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州为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探索

2016-03-12赵志斌闫关青林州市水务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林州红旗渠缺水

□赵志斌 □闫关青(林州市水务局)

林州为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探索

□赵志斌 □闫关青(林州市水务局)

新常态下,林州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如何实现长足发展,文章提出要立足实际,科学分析林州的水利历史与缺水现状,结合林州未来的发展战略,找出制约发展的水利瓶颈,高瞻远瞩,四水并举,实现以水资源的可靠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续续发展。

新常态;林州发展;水资源保障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兴利与除害并举是水利工作一贯遵循的方针。根据多年来对林州水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主要是需要思考如何兴利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对林州市域内可利用的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节约利用,以此来保障林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林州缺水的历史与现实

1.1 林州缺水历史概况

林州历史上是个山穷、水穷、地穷、人穷的贫瘠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14 a中,林州(原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有30次,小旱小灾连年不断。据旧志和碑文记载:“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1944年林县解放时,全县6.57万hm2耕地中,仅有0.83万hm2水浇地。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非常困难,常常需要翻山越岭十几公里远道取水。历史上恶劣的环境使原林县人民饱受了缺水的苦难,祖祖辈辈盼水、祈水。

1.2 红旗渠的修建概况

为了改变严重缺水的生活困境,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于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鼓舞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历时10 a,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并相继配套建设了一部分中小型水库和塘坝等调蓄工程。红旗渠总干渠设计流量20 m3/s,加大流量23 m3/s。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缺水现状,人畜饮水特别是农业灌溉得到了较好保障。

1.3 当前林州的缺水现状

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全球气候条件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林州再次出现资源性缺水的现状。特别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红旗渠年均引水不足当初的1/3,2000年春天曾断流100 a。2003年林州曾出现建国后的最大干旱,夏粮大面积减产,红旗渠下游村庄夏粮几乎绝收。目前,林州四条过入境河流几乎常年干涸,2/3的蓄水工程连续几个汛期都无水可蓄。通过“十一五”期间的饮水解困和“十二五”期间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仍有部分深山区群众吃水困难,遇干旱需要远道取水。资源型缺水已成为制约林州发展的重要瓶颈。

2 未来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密结合林州实际,着力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战略思想,深入实施“蓄住天上水,用好过境水,保护地下水,涵养生态水”的治水思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坚持效益优先,着力解决水源有保证、受益面积大、群众最期待的水利问题,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坚持用水总量控制,根据市域内的水利资源的可利用量,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控制高耗水行业;优先保障群众饮水水源,新建一批水源调节工程,建设引调水工程,充分利用林州市的境外水,科学调配市域内的水资源;通过农业节水、工业节水,为全市供水平衡提供水源保障;坚持坚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林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3 今后林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3.1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根据林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林州,打造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针对林州水利存在的薄弱环节,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总体要求,系统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的水利支撑工程。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达到2.30亿m3,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在更大领域、更深层次服务民生、惠及民生。

3.2 突出抓好城乡饮水的水源保障工程

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建成完善的农村饮水工程及运行管理体系;加快城区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利用现有蓄水相对稳定、库容最大(总库容5804万m3,兴利库容3762万m3)的南谷洞水库作为备用水源,抓紧建设相关配套工程。

3.3 突出抓好农业节水改造工程

改善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李子、花椒等坡地林果高效农业,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推进现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系数,通过节约农业用水量来调节全市的用水平衡。

3.4 突出抓好企业节水循环利用工程

限期对全市限额以上20家大型企业进行节水改造,促进循环水利用,将工业企业节水管理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将是否建有节水设施作为工业企业生产和建筑楼房交付使用的先决条件。

3.5 大力推进水源调节工程

加快完成南谷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金牛山中型水库新建工程;充分利用露水河和淅河的汛期径流;在合涧镇、河顺镇、横水镇、五龙镇、任村镇等汛期易形成地表径流的几个乡镇,选择合适坝址,新建一批小型水库,以此来蓄住天上水,等待枯水季节调节使用。

3.6 抓紧实施引调水工程

抓紧实施淇河水北引工程。利用境内唯一一条可见水流的淇河水缓解城区周围横水、采桑、陵阳、河顺等乡镇和经济开发区的用水紧张局面。

抓紧实施引红入洹(引红旗渠水南入洹河)工程。把上游山西汛期泄洪水量通过红旗渠引入境内常年干涸的洹河,在保障洹河沿岸乡镇供水的同时,调节洹河周边乡镇的气候条件,补充浅层地下水。

抓紧实施东水西调工程(从林州东安阳市南水北调水源处引水入林州)。利用南水北调水源通过提灌方式,将水提到林州市内,从根本上解决林州的资源性缺水现状。

4 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彰显万物之灵性。林州原本缺水,解决林州长远发展的缺水情况,应该从文章阐述的内容多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确立和实施用水总量控制,一方面要加大全社会的节约用水工作力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利用境外水的可能性和境内的水源科学调度,并建立健全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投融资体系,进而抓紧组织实施。

(责任编辑:韦诗佳)

TV 213

B

1673-8853(2016)12-10-02

2016-10-11

猜你喜欢

林州红旗渠缺水
缺水山区推广旱地栽种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迷情大丽花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迷情大丽花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