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2季海波
季海波
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季海波
(江苏之江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600)
化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人们的生活与化工产品的联系日益密切。但由于很多企业的急功近利,员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违章操作等各种安全生产问题层出不穷,给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本文探讨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望能为化工生产提供多一层安全保障。
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目前人们对化工生产安全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以化工生产大省山东为例,据统计2016年山东已强制关闭了六百多家化工企业,并责令对两千多家化工企业进行整改,我们看到了政府和人民向着更好的未来做出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很多地方依然常年发生许多重大事故,还有更多的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意识。
1 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一条“海因里希事故法则”,也称“300:29:1法则”,也就是说当一家企业存在300个隐患时或违章时,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事故,其中有一起必是重伤或死亡事故。从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任何一个事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但如果我们采取适当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就能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此我们必须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有强烈的认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快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化工生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已经把安全生产划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中,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也就意味着国家财产得到了保障;
(2)化工安全生产是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好收益的前提。由于化工厂自身存在易燃、易爆、有毒等不可消除的危险因素,员工进行生产时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危险的操作也影响到到企业自身的生存问题,二者密切相关,但企业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必须永远把生命放在利益的前头,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3)化工安全生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化工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工产品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技术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
2 化工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化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生产、经营、输送和使用这四个环节中均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2.1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在很多情况下会帮助人们避免危险的发生。但部分企业领导根本不注重安全意识,地方政府的安全导向片面等原因导致安全生产没有被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领导为了政绩,不够重视安全问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没有得到很好地引导,导致员工普遍意识薄弱、欠缺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企业为了效益,重经济利益,轻安全生产,只是投入资金不断修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考虑根本原因。
2.2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工业化阶段的的中国现在仍然存在许多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和一些不愿意顺应时代做出改进的老企业,长期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更换、生产工艺落后效益低下和缺乏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生产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2.3 生产过程违章操作
化工厂里的工人大多是中专或者更低学历人员,文化水平与自身的学习主动性都不高,没有专业系统的培训很容易出现“三违现象”,职工对操作系统的任意修改往往会导致伤亡事故多发,特别是在检修工作时,焊接和切割等临时性作业还放在易燃易爆的化工区域进行,容易酿成火灾。违章操作引发的事故数不胜数,如2006年4月份,哈尔滨松北区新光化工厂因使用非防静电胶管转移二甲苯物料,也未将管子插到罐子底部液面以下,结果产生的静电导致了储物罐爆炸,引发人员伤亡。2016年4月22日在江苏德桥的一家储物公司内,因为违反了正确用火的规定,造成了油罐的爆炸,可见违规操作导致的恶劣影响之大。
2.4 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许多企业并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仅仅是表面上的宣传,并没有真正投入资金和精力去重视安全问题,一些监察人员法制观念和执法意识也有待提高,当习惯性违章与企业的安全规定相冲突时,这时候人情大于制度等问题也浮现出来,安全人员没有真正到现场进行违章违纪的监管,领导也只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安全的奖惩工作等,种种现象让我们看出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2.5 推脱安全责任
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处理态度不坚定,企业不严格遵守“四不放过”原则,对相关责任人的处分不够严厉,部分官员和企业的串通一气等腐败问题仍有待解决,对地方企业的安全整治力度仍有待加强。
3 化工安全生产的对策
3.1 学习国外先进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为了建立新时期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优秀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探索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化工企业生产道路。国外主要有三大模式:①QHSE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质量、安全、健康和环境四大内容与每天的商业活动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效益优先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②HSE管理体系,美国杜邦公司在这种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体系中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危害识别评估和环境识别因素评价能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使各项指标都能在可控状态下运行,从而有效的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③“零”思维方式,该模式由国家挪威石油公司所提出,该模式主要是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的生产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创造安全生产的氛围,带给每位员工切实的安全生产环境。利用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这三大规程来指导生产,保障生产安全。
3.2 加大资金投入,为生产管理提供保障
首先政府必须加强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的管理和整顿,加快整改重大安全隐患,各级部门应认真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抵押政策;再者,生产企业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并完善安全设施,弃用落后的工艺设备和工艺方法,对工厂内设备进行定期检修,避免由于设备老化、设备腐蚀等问题引起的事故,规定检测周期并强制执行,做到将风险放在可控范围内,并及时发放劳保用品,多花一分钱就多一分安全的保障,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员工身上。
3.3 严格执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素质
化工企业必须指定属于自己的一套安全生产操作流程,对已发生过的生产事故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录用员工前必须对员工进行专业生产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考核,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安全培训,也可模拟事故的发生经过,刺激员工的危机意识。化工企业必须在实践中紧跟《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最新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最高标准要求员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让员工真正领悟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理念
3.4 加强安全责任的落实,明确安全职责
建立一套系统的、高效和强有力的生产责任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各级领导应该分工明确,对自己所管辖范围的安全负起直接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会议的重要讨论部分,加强监督力和执行力,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规定,严格进行编制审查,把企业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初始状态。由于化工企业是生产的主体,日常生产中可利用先进的网络监控,发现员工的操作失误并给予纠正,查找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切记欲速则不达,很多企业往往是在重大事故发生后悔不当初,花很多钱和精力去弥补,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5 控制生产危险源,加强保护措施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危险源主要包括两大类:物质和工艺过程的危险。首先,化学物质通常都会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如硫酸、硝酸、环氧乙烷等,特别是重点监管化学品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物质,达到了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高热、静电就会发生火灾、爆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装置,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危害会更大。因此我们在使用化工原料前必须先了解它的物化性质、健康危害、泄漏处理和急救等安全事项;危险工艺工艺方面如重氮化、偶氮化、烷基化、磺化等许许多多的反应类型,如加料速度过快、自动化措施不到位,现场处置措施不到位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在危险源头上加强管理,才能够有效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3.6 以科学为技术指导,注重环境的保护
化工企业的建厂地址方面要充分考察地形,考虑空气的流通和污水排放等因素,应将工厂尽可能放在郊区,在厂房的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到通风,防火,对于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的规定。化工企业若想不被淘汰,肯定要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先进的设备和更加专业的员工,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安全是我们工作中考虑的首要问题,安全评价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潜能将让人们自动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实现化工安全生产需要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大家共同跟随社会和科技的前进步伐,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美好明天。
[1]新刘正加.新时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对策[D].现代商业,2011,06,15.
[2]庄怀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浅析—以滨州化工企业为例[D].安全,2012,33(12):34~35.
[3]陈刚等.探究关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D].科技创新导报,2013(4):218.
[4]王小龙.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3(9).
TQ086
A
1004-7344(2016)33-0015-02
20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