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6-03-12蒋乐雅

考试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职场技能精神

蒋乐雅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体劳动者,一向强调学生的技能培养,但是拥有一流的职业技能就是合格的员工吗?有的人业务能力、操作技能相当出色,但工作对他来说只是赚钱的工具,以收入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唯一指标,导致频繁更换工作。根据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企业更重视员工的忠诚和责任,而技能却排在后面。确实,一个业绩优秀的团队或者一家效益很好的公司,里面的员工都给人一种特有的精神面貌,很少听到他们的员工抱怨不公、工作倦态,这就是职业精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那什么是职业精神呢?职业精神内容包括很多方面: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如何将职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呢?

一、学习中融入职业精神

1.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实地参观、专业分析等,让学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性质、意义和工作环境有所接触、了解。只有喜欢这个职业才会努力学习技能,即便在枯燥、重复、辛苦的基层岗位上,日复一日,仍然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批评,十年磨一剑。然后入学初的教育往往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只是让学生对未来行业有所了解,初步适应,产生想进一步了解、想进一步把学习专业知识的欲望,达到最初的目的——树立理想的轮廓。

2.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初中刚毕业的人,很少会思考五年以后的事情,更别说是规划,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未雨绸缪,思考未来,向学生展示这个行业内佼佼者们的成就,向学生宣传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循着他们的足迹找到前行的方向,于是乎更容易由此获得前行的力量、学习的动力。

3.接下来学生开始学习两年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课程,在最初的两年内,学生并没有全面学习专业课程,学生普遍觉得语数外很枯燥,而且实用性不强,找不到学习的动力,这也许会让入学教育时培养出来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但是如果入学教育成功的话,那么学生每个学期都会很期待专业课的开展,这两年便需要锻炼学生的耐心,磨炼学生的性情。对于职校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很多是重复性高的,枯燥的,于是便会有很多人坚持不下去,而只有沉下心来,不为外界所动,在操作工艺上精益求精,才能成为行业中的精英,成为“大国工匠”。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得抱着从事这个职业的决心,不管多苦多累多难,都要坚持下去——这是一种职业态度。

4.二年级下半年专业开展起来了,却只是专业基础课,有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奠定了实践课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以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此时教师要对学生格外严格要求,任何一个操作都要反复练习,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耐心解答,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要随便放过,让学生感受专业魅力、专业的严谨及追求品质的职业作风。

5.当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开展后,学生应该已经养成钻研的习惯,上课特别认真,会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会主动问问题,为做好一个操作,反复练习,没有怨言,已经产生强烈的专业归属感,而且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他们糊口的技能。

二、生活中融入职业精神

世界著名社会学家马尔滕有句名言:“工作是一个人的人格表现。”“90后”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来自单亲家庭,在家从不劳动,动手能力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到工作岗位上就很难适应。要培养学生能吃苦、愿奉献的精神。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吃不亏,受不了委屈,老师应该在学生中建立宽容、奉献的价值导向,以表扬、激励、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助其价值观的形成与人格的健全。合理运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磨炼他们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时,班主任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布置课外作业,比如市场调研、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新闻信息班会,收集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布置教室墙面或者班级空间等,这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锻炼书本以外的技能,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同时使职业感充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职业和生活紧密结合、密不可分,这为培养职业精神奠定了基础。

三、实习期间融入职业精神

实习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最后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明白实习的最终目的是技能的实际运用,是所学知识与职场需求的对接,是对职场人际关系的初步建立,而不是收入攀比,不是实习地点的攀比。首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实习点和带教老师,完善的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其次,实习期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适时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鼓励他们在隐忍中练就技能,在锻炼中发现困难,在困难中寻求突破,从突破中实现自我提升。

四、就业是职业精神最终养成的时期

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在工作后逐步完善,首先这个工作得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次工作对每个人来讲其实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获得尊重、促进人际交往、事先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我们每天的工作不是为老板,为企业在打工,而是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才会不仅仅满足于简单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才会不断思考,并勇于承担责任。像《大国工匠》中的人物那样,哪怕是最简单重复的工作,依然能沉下心,用心完成,经过数十年的积淀,最终完美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在五年教育中时时处处融入职业精神,提炼职业精神,从满足职场长远需求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培养爱岗敬业、踏实奋进、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接班人。

猜你喜欢

职场技能精神
高级技能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拿出精神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