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2016-03-12毕飞

大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能直流

毕飞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毕飞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丰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宜丰 336300)

在经济和科技的带动下,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电网建设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电力工程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电网建设逐步走向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各项生产活动提供了高质量用电。文章对智能电网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建设中的基础运用以及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启示作用。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实践运用

电能作为人类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保障。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建设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这就对电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想提高供电质量,就需要以电网建设为突破口,将电力工程技术加以科学应用,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促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智能电网既是当前社会形势的必然需求,也是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必须加大研究力度。

1 智能电网的介绍

智能电网是由多个配电体系和输电体系组成的综合电力体系,其构建基础是高度集成的双向通信网络,所用到的重要技术主要包括测量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及运行稳定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用电,是当前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与传统电网结构不同,智能电网属于完全自动化电网结构,实现了对电网结构中所有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督,同时,还能及时获取电网用户的动态情况,并通过通信技术将用户信息进行反馈,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电网运行进行调整,最大化的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

2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基础运用

2.1 在输电过程中的运用

要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用电,就需要加强对输电环节的控制,为电能的输送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避免电能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影响供电质量。要想实现对电能输送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优势,对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进行协调,实现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为电能的正常、高效输送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电网运行的平稳性。随着无功补偿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的不断成熟,逐渐出现了多种新型设备,当前应用最为广泛设备主要有超导无功补偿装置、薄型交流变换器等,在提高电网运行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

2.2 在发电过程中的运用

发电环节是电网结构的基础,发电质量和发电效率会直接影响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要想提高发电质量和发电效率,就需要对电力工程加以科学利用,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对发电设备进行改进,优化发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加强对电能转化的控制力度,提高发电质量和发电效率,为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随着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环节应用的增强,发电设备的运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容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已经逐渐向高压方向发展,在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减少电能消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在电源中的运用

电源作为组成电网结构的重要部分,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点,需要充分发挥出电力技术在电源中的应用价值。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对能够为智能电网运行提供所需电源,为保证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还能根据电气设备实际运行需求,为其提供所需电源,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在电力工程技术的支撑作用下,主要有两种电源形式,分为为直流电和交流电,根据交流式电源的频率,还可以将交流式电源分为变频交流和恒频交流两种。

3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3.1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

对电能质量进行优化,是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体现。要想对电能质量进行优化,首先就需要针对电能质量制定一套相对规范的评估标准,以及完善的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将电能划分为不同质量等级,然后根据智能电网建设要求以及电网特点,以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准则,以保证电网建设的经济性能为重要前提,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对电网结构进行改造,实现对电能质量的优化[3]。电力化轨道平衡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等都属于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在多种技术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能的使用成本,在确保供供电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

3.2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与传统结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输变电电压较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新的清洁能源输进去,并将能源进行隔离,保证电网具有较好的清洁性能,而这些新型能源的输入需要借助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来实现。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基础构成为微处理技术,还包括电力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将电力工程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电网中各种参数的控制和调节,从而促进了电网的稳定运行,输电过程中的损耗也大大降低,并且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也提高了。

3.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直流输电体系是当前电网结构的主要形式,在直流输电体系中,电流形式大多是交流电,但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是以直流电形式存在的。为了使电流形式发生改变,就需要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对换流器加以控制,实现电流形式的改变,保证电能的正常传输以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换流器的主要组成为具有管段作用的元件,能够为支路输电体系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受输电距离的限制,在长距离直流输送和短距离直流输送中都能发挥显著作用。

4 结束语

基于社会发展形式,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实现电网结构智能化,就需要将电力工程技术科学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出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优势,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

[1]陈东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3(11):120~121.

[2]程国庆.探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J].通讯世界,2013(23):135~136.

[3]孙庆彬,刘淑莉,董晨晖.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制造,2013,32(24):136~137.

TM76

A

1004-7344(2016)33-0056-01

2016-11-11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电能直流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基于直流载波通信的LAMOST控制系统设计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海风吹来的电能
一款高效的30V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