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
2016-03-12申英龙
申英龙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
申英龙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610036)
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下,农民不断的增产增收,农村住宅的新建与改建率也逐年上升,如果可以在农村住宅中推广节能技术,将有效降低能耗,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环境。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行分析。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推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绝大多数的人居住在农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村住宅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资源辽阔,但是人口众多,资源耗费量大,因此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是现在社会的首要任务。现阶段的农村住宅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模式,很少运用节能减排的建筑材料,而农村住房在我国建筑施工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因此,农村住宅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1 现阶段农村住宅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节能的思想观念
在城市的建设施工中,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的实施已经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农村住宅建设中,由于观念的落后和技术的不成熟,大多数的农民还是选择传统的建筑材料,对于新型的节能材料:①可能认识不足;②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选用,现阶段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比较滞后,影响着技能技术在农村的发展。
1.2 技能技术落后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涉及到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例如:村落的整体规划、节能材料的选用、新能源的使用等等,在现有的农村住宅节能技术中,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可能某一单个的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对于农村住宅的节能推广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造成村民也不愿意使用节能产品,这给制约着住宅节能技术在农村的推广。
1.3 受地域条件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住宅遍布在全国的各个角落,不同地域的气候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东北寒冷、西部干旱、南部炎热多雨,不同的气候特点对于建筑材料有不一样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建筑节能材料应对不同的气候特点的通用性较差,这也影响着住宅节能技术在农村的发展。
2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应用措施
2.1 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
合理的规划设计是保证农村住宅节能性能良好的基础,也是在农村顺利推行的保证,农村节能技术的规划实施必须要依据农村住宅的现有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节能性能的改良,农村住宅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大,门窗多采用铝合金材质的产品,我们应依据这些条件进行改良。此外,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要深入研究当地居住建筑和居民的生活,对当地的建筑文化进行充分发掘,并把这些代表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征体现到设计的细节上。
在进行农村住宅总体规划时:①对于农村住宅的选择,应该选取人口密集的地区,若是山区可以选择靠近山体的位置,这样可以解决农村住宅夏热冬冷的缺点。②要合理的利用土地,现在农村的宅基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不利于通行的宅基地会被人们弃用,这就需要总体的规划,保证每寸土地都发挥应用的用途。③农村住宅由于面积大,墙体薄,普遍存在着夏热冬冷的特点,所以应该选用保温隔热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并且建造坐北朝南的房子,便于采光,另外也要合理设计窗墙比例,以利于房子的采光、保暖、通风。
2.2 围护结构保温技术的应用
围护结构是在农村住宅普遍使用的保温技术,它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在原有住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还可以保护周边环境,改善屋内的居住环境。现阶段使用的围护结构材料主要是草砖,草砖的主要材料是稻草、麦秸,它是利用草砖机用铁丝或绳子将稻草或麦秸压制而成,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保温隔热效果好,并且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是适应现代节能减排需求的高性能产品。与传统的保温材料相比,草砖的热性能更稳定,并且草砖本身是绿色无污染的产品,使用期完成后可以回归自然,自动降解,不会给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草砖已经推广就引起了大量的关注。
2.3 积极利用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也是农村住宅节能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现在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紧缺,使用新能源的产品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现在农村节能技术中利用最多的是太阳能,农村地域宽广,有充足的光照,这就给太阳能技术的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太阳能采暖、发电等。新型的农村发展中,将太阳能集热器与房屋屋顶融为一体,这样既可以解决冬天的取暖问题,也便于一年四季热水的供应。现在太阳能在农村住宅中普遍使用,我们要不断进行技术研究,以提供更好的节能服务。
3 结语
总之,在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推广有积极的意义,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解决农村社会中存在一些问题,让农民有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1]刘建龙,陈文,谭超毅.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1).
[2]董海荣,祁少明,韩春咏.冀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08).
[3]闫有喜,徐放.浙江省山区农村住宅节地规划技术的构建与应用[J].小城镇建设,2011(04).
[4]洪光荣.农村住宅集聚建设可行性研究——基于梅岭村住宅规划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03).
TU241.1
A
1004-7344(2016)33-0329-01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