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实证研究
2016-03-12魏艳霞
魏艳霞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实证研究
魏艳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 300204)
以传统的信息系统采纳模型为基础,并且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对图书馆用户的采纳行为进行整合,成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具体的结构方程软件有效的检验模型和假设,将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因素确定出来。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整合模型
我国互联网逐渐得到普及,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移动图书馆。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移动服务,当前国内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热点就是移动图书馆。当前国内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在服务和内容上都比较单一,需要实现深层次服务。本文以国内移动图书馆的现状为基础,探索出移动图书馆的关键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因素。
1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1.1 主体影响因素
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主体因素包括用户认知和用户信息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针对用户的认知方面,用户需要对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是否进行采纳,直接关系到信息和用户的认知结构的匹配,用户选择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更多的时候可以匹配自身的认知结构,使自身关键保持一致。在用户信息实践能力方面,需要直接调节控制移动图书馆信息采纳行为的继承和方式,如果用户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很高的信息实践能力,那么信息采纳行为就会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还会得到良好的信息采纳行为效果。
1.2 客体影响因素
客体因素包括信源可信性和信息服务质量两个部分,信源可信性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对于用户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使其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表现就是信源的知识、经验以及信源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如果用户具有积极的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那么就会取得良好的采纳效果。移动图书馆信息符合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价值,这样一来,用户期望就会得到满足,可以使用户的采纳行为得到帮助和指导,使用户的信息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移动图书信息利用的层次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1.3 社会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两个方面。针对信息性社会影响,就是判定他人的观念和行为等是否合理和正确,以此为基础,明确用户信息的采纳决策是否是正确的,用户由此决定是否应用这样的信息采纳行为。而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的合理性依据作为某些人或者团体的倾向和态度,如果用户信息采纳行为和周围的群体都是类似的,那么信息采纳意愿就会得到增强。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以问查调卷的原则和步骤为基础,对问卷进行设计,可以收集数据。前提就是文献研究,以此为基础,将各个变量的温度项进行提取,对初识量表进行设计,对于测试项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需要得到保证,对初始量表进行检验利用德尔菲法,以反馈为基础,对初始量表进行修改,修改之后的初始量表,可以制作成测试问卷,选择20名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测试,以检测结果为基础,修改部分题项目,最后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2.2 数据收集的方法
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群体具有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主要是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移动服务的用户采纳行为,样本可以学则学生,对其模型进行验证,使研究的可行性得到保证,可以选择某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在高校校园当中发放问卷,并且及时收回,明确发放的问卷数量,排除没有使用过移动图书馆的问卷,还要将题项填写出现完全相同的问卷以及具有很多缺失值的问卷进行排除,最终获得合格问卷,从而计算问卷的合格率。
3 结论和讨论
对传统信息系统采纳模型进行研究,并且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结合,构建出整合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用户采纳模型,以下是具体的结论:
在技术因素方面,因为感知易用性,对于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愿具有积极的影响,感知有用性,不会过深的影响用户的采纳意愿。在日常环境下,信息移动和移动信息系统的使用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使用传统的信息系统,对于组织绩效的有用程序的提高是比较注重的,针对移动信息系统的使用,用户比较广泛,因此他们对于系统操作的便利性和及时性以及便利性更加注重。
在技术因素方面,感知移动性正向影响着用户的采纳意愿。移动图书馆自身具有移动性和非限制性,对于采纳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如果移动性比较强,那么用户就会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价值。感知货币价值对于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不深,因为我国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接收端主要就是手机,当前主要是以流量计费方式作为手机上网的主要收费模式。
针对用户的心理因素,其创新性和感知信任对于用户的采纳意愿具有直接的影响,移动图书馆的用户采纳行为需要考虑用户的个体心理特征,移动图书馆属于一个新信息的系统,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个体创新性直接影响到采纳移动图书馆,愈加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个体是我国移动图书馆最大的潜在用户。个体对于移动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信任度,直接影响到个体的采纳意愿,如果具有很高的信任程度,那么就会更加倾向于使用移动图书馆。
在社会影响因素方面,网络外部性对于用户的采纳意愿具有直接的影响,社会的规范性,对于用户的采纳意愿不会产生很深的影响。当前我国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用户还是比较少的,很多人还不够了解移动图书馆,因此其采纳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移动图书馆处于早期阶段,使用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周围环境给予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很难形成一种规范,所以说社会规范并没有显著影响用户的采纳行为。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进行论述,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我国移动图书馆更好的发展,得到良好的普及。
[1]王小宁,师伟伟.基于Trust-TAM整合模型的移动搜索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32~36+67.
[2]郭晴.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0:32~37.
[3]殷月红,黎小平.移动数字内容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4,10:33~37+43.
[4]李恩科,许强,郭路杰.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01:85~93.
[5]曹园园,李君君,秦星红.SNS采纳后阶段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基于情感依恋与ECM-IS的整合模型[J].现代情报,2016,10:81~88.
G250.76
A
1004-7344(2016)33-0273-01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