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水利发展
——以惠州大堤路贯通工程为例

2016-03-12江建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护坡

江建平

(惠州市惠州大堤南堤管理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8)



浅谈城市水利发展
——以惠州大堤路贯通工程为例

江建平

(惠州市惠州大堤南堤管理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8)

摘要: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密不可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农村水利改革政策的贯彻,水利工程的功能、景观、经济效益等问题备受关注。传统水利工程技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景观整治的割裂,阻碍着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惠州大堤路贯通工程为例,分析城市生态化的水利工程。

关键词:生态水利建设;大堤跨贯通工程;生态护坡;工程效益

1惠州大堤路贯通工程的基本情况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为江南大道惠城区段,根据《惠州市江南大道道路工程规划》江南大道起点位于江南大道-第三东江大桥交叉口,终点位于江南大道-东莞桥头镇省道S120交叉口,路线全长约37.1k m。江南大道是连接惠城、博罗及仲恺新区的交通干道,更是广东东莞、惠州两市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通道之一,是带动沿线土地开发的重要发展轴,道路的建设对改善片区出行条件、加强东莞、惠州两市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工程所在片区适用的规划有《惠州市江南地区(下角、梅湖)控制性详细规划》、《惠州市东江水利枢纽工程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惠州市两江四岸概念规划》。根据《惠州市江南地区(下角、梅湖)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南地区的开发目标为建设成为以城市居住为主导,集休闲游憩、商业商务、生态维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

2惠州大堤路贯通工程践行生态水利建设情况

2.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是惠州市城市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惠州市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将实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将城市周边的下角、梅湖、津头湖等纳入统一规划。由于江南老城区街道狭窄,交通极不便利,修筑一条交通道路是江南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江南老城区人口高度集中,建筑稠密,土地资源紧张、匮乏,在市内修筑高标准交通道路比较困难,如果将堤路结合,沿堤修建沿江大道,可以利用河滩地,减少征地拆迁费用,改善下角、梅湖至东江水利枢纽以及下游博罗、潼湖的交通状况,并同时带动博罗县城及潼湖经济的发展。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是惠州市提高城市品味,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惠州市位于我省著名的珠江三角洲的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和深圳,北连河源市,西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和广州市,是广东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因此,工程建设应保护沿线的现有景观,不宜挖山和江岸取土,不宜再新建工厂、民居。作为两江四岸工程的延伸将公路沿线建成沿江生态景观走廊,沿线景观应与惠州整体山、水、城市浑为一体,建成惠州生态城市的窗口和缩景[1]。在道路沿线山体、沿线江岸等区域种植较为丰富的适宜当地生长的园林植物,其余区域尽量保护现有林木,景观设计上充分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尽可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巧妙利用景观资源,创造自然、生态的天然景观线。沿江生态景观走廊的建设,将会使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从而整体提高惠州城市的综合素质和城市品位。

2.2尊重城市用地,尽量不占用公园用地

在惠州大堤路贯通工程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合生大桥至江南丽苑段(桩号K0+000~K0+833.256):现状为惠州大堤南堤,长0.833k m。堤外规划建设文星公园,本工程建设方案与文星公园的建设规划相协调,以尽量不占用公园用地为原则。堤顶断面型式为:2.0 m(人行道)+2×(3.5+3.5+0.5) m(机动车道)+2.5 m(人行道)+(1.5+1.5) m(绿道),总宽22.5 m,现状堤顶宽度18 m,在现有堤身基础上适当培厚即能满足堤顶宽度要求,迎水侧和背水侧坡比1∶2.5,坡面采用草皮护坡。为减少占用文星公园用地,堤外侧绿道高程比人行道降低0.845 m,绿道与人行道之间设重力式挡墙。K0+807.6~K0+33.26段堤路背江侧为避免占用小区用地,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墙高2.5 m,顶宽0.5 m,底板厚0.7 m,底宽3.18 m,总长约40.4 m。施工设计体现了水利工程对群众休闲用地的极大维护。

2.3尊重群众文化信仰

工程建设时,在起点处临江侧现有一庙宇,为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信仰,K0+000~K0+063.713堤段保留现状不变,绿道起点位置定在庙宇下游约100 m处,桩号K0+108.743。笔者认为,在水利建设工程中,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站在为人们群众服务的基础上,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尊重当地群众的文化信仰,体现了建设水利工程与当地文化的互相尊重和相互融合。

