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虫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3-12邓熹

大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防治法虫害害虫

邓熹

森林虫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邓熹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 410008)

有着“地球之肺”美誉的森林对于地球生态良性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是全社会的责任。其中,防止虫害是森林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林业工作者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就森林虫害的常见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分析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国林业保护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森林保护;森林虫害;虫害防治

在森林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虫害、砍伐、洪涝、干旱等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森林虫害,如果病虫害发生,会给森林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灭顶之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 森林虫害防治常见问题

近年来,随着森林虫害蚕食的森林面积越来越大,其所带来的环境次生伤害也屡有发生,人们日益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由于森林面积拓展早期多采用单一树种人工造林的形式,纯种林木大量聚集,病虫害发生率大大提升,森林虫害面积随之激增。

目前,最为常见的森病虫害常见问题有:

1.1 虫害种类多样性增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货运形式的日益发达,各地经济贸易往来频次增加,病虫害也已虫卵等形式在贸易过程中完成了地点迁移,在贸易双方地点扩散。改革开放以前,松毛虫、天牛、杨扇舟蛾等物种是病虫害高发种类,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针对这些物种,我国林业工作者开发了大量防止病虫害侵袭的药品,并由此得到较好控制。然而,随着虫害在贸易过程中的大量扩散,多样化的森林病虫害逐渐爆发,由于防治手段跟不上虫害多样化爆发的进程,导致外地虫害大量破坏当地植被,甚至出现了当地从未出现过的物种导致的病虫害,大大阻碍着林业保护事业发展。

1.2 虫害潜在威胁性增强

随着森林虫害面积的不断增加、外来虫害物种结构的不断复杂,一旦爆发外来虫害物种危害,由于缺少天敌制约、防止措施无法及时到位,防治难度将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森林地域独特性,人口密度低,检测难度大,监测预报准确度无法保证,外地物种虫害一旦爆发,多有时间快、规模大、顽固难治等特点,繁殖能力强的虫害可以在短时间内遍布整个森林,造成大面积爆发,彻底消除的难度性极大,二次甚至多次爆发的几率较大,潜在威胁性强。

2 森林虫害防治可行途径

在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中,由于虫害种类多、灾害类型复杂、多以叠加式形态爆发,发生时往往存在连续性与偶发性,与实际环境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防治工作情况等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此,不同的森林虫害应按实际情况分析评估,采用最合适的防治方法,有针对性的展开森林虫害防治工作。

目前,最常见的森林虫害防治途径有以下两种:

2.1 微生物防治法

在防治工作中,林业部门可采用微生物防治法,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害虫致病微生物使害虫因病而亡,达到大量杀除森林虫害的目的。这一做法的优点有人力占用小、杀虫效果强等。不过,病虫害因微生物致病死亡后,会导致躯干变软,身体液化,体内组织流出褐黄色粘液,最终腐烂变臭,对森林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目前,常见的有效杀虫微生物有苏云金杆菌、虫霉菌、自僵菌、绿僵菌、颗粒体病毒、毛虫质型多交体病毒、赤僵菌等。采用科学方法正确选择最合适的微生物类型,不仅可以广泛大面积的防治森林虫害,更可以有选择性的保护对森林有益的昆虫,在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中逐渐得到认可,应用十分广泛。

2.2 益虫防治法

除了微生物防治法之外,还可利用有益昆虫进行防治工作。防治工作开展之前,工作人员需针对害虫种类展开详细的研究调查,掌握森林害虫的天敌昆虫特点,研究害虫在森林中的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引进益虫种虫进行人工驯化增殖,为天敌昆虫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制造良好的越冬巢穴,提升其冬季存活率,建立健康科学的生物链,确保森林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谐,将益虫数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从而降低害虫数量,抵抗重大虫害。

2.3 建立起森林虫害防治系统

利用森林虫害防治系统可以有效协调好林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升森林虫害防治成效,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防治措施,完善现有的森林检疫系统,利用涂环、喷雾、物理防治法来防治森林病虫害,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技术之外,还可以应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防治森林虫害,建立起一种集齐管理、监测、预报、应用的综合性防治体系,根据不同类型森林虫害问题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措施,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成效。此外,采用营林技术来提高树木的抵抗力,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地种植不同品种的树木,提高森林抗虫害能力,有效减少森林虫害。通过人工造林来提高树木的存活率,种植多种类的树木,根据树木种类特点和地理优势进行选择种植,形成不同混交方式的混交林,设置隔离带来阻碍害虫的迁移,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丰富树木的种类,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3 结束语

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森林保护工作者,必须跟紧时代发展,积极学习新型森林虫害防治方法,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提升森林虫害防治成效,保护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保证森林灌木的永续生长,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打下良好基础,做出长足贡献。

[1]刘敏,潘布阳,喻锦绣,陈良昌.湖南省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松林林分状况的关系[J].中国森林病虫,2011(05).

[2]云丽丽,栾庆书,金若忠,孙良岩.辽西地区油松毛虫遥感监测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02).

[3]徐光余,徐文,方思爱,张俊.马尾松毛虫发生为害与林相之间的关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8(10).

[4]曾兵兵,张晓丽,路常宽,毕华明,朱凤恩.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森林病虫,2008(02).

S763

A

1004-7344(2016)33-0332-01

2016-10-3

猜你喜欢

防治法虫害害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9月1日起实行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