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造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研究
2016-03-12周承先
周承先
营林造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研究
周承先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 贵州都匀 558000)
营林造林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保障我国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加强营林生产对实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营林造林生产;问题;完善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迅猛发展,政府部门逐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上,而营林造林作为丰富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造林是基础,营林是关键,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协调好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营林造林生产中问题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营林生产效率。
2 简述营林造林生产
开展营林造林工作需对林业生产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涉及的内容有造林成活率、成林率、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的增长等,以确保工作效益和经营成果测算的准确性,从而为日后工作的开展作出规划性指导,实现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目前,我国虽然存在资源地域分配失衡、局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但营林造林工作在一系列国家工程的支持下,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显著提升,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抵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和土壤沙(石)漠化这两大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直接影响,而营林造林具有防风固沙(土)的作用,可改善土壤保土、保水、保肥的状况,为人们树立一道绿色安全的保护屏障,以抵御风沙的侵袭,减少水土流失,这对解决我国局部地区的沙(石)漠化和沙尘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污染。近年来,工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同时,所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树木是净化空气的天然机器,树叶上生长着诸多细小的茸毛和粘液,对空气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微粒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若城市绿化面积超过50%的话,则可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因此,扩大城市绿化带面积,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对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相关实验表明,绿色植物可有效吸收声波,成群的林木可降低5~40dB的噪音,从而缓解噪音污染。
(3)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森林三大效益之一就是经济效益,提高营林造林的面积和质量,特别是用材或特种用材,是我国建筑业、家具生产制造业、居民生产生活等提供原料基础,为生存环境提供可靠保障。
3 营林造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1)人才匮乏。营林造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但现有的营林造林从业人员,基本未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上岗的,在技术、知识和素质上均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我国应积极鼓励该学科的发展,为我国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2)市场化水平较低。相对而言,我国营林造林工作的市场化水平较低,营林造林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匀劳动密集型为主,无法紧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利于我国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3)造林工作不合理。目前,我国营林造林工作多以粗放型为主,营林造林工作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际的营造林工作中,普遍存在造林质量低、管理粗放,甚至没有经营管理等现象,对我国营造林工作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4)“重索轻予”的现象严重。该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采伐过程中,未考虑林木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仅重视林木的成活率;未做好施肥、浇水等抚育工作;所从事营林造林工作的人员多是非专业人员,无法满足当前营林造林的需要;在山区,普遍存在未经林业部门许可就乱砍滥伐的现象,林木的监管工作未落实到位。
4 营林造林生产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目前,所实行的集约化营林生产形式有集约化管理的丰产林和幼培丰产林,对造林苗木所采取的集约经营措施仅是单纯的修整树木和施肥,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较多,但林木生长均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林木的生长量,应根据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对其进行定期的管护和抚育,以确保林木的健康稳定生长,从而实现成林成材的目的。
4.2 以市场化运行的标准来选择树种
在树种的培育上,特别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短周期、快速生长的小径纤维材林木,争取在造林阶段,就已将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确定下来,从林产工业当前的发展角度,对林木资源的树种质量进行重新认识。目前,林产工业的产品均已朝着深加工层次的方向发展,对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及规模等进行综合分析,将栽植树种的特定要求明确下来。
4.3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更新造林管理措施的实行,大大提高营林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将现有的天然苗木充分利用起来,可采取天然更新或通过人工的方式促进天然更新的措施,尽量减少人工苗木的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之外,降低苗木成本是降低营林造林成本的关键,实现降低苗木成本这一目标的途径有两种:①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使用量来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②通过提高单位面积苗木的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以降低单株苗木的成本。
4.4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良种的选择、培育和推广对林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种苗基地建设已成为促进林业发展的第三代技术,结合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应在种子园建设方面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应将母树林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针对部分地区母树林树种比例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善。从种苗基地建设这一角度推进营林生产工作的发展,在提高营林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改善母树林和林木的良种含量结构。
4.5 改革造林管理工作方法
确保苗木成活和生长快的合理性是提高林木成活率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林木的生长情况及特点进行选择。在选择好造林林地后,应先做好林地的清理工作,用机械、化学药剂和局部焚烧的方法将林地的杂草、树枝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再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整地方式,比如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等,对林地进行局部或全面翻耕。加强营林造林管理,应做好林地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设立植被隔离带,减少对野生动物或植被生长环境的破坏,以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加强对周围天然林的保护,保护原有的天然阔叶林等珍贵植物。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应针对所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培养更多适用于营林造林工作的人才,同时相关部门应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控,以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
[1]冉丽霞.浅析营林造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J].大科技,2013(23):313~314.
[2]徐凤平.营林造林生产中的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农家科技旬刊,2015(9):12.
[3]于雅华.营林造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5~46.
S725
A
1004-7344(2016)33-0210-02
2016-11-9
周承先(1959-),男,汉族,贵州龙里人,工程师,大专,长期从事林业计划统计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