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劳动力流失如何搞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2016-03-12金帮群
金帮群
浅论农村劳动力流失如何搞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金帮群
(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林业站 贵州瓮安 550407)
现如今,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加快,但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服务于商业活动,造成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制约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本文将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农村退耕还林工作,以期促进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农村;劳动力流失;退耕还林
1 引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乡镇企业给予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导致很多劳动力对当前生活状况感到不满,再加上生产效率低,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城乡收益预期差距越来越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仍然较明显。在农村劳动力流失背景下,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
退耕还林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工程,它需要后续的政策以及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并扩大上一期建设的成果,避免工程建设效果的退化,因此国家开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意在向农民以及各级政府负责人贯彻持续建设的理念,以提高其对工程建设成果的保护意识。近年来,北方地区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南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事件的频发,将我国的生态建设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如早在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之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根据地区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而向国务院提出了重启退耕还林的规划。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还是一项经济建设工程,因此通过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让农民,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贫困农民走出“靠天吃饭,向地要钱”的困境,利用新型的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完成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期政府为国家建设描绘出的一幅新的发展蓝图,而启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是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的必然要求。
3 农村劳动力流失背景下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对策
3.1 发挥上层领导带头作用
不断地加强领导制度的改进,逐步地提高领导的组织能力,不断地加强领导的创新思路。在具体实施退耕还林的时候需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的情况,不断地提高领导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力。然后尽自己的所能为退耕还林所服务。
3.2 政策保障措施
3.2.1 强化引导宣传
采取用电视台播放主题节目、出动宣传车、发印宣传资料等的形式,深入、准确、全面地宣传下一轮退耕还草还林工程上的政策,做到人人明白,户户清楚。使退耕还草还林成为广大人们保护环境生态、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中自觉的行动,为可以做好下一轮退耕还草还林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3.2.2 严格实行公示制
健全退耕还草还林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对实施工程的全过程都实行有效的监督。将下一轮退耕还草还林工程中的资金、项目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及时的张榜公示。在县(区、市)、乡(镇)处设立举报箱,尽量广泛的接受群众们的监督。
3.2.3 鼓励土地流转
鼓励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的经营。鼓励公司、合作社、大户等参与退耕还草还林,鼓励流转土地,生态移民、扶贫等项目向退耕的农户倾斜。对于退耕还林所形成的林木,要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来依法确定变更登记,保证林地林木的权属可以落实到户,准确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且稳步的推进林权可以依法合理的流转,并将资源转变成资产,使其在资产流动过程中可以创造增值。
3.2.4 保障退耕户的权益
对下一轮退耕还林所形成的植被森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管理。凡是符合国家与地方的公益林区划分界定的标准,在补助时期满之后分别纳入地方和中央财政的补偿森林生态的效益范围;没划入的公益林,经过批准之后由农户可以依法的进行采伐。
3.2.5 加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加大对下一轮退耕的农户创业能力、就业技能的引导,培训和帮助退耕的农户做到比较稳定的就业,拥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做好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培训工程、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工程、农村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补助的政策等,要做到退耕农户无遗漏、全覆盖。
3.3 资金保障措施
3.3.1 加强资金管理
按照下一轮退耕还草还林的总体方案,由省级的财政厅会和发改委、农业厅、林业厅等有关部门,制定下一轮退耕还林的专项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方法。对专项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加强对于资金使用方面的审计,严格管理资金支出,禁止截留挪用、弄虚作假、借项目套取整合国家资金行为的发生,保证资金运行安全。对资金使用和政策落实中出现了重大问题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所有责任。
3.3.2 切实确定补助的资金
正确加大对新一轮的退耕农民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适时的开展对下一轮退耕的农户补助的工作,切实的监察退耕还林的任务完成情况,建立做到面积、地块、补助、质量四个落实。待验收检查合格后,及时的发放政策上的补助。
3.3.3 加强相关资金整合
在确保专款能专用的条件下,统筹的安排中央财政的扶贫资金,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记其功、优势互补”的使用原则实施合力使用。①尽量把不同项目都整合到一个地域内实施,尽量优先考虑在贫困乡、贫困村实施,要整乡、整村推进;②要整合各个不同的项目使在同一地块上实施不相同的建设内容,例如建水池、修路、造林等都要统筹考虑;③将不同投资的标准统一为相同投资的标准,消除因各类项目的投资标准不同所产生利益的差异。
3.4 促进农户生计活动转变
退耕还林工程会增加林地面积减少坡耕地面积,因此会对农户土地利用结构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与此同时,还会逐渐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得工程区从生态脆弱区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对此,农户生计活动可以朝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在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林地面积逐渐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小,农民可以发展工副业和养殖业,提高收入比重。比如,退耕农户通过在经济林下发展种养殖业、林粮间作等拓展增收渠道,带动当地楠竹、茶叶、油茶、松脂、优果、种苗等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林产基地。林业、工副业与养殖业等的发展,能够促进林下经济,而且还可以成为林区极为重要的经济活动类型,使得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
4 结语
退耕还林的工程是党中央以及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提出的,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退耕还林还草对于改变生态和环境、改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优化农村的产业布局、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现如今,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为了发展退耕还林,应该增加补助,同时,还需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养殖产业,促进增收,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
[1]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14~19.
[2]查小春,赖作莲.退耕还林对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2):38~43.
[3]刘燕,支玲,徐慧丽,等.退耕还林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2):125~131.
F326.2
A
1004-7344(2016)33-0214-02
2016-11-8
金帮群(1974-),女,汉族,贵州瓮安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基层林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