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3-12陈俊昊
陈俊昊
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俊昊
(浏阳市第一中学 湖南省浏阳市 410300)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各个国家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当然在此方面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它们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本文对能源工程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做了具体的阐述,详细介绍了煤炭这一资源在整个自然能源结构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以及能源的未来发展动向,那就是将煤炭资源实行清洁利用,着重发展清洁能源,促进新型能源的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源;动力工程;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煤炭资源
1 能源动力工程的重要性及煤炭的地位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想要得到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依托能源作为基础,它对于国家的国民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想而知,对于国家来讲国民的生产总值越多,相应的能源消耗也就越大,对当今的形势来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良好发展是大部分人非常关心重视的话题。能源动力工程和能源是经济和整个社会取得发展的基本我只基础,它将传统能源的使用作为重点,将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作为发展方向。
长久以来,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存在形式,这样一来就使得其他能源在总能源的比例中就占的比例相对来说较小,最终使得总能源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同时对煤炭资源的大量利用使得大气严重的污染,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和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就当前环境状况,发展新型能源较少煤炭的使用量是势在必行的,同时想办法使得煤炭的利用率提高,并提倡使用高效率煤炭燃烧设备都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气体和液体的燃烧必然会加大需求,这样就显得节约环保显得格外重要,这对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发展新型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2.1 对于煤炭资源应该实行清洁利用
对于煤炭资源的清洁使用必须要以当今对煤炭资源的使用现状作为具体的出发点,就当前的形势来讲,我们国家在未来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采用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燃煤的燃烧效率提高,将燃烧所得的燃烧产物进行有效控制,最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将煤炭对大气的污染降到最低,在现阶段要想实现煤炭资源的低污染,我们可以从煤炭的开采到煤炭的具体使用采取措施,这样会使得对于大气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例如可以对煤炭进行洗选,选取符合实际情况的煤炭进行燃烧使用,另外,对于煤炭燃烧产物的排放应该进行处理后排放及对煤炭灰的利用等都是清洁利用煤炭资源的突破点。
2.2 对于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应该大力发展
除了最基本的燃料煤炭外,还有很多其他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就当前能源的大环境来看,能源紧张和能源储量不足之间的关系使得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其次对于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大力发展沼气、核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目前已经取得的不错的效果,但是因为地域条件的限制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可再生能源使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环保和能源都有利益的新型能源一定是未来能源使用的主流。
2.3 对于核电资源应该大力发展
随着国家对新型能源的重视,目前核电资源也在慢慢的崛起,并且核电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对核裂变已经能够很好地妥善控制。与传统的能源煤炭相比较,核电对于环境基本没有什么污染,所以对核电资源的大力发展非常符合我国对能源的实际需求,并且现阶段对核电利用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应该将核电资源大力推广,使得核电成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4 加快生物质能的发展
在能源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例如对于生物能的发展,生物能源是植物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过来的一种化学能,与风能、核能、潮汐能一样它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畴,同时将乙醇作为石油、煤炭等常见燃烧能源的替代品,课余大大较少环境污染。除此之外,生物能、沼气等资源的发展也是将能源结构优化的关键一步。
3 未来的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的不断普及,这种对新型能源的推广及普及在未来必定会成为能源方面的主流,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时候,一定要将环境保护作为首位,不能为了取得发展而去牺牲环境,这样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对环境没有一点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致力于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坚持绿色发展,将传统能源不断向新型能源转变,使可再生能源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市场不断增强。
4 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动力工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无限循环利用,保证能源的供给,促进社会的长久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两者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保护生态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1]蔡瑞林.能源动力系统应与环境相协调[J].创新科技,2001.
[2]赵玉伟.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TK01
A
1004-7344(2016)33-0322-01
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