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典赤·瞻思丁
——治理滇池泽昆明
2016-03-12
赛典赤·瞻思丁
——治理滇池泽昆明
赛典赤·瞻思丁 (1211-1279年),一名乌马儿,回族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晚年奉命行省云南诸路,创建了云南行省,治理了滇池,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赛典赤到云南首先是改革原军事统治的政权建制,设置路、府、州、县,并相应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等行政官职。在少数民族地区注意委任当地民族官员,安抚山官土司,化解民族矛盾。不到三年,已是政绩显著,法令畅通。又报朝廷批准,将云南行省治所由大理迁到鄯阐(今昆明)。自此,昆明开始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云南行省治所迁到昆明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赛典赤认为应“为陂池,以备水旱”,并决定把开发滇池水利放到工作首位。当时,滇池水域比现在宽阔得多,雨季水位上涨,昆明城中常常水患成灾。赛典赤和久居云南、熟悉情况的大理等处巡行劝农史(官名,掌巡查荒田、劝农垦种等事务)张立道一起,对盘龙江源头到滇池周围进行了实地考察,制定了治理滇池水系的工程规划。
工程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对海口河的疏浚,这是当时水利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历史上就有“筹水利莫急于滇,而筹滇之水莫急于滇之海口”之说。赛典赤率领2000多名民夫,疏浚长20余里“正途壅底”的河道,挖开河中的鸡心、螺壳等数处险滩,使滇池水泄量大增,湖面下降,涸出良田10000多顷。另一部分是疏浚金马山以北一段的盘龙江。这段江面由于多年没有加以疏浚,泥沙淤积过多,致使许多地段河流改道,或失去固定的河床,分支乱流。两岸河堤几乎全部倒塌,每逢大雨,洪水直扑鄯阐城头,城郊顷刻间便成泽国。赛典赤在上段疏浚盘龙江,加固堤岸,使河床固定下来,然后再修筑引渠,把邵甸坝东北诸山下的各道泉水引入江中。这样既可避免雨季洪水灾害、冬季河水枯旱的现象,又可以把附近的沼泽地变成良田。接着又在城东八九里的金马山下修筑了一座大型的分水坝,把盘龙江水分为东西两支,以减少水势,免除洪水对鄯阐城及其东南地区的威胁,同时利用水分则势弱的自然规律,在坝南两河间分段修堰筑坝。这样,既保证了鄯阐在洪水季节的安全泄水,又可以在冬季关坝蓄水,提高水位,使两河间的较高地区也能得到灌溉。赛典赤还在城南八里左右的地方修筑燕尾闸,以分减西北来的金汁等河流的水势;再在河岸两边修起了长达数里的坚固石堤。据不完全统计,赛典赤在修治滇池工程中,共建闸10座、涵洞360个,开挖地下暗沟72条、河渠12条。
治理工程历时三年,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全部完成,基本控制住了水患,滇池水利面貌焕然一新,昆明等城镇也随之发展和繁荣起来。
赛典赤于滇池水利工程完工的次年去世,元世祖忽必烈追念他的贡献,封他为咸阳王,谥“忠惠”。各族人民对他称颂不已,称他是一位“心滇之心,事滇之事”的好官员,并树立碑碣,永久纪念。他的陵墓在今昆明市北郊松花坝马家湾,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开斋节时都会有穆斯林到墓地为他诵经祈祷。□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