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
2016-03-12吴鸿雁
吴鸿雁
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
吴鸿雁
(国网凤凰县供电公司)
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等诸多的领域内,对于供电的需求均不断增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新形式下也对供电的需求带来更高的要求标准。传统的供电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于当前发展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将供电效率、保护线路的能力进行提升是关键。当前对于线路的检修以及危险点的控制工作仍然存在诸多急需改正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10kV配电线路检修以及危险点预控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及探究,报告内容如下。
10kV配电线路;检修和危险点预控;分析
为充分确保线路可以正常供电,线路检修是必要过程。面对当前不断增加用电量的形式,提升线路检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是供电部部门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应用10kV配电线路能够有效做到增加用电量,同时获得稳定的供电模式。所以良好的检修10kV配电线路以及预控危险点至关重要,对于提升10kV配电线路供电能力发挥关键作用。
1 10kV配电线路产生危险点的因素和特点概述
(1)将10kV配电线路产生危险点的因素概括为如下内容:由于10KV配电线路具有户外环境,因此检修期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难度。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对于检修人员而言就不容易对安全距离获得精确的掌控,同时也较难保持平衡。并且在带电作业期间,也相对提升检修困难度。此外,线路检修工作者的技能水平如果较低,其质量意识较弱,所以很难完全的修复好一些具有复杂性质的线路,因此也给未来的正常运行形成安全隐患问题。以上阐述的几方面内容,均为容易引发10kV配电线路产生危险点的重要因素。
(2)将10kV配电线路产生危险点的有关特点进行概述,内容如下:带电作业本身具有较高危险性,因此导致危险点为客观存在,于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极容易引发。在此期间,很多危险点存在隐蔽性,如果不实施检修工作就不容易发现,因此决定了危险点具备潜在性特点。由于电力网络运行环境复杂,因为危险点还相对具备复杂性特点。虽然如此,危险点也具有可控性,不管针对其存在的潜在性特点,或者本身存在的客观性特点,通过早期的有效检修作业环节,并且严密的遵循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就可以实现良好的安全防护工作,降低或者防止危险情况的出现,并在安全范围内部进行有效控制。
2 10kV配电线路检修的工作内容分析
(1)需要严密的检查10kV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因为配电线路在户外的环境状态中,所以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均能够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此,严密的检查线路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是关键内容。其中,导线、地线是检查的重要对象,检查期间要仔细的观察线路有无破损、断线或者绝缘失效等问题,或者是否因自然环境因素出现腐蚀情况,以及导线连接器的接触是否完好等等。此外,也要重视实时监测导线和线夹温度,如果具有异常问题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予以解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问题。
(2)仔细的检查10kV配电线路杆塔。在配电线路内,作为重要的构成,杆塔发挥的作用主要为架设,遵循相关规定控制线路保持合理的高度并进行布设。检查杆塔期间,需要着重检查其是否具有倾斜、断裂的情况,同时检查杆塔底部地基质量,以及观察在杆塔的内部有无腐蚀问题、拉线功能是否健全。此外,严格的检查在不同连接处的螺丝或者垫片等有无发生松动情况,详细的做好记录。检查期间,一定要做到高度的责任心以及细心,一旦发生异常立即实施有效举措进行解决,及时消除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危险因素,避免发生事故问题。
3 10kV配电线路检修以及危险点预控应用举措
3.1 对于现场勘查工作的危险点及预控举措
在带电作业操作之前,较多工作人员并未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环境做到良好的掌握及了解,同时对于作业设备熟悉程度较弱,进而很容易引发危险点的产生。因此,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引发,于实际的10kV配电线路检修期间,应该让电力检修工作人员实施带电作业前全面的勘察并深入了解到10kV配电线路的现场,以获得到的实际勘查结果作为依据,正确的判定带电作业的方法和相关措施,并进行选择同实际相符合的带电作业方式,进而有效的减少发生危险点几率。
3.2 对于带电作业设备的危险点及预控举措
应该严密的加强带电作业设备管理工作。对于由带电作业设备所引发的问题而产生的危险点,于实际的工作期间,电力企业需要组建起专门工作者针对带电作业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特别是电力企业采购的绝缘设备应该实施登记注册,同时在干燥通风设备间进行储存,定期的对设备实施试验。应用期间需要以带电作业项目实际要求作为基础进行有关绝缘设备的选取,应用之前由专门工作者实施设备检查,一旦具有设备老化、损坏以及受潮等问题及时对绝缘设备进行更换,保障其发挥完整的性能。此外,在结束带电作业以后,为将绝缘设备应用年限增加,以及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对于绝缘设备的检查要定期进行,充分保障质量的合格,然后实施清洁保养工作,于设备间内进行储存。
3.3 现场带电作业的危险点及预控举措
由于外在的自然环境可以对10kV配电线路的带电检修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大风、雨雪或者雷电天气,就会严重的影响带电作业的正常展开,给电力检修工作者施工作业形成更多的困难度。基于此种问题,实施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前应该详细的调查以及掌握住当地的天气状况,对天气动态具有了解以后选择作业计划。如果存在天气骤变问题,马上将带电作业操作停止,同时保持安全距离与10kV配电线,充分保障安全的展开10kV配电线路带便作业。
3.4 电气安全距离的危险点及预控举措
在实施带电作业期间,必须做到良好控制电气安全距离。于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需要严格的遵循有关要求标准,做到同线路设备等维持在安全可靠的距离内部。如果存在不能够保证安全距离的情况,则需要利用有关的绝缘挡板等举措实施绝缘遮蔽,充分保护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
此外,对于10kV配电线路检修以及危险点预控工作,需要重视起安全预防管理工作。通过实施相互保护责任意识、紧急保护举措等的培训工作,提升检修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重视度,并且在检修现场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检修工作。检修工作必须严格的遵循标准流程展开,从整体上提升工作效率,并确保安全可靠性。
4 结语
通过针对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检修的时间,充分保障10kV配电网供电的可靠运行。因此,在实践工作期间,应该重视对于配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制定科学的预控举措来指导实践。
[1]李灿灿.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185.
[2]孙毅,白宗赞.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90.
[3]乔斌,冷雪.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分析[J/OL].电子制作,2014(22).
TM755
A
1004-7344(2016)33-0068-01
2016-11-2
吴鸿雁(1976-),高级工,大专,主要从事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及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