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种猪的疾病诊断及预防
2016-03-12吴定海
吴定海
试析种猪的疾病诊断及预防
吴定海
(天柱县农业局 贵州天柱 556699)
种猪养殖是畜牧经济主要项目之一,为农民养殖户提供致富平台,实现了区域产业与农民收益同步发展。由于畜禽养殖有其潜在的风险隐患,导致种猪养殖面临着较高的疾病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引起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对种猪养殖常见疾病进行诊断与预防,可促进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据此,本文结合贵州省种猪养殖情况,分析了常见疾病诊断与预防方式。
种猪;疾病诊断;防治
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为国民经济改革建设提供指导方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贵州省经济战略重点内容。畜禽养殖是农业经济体系中的主导项目,按照区域地质环境进行规模化养殖,有助于研发出新型经济体系,从多个方面构建现代化畜禽养殖行业。“疾病诊治”是种猪养殖期间必须关注的问题,及时解决种猪疾病风险,才能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贵州养猪业现状
对于贵州省来说,种猪养殖是政府积极颤抖的项目,既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稳步增长,也能够提高人民经济生活水平,向市场推广出更多的农业经济项目。局通知,贵州省2015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385.2万t,猪肉产量占到336.2万t,相比2004年,增长200%以上;生猪存栏达到2855万头、出栏2584万头,比2004年增加110%以上。据此,贵州省大力发展养猪行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实现了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要从区域经济建设角度考虑,提出符合本地区战略需求的养殖模式。
2 疾病诊断与防治意义
2.1 降低养殖风险
“种猪”是畜牧养殖中的特色品种,市场需求量庞大,掌握高效养殖技术是不可缺少的。贵州省对畜牧养殖行业出台诸多优惠政策,鼓励养殖户开发新的畜牧养殖项目,实现产业多元化转型与发展。种猪养殖是风险与效益并存的项目,为了扩大畜牧养殖业的运营规模,必须要掌握市场需求及发展动态,调整现有的养殖技术模式,才能带动行业收益的可持续增长。
2.2 避免经济损失
当前,贵州省政府及农业部门对种猪养殖进行多方面技术指导,从品种改良、养殖管理、品种规划等方面实施综合调整。近年来国内畜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了产业结构支撑。实际养殖阶段,养殖户面临着诸多潜在风险,疾病是影响畜禽生长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传染病高发期更需重视种猪疫病防控处理,积极减少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才能建立更加安全稳定的疫病控制计划。
3 种猪的疾病诊断方法
3.1 猪瘟
一年四季,任何猪都可发生,传染快,症状为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耳后、颈、腹、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指压不退色。防治药物: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猪每头按4~8头份紧急注射猪瘟疫苗。畜牧行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号召广大农民参与畜牧养殖活动,全面提高了乡镇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新时期国家对乡镇地区产业建设给予扶持,引导乡镇地区积极发展产业经济,带动地方“脱贫致富”。
3.2 猪丹毒
散发,夏季多见,架子猪易感。症状为发热42℃以上,绝食便秘,皮肤有瘀斑,有的病肤出现疹块并坏死,或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症状。防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面对传统养殖技术存在的不足,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引导养殖户学习新技术,采取更为先进的种猪养殖模式。对于种猪养殖项目来说,疾病诊断与防治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可带动地区经济收益增长,实现产业规模的可持续运营。
3.3 猪肺疫
秋末春初多见,中小猪易感。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口鼻流泡沫液体,死前瘀斑,慢性者有肺炎和胃肠炎。防治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此外,除了一些常见病的诊治外,还要重视夏季养殖场内的环境管理,控制好养殖区域的病菌感染问题,为种猪繁殖与生长创造更为稳定的环境。
3.4 猪链球菌病
我国对畜牧养殖行业出台诸多优惠政策,鼓励养殖户开发新的畜牧养殖项目,实现产业多元化转型与发展。“猪链球菌病”属于地方流行性,各种猪均易感。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吸困难。皮肤有瘀斑,神经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快。防治药物:抗菌消炎类药物。种猪养殖是未来农业经济建设重点,各地区要落实种猪防疫管理机制,为种猪养殖行业可持续运营提供保障。
3.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身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没有专项药物可治,需通过增强种猪免疫力进行改善,提高疾病防治效率,如:电解多维饮水,饲料中添加怪病绝杀粉或黄芪和抗病毒、解热类中药防治;同时主要应加强免疫注射。
3.6 口蹄疫
蹄部、口腔、鼻端、乳房等处出现水泡、溃疡及烂斑,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也有烂斑和溃疡,小肠、大肠可见出血性炎症。防治方法:①封锁猪场,全群使用1~3%的过氧乙酸带猪消毒,猪栏内用戊二醛消毒,1d2~3次。②控制继发感染:复方花青素1000g+阿莫西林500g/1000kg饮水;复方花青素1000g+阿莫西林500g/1000kg拌料。
4 种猪养殖场的疾病预防方法
4.1 场内清洁
面对传统养殖技术存在的不足,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引导养殖户学习新技术,采取更为先进的种猪养殖模式。新农业经济转型阶段,国家对畜牧养殖业给予调控指导,要求各地区建立科学的疾病防控体系,避免疾病隐患对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种猪规模化养殖场内,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疾病防控体系,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疾病隐患。同时,从饲养管理、厂内消毒、综合防控等方面,为疫病防控及产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4.2 加强免疫
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构成,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种猪养殖产业,为农村地区养殖户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种猪养殖是畜牧业中的重点项目,规模化养殖可以形成多个产业链的融合运营,带动了养殖户、地方经济的协调化发展。季节变化对养殖业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不同季节牲畜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关注多发性疾病防治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种猪养殖是风险与效益并存的项目,为了扩大畜牧养殖业的运营规模,狠抓疾病防控与治疗工作,为区域规划养殖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4.3 疾病防控
“种猪”是畜牧养殖中的特色品种,市场需求量庞大,掌握高效养殖技术是不可缺少的。近年来国内畜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了产业结构支撑。实际养殖阶段,养殖户面临着诸多潜在风险,疾病是影响畜牧生长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传染病高发期更需重视种猪疫病防控处理,积极减少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才能建立更加安全稳定的疫病控制计划,实现种猪健康化养殖与发展。
5 结论
总之,“种猪”养殖是鉴于市场需求的新项目,近年来,国内对种猪肉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多,刺激了农民参与种猪养殖的积极性。疾病诊断与与预防是种猪养殖阶段不可忽略的工作,要从多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降低种猪疾病发生率,为规模化养殖提供综合性保障,从而实现疾病诊断与控制最优化发展。
[1]农华杰,王跃球,王国军,王科文.高温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养猪,2011(04).
[2]孟和吉力根.近年猪疾病复杂的原因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1(08).
[3]柏 锋.当前农村猪病的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02).
[4]李立虎.猪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02).
[5]许国杰.基层动物检疫检验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07).
S858.28
A
1004-7344(2016)33-0217-02
2016-10-19
吴定海(1975-),男,苗族,贵州天柱凤城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