对农资产品的需求也各个不同[6],对农资连锁经营的网点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二,农资需求具有季节性,农资经营的淡季相对时间较长[7],农资专营连锁店的经营效益受到较大影响,给单个连锁点的经营利润平衡造成较大困难。第三,农资需求具有地域性,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各地作物种类及农业生产结构各个差别,种植技术也各个不同,对农资产品的需求在数量、品种、品质方面都不尽相同。同一作物,在不同地域环境下,也会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影响,而对农资的需求产生差异[6]。这对农资连锁经营网点的跨区服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3.2 农资连锁经营主体尚不成熟
近年来农资连锁经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全国供销社系统,具有连锁经营特征的农资企业近2 500家,连锁网点达37万余个。但真正具有市场规模且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农资连锁企业却甚少。农资连锁企业规模小,农资连锁企业连而不锁,连锁企业之间只是店面设计上统一形象,而总部对信息、物流等方面仍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这些都表明,农资供给的市场主体仍不够成熟,下一步,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需要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转向农资连锁企业内在的管理、品牌建设等连锁经营的质量层面,进而提高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农资连锁企业在国内外农资流通领域的竞争力。
3.3 农资连锁经营环境仍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完善,制约了农资连锁经营发展。农资经营与农业技术服务密不可分,农资供应实际也是农技服务的重要内容。农资连锁经营意味着农技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然而,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社会化进程缓慢,很多农业“三站”仍然承担着农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资连锁经营的开展。二是农资流通市场仍处于发育阶段,在体制机制设计、具体运行环节等多方面都还不成熟,政府对农资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比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农资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农资流通体系市场化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三是农资连锁经营发展的市场设施条件仍有待改善,农村地区在物流、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4 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推进农资流通体系改革与建设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已经基本建成,阻碍农资连锁经营发展主要在于固有的行业特性和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应用和经营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培育农资供给的现代市场主体是农资流通体系市场化关键。因此,未来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主要依靠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自身建设,培育农资领域具有知名品牌、优质网络的连锁经营企业,实现农资连锁经营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更高发展层次。
4.1 加强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自身建设
培育市场化的经营主体根本途径是加强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自身建设。一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构建产权清晰、责权利明确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二是加强农资连锁企业内部管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加强连锁总部与分店之间的关系,加强农资产品的“六统一”标准化运营[8],多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信誉度和知名度,注重企业品牌形象打造。三是完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优化农资连锁分店的网点布局,充分了解农资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情、运输条件和分店辐射能力等因素,寻找最优布点方案。
4.2 创新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完善连锁经营运行机制
灵活运用不同连锁经营模式,完善连锁经营的运行机制[9],才能有效解决农资连锁经营中连而不锁、锁而不连、连得过紧、锁的过死等运营中问题。首先要选好连锁经营模式,理顺连锁总部与分店的产权关系,再确定采取加盟店、直营店、特许加盟店的模式开展连锁经营。其次,加强总部对分店的运营管理,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统一化、标准化的市场优势,形成总部与分店利益紧密结合的运营秩序,提高总部对分店的指导和管控力。
4.3 进一步改善农资连锁经营环境
着力改善农资流通领域的政策环境、物流环境和信息技术条件。一是加快推进农资流通体系市场化改革,完善农资流通体制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行政审批程序。二是加强农资流通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现有物流网络的利用效率,拓宽农资物流的渠道[10]。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资流通、农资经营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皓月,王新栋.河北省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及发展探索[J].河北农业科学,2011(5):86-88,91
[2] 钟幸玲,任大鹏.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和反竞争倾向防范[J].商业时代,2008(18):9-11.
[3] 肖立.新型县级农资连锁经营崭露头角[N].农资导报,2008-11-26.
[4] 夏敬源.我国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5(1):4-6.
[5] 吴璟.我国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及改善探究[J].现代商业,2009(33):9-10.
[6] 庄一敏.解析农资连锁业态的五大矛盾[J].中国农资,2006(7):15-16.
[7] 刘芳.浙江供销系统农资连锁流通网络“一网多用”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77-78.
[8] 蒋宗明.新形势下农资连锁“突围”路径探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3):69-70.
[9] 黄小兵.农资连锁分销体系的发展模式[N].农资导报,2010-04-02.
[10] 杨毅,王保利,万广圣.我国农资连锁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6(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