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2016-03-12陈卓
陈卓
高血压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陈卓
(成都列五中学 610066)
高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是引发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尿毒症、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的重要诱因,本文主要针对高血压的危害与防范措施进行系统的分析。
高血压;危害;防范措施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它的主要表现是体循环动脉血压的增高,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非常高。高血压这种疾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且它还会引发其他的疾病,高血压是临床中的健康杀手。数据显示,在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异常者各有2亿,且在社会的发展之下,高血压发生率会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有150万人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其中直接治疗费用达到了300亿元,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1 高血压引发的常见风险
1.1 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很容易导致中风,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病,来势凶猛,即使有幸生存下来,残疾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压越高,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高血压是人体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的患者的情绪一旦发生激烈的波动,会引起血压的瞬间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的破裂以及出血。
1.2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
高血压与人体肾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血压疾病会损害人体的肾脏,同时,肾脏的损害又会加重患者高血压疾病病情。急骤发展的高血压还可能导致患者肾小动脉呈现出弥漫性病变,进而引发尿毒症。
1.3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主要病症是动脉压的持续性升高,而动脉压的持续性升高又会给人的心脏造成极大的负担,引发代偿性左心肥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它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中往往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1.4 冠心病
血压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发生变化。长期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很有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发展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2 预防高血压的措施分析
2.1 控制盐分摄入
要想预防高血压疾病,就必须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盐分摄入过多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它会导致人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高血压。盐中含有钠离子,盐分摄入过多就意味着钠离子摄入过多,过量的钠离子被人体吸收后会出现水钠储留现象,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同时,盐分摄入过多还会引起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每天的盐分摄入量做出了规定,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3~5g,超过这一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2 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有关研究指出,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人群高2~6倍,因此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十分重要的,肥胖人群必须合理膳食,减少热量摄入,以此来减轻自己的体重。除此之外,肥胖人群还应加强体育锻炼,通过合理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2.3 戒烟
要想预防高血压,戒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烟草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会造成人体血压升高,有关研究表明,一支烟中所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人体的血压上升25mm汞柱。此外,尼古丁会导致人体小动脉收缩,长时间大量吸烟人群持久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2.4 限制饮酒
限制饮酒或者饮用保健酒也是预防高血压的良好手段。有关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对人体的健康是十分有利的,饮用具有降压效果的保健酒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作用。银杏王酒就是一种具有降低血压功效的保健酒。这种酒的基酒是黄酒,酒中加入的珍贵药材多大二十几种。并且这种酒中含有银杏精华,银杏具有维护血管的功能,能够预防高血压疾病。有关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有助于降低血压,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的产生。此外,要预防高血压疾病,密切关注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高危人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
3 结语
高血压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趋向于年轻化,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发病原因更为多样化。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在逐年较快速增长。我们一方面在努力提升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另一方面,却面临着“高血压越治越多”的严峻形势。要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仅仅依靠政府的宣传是不够的,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1]娄磊.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09).
[2]邓明,张水艳,陆怡衡.温胆汤加味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1).
[3]郭天蓉,梁伟.浅析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建议[J].甘肃医药,2013(04).
R473.2
A
1004-7344(2016)33-0283-01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