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特征进行检验鉴定的可靠性研究
2016-03-12赵正伟常绍梅
赵正伟 常绍梅
足迹特征进行检验鉴定的可靠性研究
赵正伟1常绍梅2
(1.富民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 2.元谋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
鞋内足迹与赤足足底,脚面足型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在足迹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从运动力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讲,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都是不同的,那么形成的运动特征也不相同。在刑事侦察的过程中,合理的、准确的进行足迹特征的检验鉴定,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有利信息。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足迹特征检验鉴定的可靠性,进而明确鞋内足迹检验鉴定的应用意义。
足迹特征;检验鉴定;可靠性
从理论上来说,人的足迹特征还存在着另一种反映形式——鞋内足迹。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及运动能力不同,那么在人运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鞋内足迹也是不同的。因此,通过鞋内足迹的检验鉴定,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脚型及行走运动。由此看来,刑事侦查方面通过检验鉴定足迹特征是可以了解人的个人特征。
1 鞋内足迹及其特征分析
1.1 鞋内足迹
鞋内足迹是指人的赤脚或穿袜子的脚,在行走运动中,以鞋内底或鞋垫为承载物,经过反复接触、摩擦与挤压留下的印记。由此可以确定,鞋内足迹的形成,从脚穿上鞋与鞋体接触就开始产生静摩擦力,行走运动产生动摩擦力,脚底面接触鞋内底形成挤压磨损、疲劳磨损,在鞋内底上形成汗垢磨损痕迹,汗垢磨损的积累则形成完整的鞋内底脚型形态。因此,鞋内足迹的形成与人体重力、穿鞋时间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在进行鞋内足迹检验鉴定中,重点检验和鉴定鞋内足迹的特征,可以客观的了解穿鞋人的运动痕迹、自身的特殊性及相对稳定性。
1.2 鞋内足迹的特征
1.2.1 脚的外轮廓特征
鞋内足迹是人的脚掌、脚面与鞋内底、鞋内帮反复不断接触中逐渐形成的。人在长期穿同一双鞋的情况下,身体的重力将反复作用在鞋内底及鞋内帮,进而形成人的脚型轮廓及脚型各部位的形态特征。通过检验鉴定鞋内足迹,可以了解穿鞋人的脚趾大小、形状、分布形态;脚趾与脚前掌边沿的搭配关系;脚跟的形态等。如若穿鞋人的脚有某种缺陷,也能够直接的反映在鞋内足迹上,通过检验鉴定鞋内足迹,也可以了解到这一方面。所以,通过对鞋内足迹具有反映穿鞋人的脚的外轮廓特征[1]。
1.2.2 压痕特征
通常情况下,鞋内底一般是利用比较细密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渗透性、弹塑性。人长期穿同一双鞋的情况下,受人体重力的作用,将会在鞋内底上压出痕迹。由于人脚支撑人的身体,身体的重心分别落在第一跖趾、第五跖趾区和后跟中心等三个部位,那么在检验鉴定鞋底足迹中重点鉴定第一跖趾、第五跖趾区和后跟中心对应的足迹位置,可以明确压痕特征,进而获得关于穿鞋人的个人特征。
2 影响鞋内足迹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鞋内足迹特征的检验鉴定能够了解穿鞋人的个人特征。但是,鞋内足迹容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那么鞋内足迹检验鉴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将大大削弱。
2.1 鞋子种类和鞋底材料对足迹特征的影响
在市面上会有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鞋子,人们常常会选择某种类型、某种材质的鞋子。这就意味着鞋内足迹的检验鉴定,将建立在不同鞋子上。从人们鞋内足迹形成情况来看,鞋子的种类及鞋底材料会影响鞋内足迹的形成,如布鞋、平底皮鞋、休闲鞋等,容易形成鞋内足迹,而高跟鞋不容易形成鞋内足迹;鞋底材质较软容易形成鞋内足迹,鞋底材质较硬,则不容易形成鞋内足迹。相应的,鞋内足迹的检验鉴定将会受到影响[2]。
2.2 穿用时间长短对足迹特征的影响
因为鞋内足迹的形成是人的脚反复与鞋内底、鞋内帮反复摩擦形成的。那么,穿鞋时间穿短将会影响摩擦效果,即穿鞋时间较短,形成的鞋内足迹比较模糊、且不完整;而穿鞋时间较长,形成的鞋内足迹比较清晰、完整。而要想准确了解穿鞋人的个人特征,需要对鞋内足迹的形态及特征进行检验、鉴定,那么穿鞋时间较短,还未形成完整的、清晰的鞋内足迹,自然会影响鞋内足迹的检验鉴定效果。
3 鞋内足迹特征检验鉴定的可靠性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鞋内足迹特征的检验鉴定是可行的,能够鉴定穿鞋人的个人特征。但是,因为多种因素会影响鞋内足迹形成情况,所以,应当在鞋内足迹特征检验鉴定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明确穿鞋人的脚掌与鞋内足迹的对应位置,在基础上确定足迹的边缘形态、各部位的具体方位关系、重压点及掌后缘等。
(2)明确鞋内足迹容易变化的部位,进而思考鞋子对人脚的限制下足迹长度、五趾形态、趾尖至掌前缘距离等[3]。
4 结束语
在侦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科学、合理的进行鞋内足迹的检验鉴定,能够了解穿鞋人的个人特征。但是,由于鞋内足迹形成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鞋内足迹的检验鉴定可靠性不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进行鞋内足迹检验鉴定,提高鞋内足迹鉴定的准确性。
[1]许雯.足迹检验理论及其应用——从真实案例论足迹检验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大学,2010.
[2]吴健,刘双林.浅议同一人穿不同鞋磨损特征的检验[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4):56~58.
[3]毛文智,张良毅.足迹跟部间架结构磨损特征的量化检验[J].刑事技术,2011(1):50~51.
D918.81
A
1004-7344(2016)33-0302-01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