2.4注重生态护坡

通过护坡设置,提高河道的防洪减灾能力。工程建设中,在桩号K1+920~K2+044.8段迎水坡一侧设计洪水位以上采用草皮护坡,设计洪水位以下经方案比较采用铰链矩阵生态护坡。同时,在11.30 m的高程处设有2.5 m宽的抛石平台和C20混凝土护脚。桩号K12+770~K13+520段位于东江剑潭水利枢纽下游,堤路仍采用土堤型式,迎水坡和背水坡坡比均为1∶2.5,背水坡采用草皮护坡,迎水坡对不规整边坡进行修坡,同时该段位于东江水利枢纽下游,受东江水利枢纽开闸水流影响较大,需进行坡面防护。2.50 m高程以下采用抛石护脚,2.5 m高程至设计洪水位加1 m范围内采用铰链矩阵生态护坡,以上部分采用草皮护坡。

2.5道路绿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

该工程在植物设计上,以“五彩缤纷,五彩南堤”为主题,本地树种和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营造亚热带生态道路景观效果,植物以乔木为主,小乔木、花灌木、地被相结合,配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结合道路两边用地不同特色和功能,利用植物的合理配植,创造出个性化的园林景观。采用多品种、多层次、多色调的设计手法,形成与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以达到绿化、美化之功效。此外,道路周边同步设计相配套的景观构筑物和硬件设施,以满足交通服务的要求,而这些元素同样以趣味性的设计成为道路景观的进一步完善和点缀。

2.6符合城市节能环保原则

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有益,非常必要且可行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在本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始终把工程的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目标贯串到设计全过程中,并充分地运用到工程的各个项目中去,主要包括优化工程设计、精心组织工程施工、实施水保措施、运行期节能减排等方面。本工程的建设将提高惠州仲恺区防洪排涝标准,将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美化和净化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虽然施工中会造成极少的水土流失和废物的排放,但随着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实施,项目责任区水土流失治理度将达到99%以上。对施工期强制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后,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之,本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工程。工程的兴建将造福于子孙后代,具有非常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它将为该地区的节能减排作出重大贡献。

3工程效益

3.1经济评价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为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其主要效益有防洪、治涝和社会效益。本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参数为:项目计算期33 a,其中建设期3 a,正常运行期30 a;水工建筑物折旧年限为50 a,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折旧年限为20 a,市政道路部分折旧年限为15 a,其余市政部分折旧年限为50 a。社会折现率采用8%。计算基准年为建设期初,投入和产出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的评价准则,工程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8%、经济净现值≥0时,该项目在经济上才是合理可行的。本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7.96%,均大于规定值,可见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良好。由经济敏感性分析可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很强,因此本项目在国民经济方面是合理可行的。

3.2完善防洪排涝安全保障体系

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建成后,将使惠州大堤南堤得到进一步完善,堤顶公路全线贯通,解决南堤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的交通问题,使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完善。

3.3促进城区建设

现状惠州市惠城区江南片区自下角、梅湖至东江水利枢纽及博罗仅有一条梅湖路,路面状况差,交通困难,直接制约了片区的发展,导致片区开发建设相对滞后。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建成后,将使东江南岸的沿江路全线贯通,江南片区的交通条件立即便捷起来,下一步沿江路若再延伸至博罗和潼湖,便可连通东莞及正在建设的湘深高速公路、广圆快速公路东延线等公路。到时,可通过沿江路到达惠州市区的任何地方及周边城市,从而大大带动沿江片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3.4大大缓解惠城至仲恺的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设立,仲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惠城与仲恺的交往更为频繁,交通流量逐渐加大。现在连接惠城与仲恺、潼湖的主干道仲恺大道已不堪重负,每逢上下班时间车辆拥堵情况非常严重,大大影响了广大市民出行,降低了社会工作效率。惠州江面大道为连接惠城与仲恺的第二通道,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即江南大道惠城段的建设对打通惠城通往仲恺的第二通道,大大减轻仲恺大道的交通压力,缓解惠城至仲恺的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3.5美化城市环境

本工程建成后,将与上游已经贯通的沿江路连接,使惠州市区的东江南岸形成一条完整的沿江生态景观走廊,将沿江的公园、绿地、山体、湖岸串联起来,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使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从而整体提高惠州城市的综合素质和城市品位。

4结语

水利工程在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伴随这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城市水利生态涉及的问题,在工程设计中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学设计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实现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01):36-38.

文章编号:1007-7596(2016)02-0143-03

[收稿日期]2015-08-18

[作者简介]江建平(1973-),男,广东惠州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运行和建设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生态护坡
河道治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探讨
池塘生态护坡净水系统构建技术
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研究
浅谈生态护坡在现代水利中的应用
草本植物在甘肃省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刍议生态护坡的技术要点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态影响及对策探析
浅析生态护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