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016-03-12姜新周

大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业发展

姜新周

探讨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姜新周

(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农业机械化管理推广站 广西来宾 54612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大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然过程,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人力资源向城市涌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日渐稀少,一些地区闲置土地日渐增多,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势在必行。笔者将着重就“农业机械化的意义”这个课题展开研讨,希冀给读者以启示。

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重要意义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要实现机械化,必须摆脱传统农业耕种方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深入推进,农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也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量和生产力的“双提升”,为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实行农业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械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够合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机械的质量和种类也有了提升,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动力机械研发得多,但配套机械设备研究则还不够;小型机械研发得多,大中型机械则研发得少;粮食机械研发的多,但针对经济作物的机械研发则相对较少;在农产品种植业等粗加工领域,虽然传统生产方式已被机械化所代替,但整体来看仍然以小型机械为主,对于农业增产增效作用不够明显,很难实现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生产的转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历史等客观原因,也有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结构不合理等主观原因。另外,我国的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自我创新研发的能力非常有限,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机工业发展始终处于小规模状态,难以满足农业总体需求。

(2)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较低。从目前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来看,农民的收入还处于整个社会的中下层,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是其主要原因,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更加剧了农业成本,后续的农机用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资,购买农机还要支付较高的税费,一些地区农业机械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健全,有的乡镇一级虽然也建立了服务站,但作用的发挥也一直不稳定,导致农机利用率较低,农机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效益。此外,农户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和经营规模小型化之间的矛盾也比较凸显,且土地多为分散经营事项,大片作业的成本必然较高,从而导致农民使用机械热情的降低。

(3)农业机械发展地域化落差大。从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来看,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北方的机械化运用要高于南方,其次为东北,再次为西北,最后是西南地区,这里面有机械发展应用的因素,也有地理因素等等,比如西南地区机械化应用难度大主要就是田地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

2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1)可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农业大国,其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不能动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有逐步挤占农业之势。当前,农业生产力较为低下,劳动力的转移更使许多农民对自己的土地弃种,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力的降低。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至理名言,必须通过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来提高生产力,让农民对自己从事过的事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激发其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机械化的支持,从实践来看,经济、多用、微型以及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最受欢迎,在实现农业精确发展,高效发展方面作用显明。其不仅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能较好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层次水平,能够较好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竞争力提升了,市场基础就会得到确保,农业利润就会得到保证。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农业观念仅仅限于农产品的种植行业,随着农业农村多年的发展,农业早就拓展到了农、林、牧、副、渔等5大范围,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单一的种植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尤其在一些山区,农作物的规模种植不具备完备的条件,所以必须在一些地区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搞好针对性产业的机械化建设,比如养殖业、渔业等等,也需要专门的配套机械设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机械化可以在材料的种植、加工、储运方面得到运用;在农产品产业化方面,机械化可以在种植、收获、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得到运用;农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可以利用机械化实施先进的农艺、养殖和深加工等技术,这些都需要将农业机械化作为纽带和桥梁,促进农业发展的结构布局。

(3)可以较好的提升粮食产量。总所周知,要提高产业效益,必须提高产业规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耕地面积却在不断萎缩之中,要保证粮食产量这个底线不被突破,除了国外进口外,实施农业种植机械化势在必行。比如在生产环节,机械化可以较好的实施有效灌溉,提高灌溉的效率。在病虫害防治环节,可以利用机械化实施综合治理,提高工作效率。在施肥环节,机械化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效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国家需求。可见,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4)较好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建设政策都明确表达了一个信息:农村要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必须实施多元发展,实施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而这一切自然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必须实现发展方式上粗放向集约的发展,农业机械和农艺的结合发展,农业工程和生物工程的结合发展,只有这些举措落地了,才能真正实施省工、节本和高产。同时实行农业机械化还可以较好的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为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5)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农牧业资源等生态环境、农畜产品的生产安全以及农田生产能力。如:深耕技术可以很好的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机械施肥的采用可以较好的避免土地污染;机械化的植保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农药使用、环境污染和农畜产品安全问题;使用机械化的还田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增强土壤的培肥和有机质含量,利于土壤保持肥力;机械化滴管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保护耕作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土壤风蚀、水蚀,进一步保护农业生态,涵养水土的目的;残膜回收机械技术,可以减少地膜土壤残留,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农业机械化可以更好的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创新内动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科研体制的相对落后,内部缺乏有张力的创新主体,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推广的有效平台,健全农机技术推广机制可以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有一重要标志是科技化,就是要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核心,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一条龙体系,坚持基础理论和产品开发相结合,集中力量研发一批具有自主核心产权的新型农机产品,坚持多方协作,共同发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7)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农民作为机械的一线使用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农民的素质也就成了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农业机械设备能否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也决定了其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农机的性能、质量和维修等各种因素也都会影响使用者和投资者的兴趣。现代农业召唤现代农业人才,农业机械化较好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同时也倒逼农民自觉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同时,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也急需要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熟练掌握技术的劳动力,这也使得农民素质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必要,这需要对农民素质做出本质的改变,在方式上,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一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实施培训,加强人才培养生成。

3 结语

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农业先进性的代表,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阶段。对于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必须要预先做好准备,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建立农业服务队等组织促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所以,农业发展必须建立以机械化为核心,同时辅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其中的集成应用,使现代农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农产品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粮食生产力,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1]罗锡文,廖娟,胡炼.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01.

[2]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02.

[3]罗锡文.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农业工程,2011,04.

[4]闫世行,杨学军.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

F323.3

A

1004-7344(2016)33-0218-02

2016-11-9

姜新周(1977-),男,主要从事农机化管理和推广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