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和反馈机制研究
2016-03-12张晓琳
张晓琳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和反馈机制研究
张晓琳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新形势下,认清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原因,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和引导反馈机制,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
网络舆情;机制;反馈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形成并传播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及其网民对这些问题及事件的具有明显倾向性的网络言论汇集,其传播的途径是网络聊天、微信、BBS、博客、微博等网络虚拟社区及新媒体网络环境,而网民则是传播的主体。
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
一是传播主体特殊。高校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趋于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较为单纯。二是传播速度快速。网络的交互性使得一条信息得以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出去,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更为迅速。三是传播内容多元化。互联网本身的海量信息、交互性、隐匿性等特点,以及高校学生这一主体本身的特殊性使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四是,传播方式多样化。随着现代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推陈出新,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监管机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队伍不健全等。目前尚未出台完整的网络舆情应对措施,致使互联网存在着诸多监管方面的问题,而大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问题不够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管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预警、应急、管理、引导等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需要。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不健全,高校对教师的网络教育重视不足,使大多教师对网络工具的认识及应用不足,管理人员的网络舆情专业素养不高,对网络舆情的把握不足,其舆情管理技巧及网络技巧有待提高,难以适应网络发展的速度及其新的管理要求。而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外部环境因素,也又来自学生及管理者本身的因素[1]。
3 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反馈机制
3.1 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高校应加强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组织工作,将网络舆情当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明确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人员,配备所需要的硬件设置,构建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体系。建立完整的组织保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分工协作,针对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多种舆论工具的作用,培育网上“意见领袖”,宣传正面思想的主旋律,积极主动引导网上热点、焦点,影响舆论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二是健全网络舆情管理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建立资金保障制度,完善信息网络的法律保障,健全网络技术保障机制,同时规范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检查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确保网上的信息发布、信息审查及监督管理落到实处,为网络舆情的管理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健全舆情信息的汇集、反馈机制。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建立舆情信息的汇集机制,确立舆情信息汇集的内容,并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方式汇集网络信息,采取各种方法及手段科学、规范地收集信息。健全舆情信息的分析和研判机制,建立起一整套舆情信息的分析工作流程;完善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机制,明确舆情信息的报送工作方式及内容,规范报送的方法及原则,规范反馈舆情信息反馈的组织及工作。四是建立健全舆情危机应急机制。高校应该构建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制定针对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预警方案。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成立高校突发事件指挥中心,提高舆情突发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化和步骤化,准备重大网络突发事件及敏感时期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时采取技术手段抑制恶性信息的发展及蔓延。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整合并充分调动各种力量,进行科学有效的应对与处置。
3.2 强化高校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在充分结合学生整体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做好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调适工作,帮助学生进行意志锻炼,坚持现实人格及网络虚拟人格的统一协调,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加大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明确网络道德规范的意义及价值,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手段,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中适时引入网络伦理知识,使学生明白在网络中的可为及不可为,提升高校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制定网络行为自律公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从内化角度自觉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及行为,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根据网络舆情本身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个性与发展,适当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管理,提升教师及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网络管理技能,定时定向掌握网上动态,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进行网上舆论引导,对不文明的网络行为提出警告,严重者予以处罚,营造和谐安全的网络舆论环境,确保网络舆论行为的健康文明。
3.3 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需要做到几个方面:一是培养高校学生的维权意识,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允许学生的正面冲突与合法抗议,营造良好的维权氛围,邀请学生参与学校决策及会议,听取并吸纳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完善全部部门组织架构,为高校学生提供多方利益述求表达渠道。二是完善沟通汇集机制,健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借由这一形式汇集并提炼学生的意见及建议,供学校管理层筛选提炼,同时进行多渠道的学生维权组织建设,鼓励高校学生成立自我权益保护组织,并通过不同的维权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维权能力,还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校长信箱等形式多样的信息传递媒介方式表达自我述求。三是健全利益诉求表达的保障机制,加强管理,强化责任的意识,理顺部门关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机融合群众监督、上级监督等监督机制,共同帮助为高校学生的权益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对教职工及内部机构的教育管理及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2]。
[1]陈超.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
[2]张春贵.试论:网络舆情成为社会管理的新前沿[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
Analysis and feedback mechanism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iao-lin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
Under the new situation,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the problems,reasons,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pooled analysis and guide the feedback mechanism,on strengthening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mote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echanism; Feedback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泉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和引导反馈机制研究(2015XGA01)。
(责任编辑:张时玮)
张晓琳(1985-),女,福建泉州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